師說的文言文虛詞整理,師說虛詞歸納整理是什麼

2025-04-15 15:50:13 字數 2042 閱讀 9430

師說虛詞歸納整理是什麼?

1樓:貝貝愛教育

虛詞如下:1、 乎。(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於「於」,前乙個是「在」的意思;後乙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了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2、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錶轉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並列)。

6)小學而大遺(連詞,錶轉折)。

7)則群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8)如是而已(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3、之。(1)古之學者必有師(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聖人之所以為聖(代詞,指代這件事)。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10)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這,這一類)。

13)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4、其。(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這不是……嗎?」)

5、 於。(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於師(介詞,向)。

3)於其身也(介詞,對於)。

4)皆出於此乎(介詞,從)。

5)不拘於時(介詞,表被動,被)。

文言文《師說》虛詞實詞解釋

2樓:新科技

乃。副詞 良乃入,具告沛公 《鴻門宴 》 才,就」

使燭之武、逢孫、楊孫戍之,乃還《燭襲穗之武退秦師》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鴻門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勸學》

代詞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伶官傳序》 「你」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遊褒禪山記》「它」

焉。兼詞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勸學》

然後力足以至焉 《遊褒禪山記》

代詞 猶州禪早且從師而問焉 《師說》

句末語氣詞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冊雀。

形容詞詞尾 盤盤焉 《阿房宮賦》

師說文言實詞虛詞

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師說文言實詞有受同授、不同滲大否、讀同逗、學者意思為求學的人、不必意思為不一定、師意思是以什麼什麼為師;虛詞有乎、而、之、其、於、也。

2、《師說》大約是作者於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時所作。貞元十七年(801),辭退徐州官職,閒居洛陽傳道授肆喊寬徒的作者,經過兩次赴京調選,方於當年十月授予國子監四門博士之職。此時的作者決心藉助國子監這個平臺來振興儒教、改革文壇,以實現其報國之志。

但來到國子監上任後,卻發現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學子對科舉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鬆學業。當時的上層社會,看不起教書之人。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著既不願求師,又「羞於為師」的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子監的教學和管理裂亮。

作者對此痛心疾首,借用李蟠的提問撰寫這篇文章,以澄清人們在「求師」和「為師」上的模糊認識。

有關文言文的虛詞問題

你是指 而 吧,簡單地說 初高中主要辨析作為連詞時的意思,有以下幾條 1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我所欲也 2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 勸學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幹嚴譴而不悔。...

文言文中的虛詞和實詞及其作用,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的意思是什麼?

實詞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量詞 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虛詞 虛詞沒有...

誰有初中文言文虛詞 為 乃 則 的用法 講解和練習急用啊 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乃 一 作副詞。有三種情況。1 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譯作 才 如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狼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世說新語 三則 2 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譯作 就 如 乃詐稱公子扶蘇 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3 表示出人意料,譯作 竟 竟然 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