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第五段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2025-04-16 05:50:24 字數 1319 閱讀 9710

1樓:網友

荷塘月色中第五段裡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閉答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這是實宴啟寫;而轎祥慧「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又是虛寫,但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不定的姿態。

2樓:網友

正面描寫了月光,其中實寫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棚扒和花上」,又寫了霧;虛寫了葉子與花的顏色「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側面寫月光,不從顏色姿和坦寫起,而是寫月光被灌木及楊柳遮擋住,留下一片片的黑影,從影寫光,可謂獨到。最後談到光與影的和諧統一,實際上恰恰是月色之和諧。

有正面對荷塘月光的描寫,又有對樹影的描繪(實際是對光的側面描寫),既有實寫月色迷人,又有想象中的月色的情跡桐態、月下荷塘的情態。虛中見實,實中含虛,虛實結合,既寫出真實的荷塘之景,又有個人想象在其中,自然之美加上「意念」之美,讓人不禁陶醉。光與影交錯,岸邊樹、塘中荷連在一起,天上水中一體,真實與夢幻融入其間,帶來一種和諧的美。

荷塘月色第四段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3樓:迮蕊釗德潤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中作者運用了三種修辭手法:

一是「通感」.用「渺茫的歌聲」來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將聽覺和嗅覺打通;用「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來形容光和影,則是將聽覺和視覺打通。

二是「比擬」.「嫋娜」「羞澀」兩詞可以讓我們想象荷花儀態萬千嬌羞不已的媚態;又如「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一句,既有葉如人般親密無間,又有擠擠挨挨的動態效果;

三是疊音詞、雙聲疊韻詞的大量運用,產生了迴環往復的藝術效果。僅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嫋娜」、「粒粒」、「星星」、「縷縷」、「渺茫」、「密密」、「脈脈」等十乙個疊音詞。

這樣的寫法構結了一幅淡雅恬靜的「荷塘月色」圖,在圖中融進了作者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抒寫了他微妙難達的心緒,塑成乙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荷塘月色》第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4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第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第二段(2~6):

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第三段(7~11):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

偏重抒情)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雹團舉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句子賞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好句賞析

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這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在這一段裡,作者沒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靜止畫面還是動態景象,處處都存在著淡淡的月光,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後的具體描寫之中。那葉子 花朵的情態,以及...

如何教《荷塘月色》的第五自然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五六自然段是什麼

荷塘月色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學習 荷塘月色 細膩 傳神的語言,體會比喻和通感的表達效果。2 掌握 荷塘月色 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3 瞭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普遍意義。4 通過朗誦欣賞 荷塘月色 的韻味。教學重點 1 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2 體味作品寫景語言...

荷塘月色中寫了月下的荷塘哪些景物

景物描寫 4 5 6節 第4節 月色下的荷塘 荷葉 荷花 荷香 移波 通過動靜結合 動 脈脈的流水 靜 田田的葉子 葉間的荷花 縷縷清香 及遠近結合 遠 田田的葉子 近 葉間的荷花 脈脈的流水 凝碧的波痕 的手法描寫。荷塘月色 作者在第4段中選取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來描寫 月色下的荷塘 荷葉 荷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