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仉半煙
這句話出自宋朝的文天祥在被害之前作絕筆自贊,放在衣帶之間缺簡顫:伏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咐宴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出自**?是什麼意思?拜託各位大神
2樓:令懷雨宣寅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是:孔子主張捨生取義,孟子主張捨生取義。
1. 孔曰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就是說,冊談志士仁人是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的。
2. 孟曰取喚姿枯義,出自《孟子·告子上》和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意思就是說,生命是我所喜愛的,正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的話,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正義。
希望以上資訊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告訴我。
3樓:漢匠文化
全文是——「亮褲模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敬緩而後,庶幾無愧 自古志士,欲信大義純櫻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
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
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身執。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壯其節,又惜其才,留之數年,如虎兕在柙,百計馴之,終不可得。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
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此所謂士所重在節矣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意思是什麼?
4樓:網友
釋義:孔子教導成仁,孟子教導取義,只要把道義做到了極點,那麼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極致。
出處:《絕命詞》
朝代:宋朝。
原文: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州脊仿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解釋:孔子教導成仁,孟子教導取義,只要把道義做到了極點,那麼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極至冊纖。
我們讀聖賢之人的著作,學習的是什麼東西?既然學會了仁義,那麼從今往後,就幾乎沒有什麼可慚愧的了。
重點字詞:1、庶:幾乎,差不多。
2、愧:可雙重解釋:
1)自己不慚愧;
2)不愧對別人,正因為不愧對別人所以自己就不慚愧。這是乙個對立的統一。
5樓:仉半煙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精益求精的下一句是什麼,精益求精下一句
精益求精,好中求好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眾人一條心 其力可斷金 精益求精 的下一句是什麼?精益求精下一句 一 精益求精下一句 密益加密。這一句話出自清代趙翼的 甌北詩話 七言律 蓋事之出於人為者,大概日趨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風會使然。日趨於新 密益...
他山之石下一句是什麼,他山之石的下一句是什麼
可以攻玉 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指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他山之石的下一句是什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語出 詩經 小雅 鶴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 程登吉 幼學瓊林 第二卷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翻譯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富強下一句是什麼,祖國富強下一句怎麼對
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少年強則國強,瘦臉負責國富 祖國富強下一句怎麼對 國六十週年經典寄語 1 回憶六十年風風雨雨,感悟共和國點點滴滴,有一個道理明明白白 只有國家繁榮昌盛,人民才能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