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是在什麼情況下研究的

2025-04-19 16:05:25 字數 3439 閱讀 1942

什麼是核潛艇?與一般潛艇有啥不同?

1樓:戰爭觀察觀察

<>《什麼是核潛艇?與一般潛艇有啥不同?

核潛艇是使用核反應堆產生的高壓蒸汽推動蒸汽渦輪機驅動潛艇航行。核潛艇的來核動力裝置由核反應堆裝置、迴圈幫浦、蒸氣發生器和渦輪機等組成。核動力裝置由於不依賴空氣,使得核潛艇可以長時間在水下潛航不用上浮。

一般潛艇即常規潛艇,以柴油機、蓄電池、電動機驅動,又稱柴電潛艇。在水面航行時用柴油機做動力,並給蓄電池充電,搜蠢遲潛航時世李則用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驅動潛艇航行。由於早期的潛艇使用的是鉛酸蓄電池,能量儲存能力有限,所以在水下的潛航時間很短,航速也很低,極大的影響了其作戰能力和隱蔽性。

從外觀上看,核潛艇由於核動力裝置的體積都比較大,所以噸位都比較大,屬於大型潛艇,有的排水量則高達四五千噸。核潛艇長期在水下潛航,基本不需要考慮在水面航行,外形均採用水滴形,用以降低水下航行的阻力。核潛艇在水下的航速也是驚人的,高達30多節。

一般的艦船很難追上。

常規潛艇因為潛航時間有限,不得不同時考慮水面航行的效能,所以一直延續船型的艇體外形。隨著技術的進步,不少常規潛艇也開始採用水滴形外形設計。除了柴油機電機驅動外,還加裝了aip動力裝置,潛航能力進一步提高。

例如日本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還改用鋰離子電池取代了鉛酸電池。其水下潛伏能力已經接近或達到14天。核潛艇的極限水下潛航時間為80到90天。

但考慮到人的生理與心理承受能力,核潛艇一般的水下潛航時間為14天左右。

這就是說,由於科技的發展,常規潛艇的潛航時間已經接近了核潛艇的下限,但在航速上仍然無法與核潛艇相比,最高在20節左右。

核潛艇雖然有幾乎無限的巡航能力,但其核燃料存在放射性汙染的問題。潛艇核廢料處理是一件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相比之下,常規潛艇對環檔沒境的危害則小得多。

介紹核潛艇有關知識

2樓:隨風者

核潛艇,是核動力潛艇的簡稱,核潛艇的動力裝置是核反應堆,其原理是通過核反應堆產生的高溫蒸汽,驅動蒸氣渦輪機,帶動螺旋槳或者是發電機產生動力。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1957年1月17日開始試航,它宣告了核動力潛艇的誕生。目前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5個,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擁有核潛艇最多。

核潛艇的出現和核戰略飛彈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乙個新階段。裝有核戰略飛彈的核潛艇是一支水下威懾。

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使用經驗暴露出乙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潛艇可以在水面下持續航行的時間。潛艇在水面下操作的時間受到電池蓄電量的嚴重限制,即使以最低的速率航行,也必須在一段時間之後浮出水面進行充電,在充電的過程當中 潛艇非常容易受到攻擊。

另外乙個限制是潛艇上的電池能夠發揮的最大航速以及持續的時間,尤其是水面下的最大航行速率遠低於水面上的速率,若是要追隨高速航行的船艦時,潛艇必須浮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輸出動力,才能夠勉強追上航行速率較慢的快速船艦。

可是這樣一來,潛艇就失去海水對他的保護以及作戰上的優勢。因此,為了擴大潛艇的戰術價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續操作時間,研發替代動力**一直是潛艇研究的乙個重要目標。

3樓:手機使用者

是潛艇中的一種型別,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裝置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核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能力為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

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飛彈或飛航式飛彈。按**裝備可以分為魚雷核潛艇和飛彈核潛艇。核潛艇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

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核動力潛艇一般分為兩種:攻擊型核潛艇與飛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其中飛彈核潛艇因其往往攜帶潛射核彈頭洲際飛彈,普遍被社會所關注。

4樓:手機使用者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型別,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核動力潛艇一般分為兩種:

攻擊型核潛艇與飛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其中飛彈核潛艇因其往往攜帶潛射核彈頭洲際飛彈,普遍被社會所關注。

潛艇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史?

5樓:漫閱科技

潛艇是綜合技術的合成體,也是時代技術的體現。乙個國家的潛艇水平,往往反應了該國的綜合技術能力,也體現了該國的海疆保衛能力。

潛艇的歷史可追溯到17世紀。據記載,1620年一名叫做德布林的荷蘭物理學家建造了一艘木質骨架,用羊皮包裹的皮囊,注水後能下潛3至5公尺,這就是最早的潛艇雛形。1775年美國人布希爾建造了一艘單人潛艇,能在水下停留30酚。

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出現了蒸氣潛艇。1893年法國人建造了一艘蓄電池電動機潛艇。到20世紀初,才有人建造出具有戰鬥能力的潛艇,排水量達到了數百噸,水下航速6至8節。

這種潛艇問世時間不長,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潛艇也參加了戰爭,在戰爭期間,為數不多的潛艇擊沉水面艦只192艘。這一戰績引起了各國對潛艇的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的戰鬥足跡遍佈各大洋,參戰潛艇共擊沉水面艦只1400餘萬噸,其中包括大、中型水面艦只174艘。

戰後,潛艇得到進一步發展。各國幾乎都把現代技術傾注到潛艇建造中。50年代中期,美國人首先把核動力用在了潛艇上;隨後,前蘇聯、法國、英國等也建造出了核動力潛艇。

與此同時,潛艇上的**裝備也越來越複雜,配備了彈道飛彈、潛對艦飛彈、反潛飛彈等現代化打擊**,而且,還把最先進的雷達、自動指揮儀、衛星接收裝置等用在了潛艇上。許多國家在潛艇發展中,都不遺餘力地注入新技術。

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比優勢在哪

6樓:落葉歸根

核潛艇相對於常規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能量優勢。核潛艇內有核反應堆,這為核潛艇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這帶來了核潛艇的一系列優勢。

1、潛航時間優勢:即使是aip潛艇,也不過能在水下呆個十來天,就要上浮充電,這大大增加了潛艇暴露的幾率。而核潛艇,水下呆幾個月都沒問題。

2、速度優勢:常規潛艇的極速大多不超過20節,而且以這樣的速度航行最多不超過兩到三小時。而核潛艇的極速往往達到30節以上。

而且能長時間高速航行。由於航速上的差距太大,常規潛艇在對抗核潛艇的時候幾乎無法完成佔位,幾乎無法得到有效地攻擊視窗。

3、探測優勢:強大的反應堆能提供足夠的功率,使得核潛艇可以支援功率更高,能耗更大,當然效果也更好的探測裝備,無論是主動聲納還是被動聲納,相近技術水平下,核潛艇上的都遠遠超過常規潛艇的。

4、**優勢,什麼彈道飛彈可以上核潛艇但常規潛艇就不能!

7樓:網友

最大優勢就是不依賴空氣推進,可以長時間在水下潛航。其次是速度快。缺點是體積比較大(只有法國的紅寶石級核潛艇排水量小於3000噸),不適於在大陸邊緣的淺海活動。

常規潛艇的優勢是**低廉,體積小(多數在3000噸以下,少數達到4000噸,如日本的蒼龍級水下達到4200噸),雜訊低。

bamboo在什麼情況下是複數什麼情況下是單數

做確定的竹子的根數講時 不可數 比如幾根竹子,此時不能用複數形式 做竹子的種類講時,可數 比如好多種竹子,此時用複數形式 作名詞指竹子時,可以用作複數,bamboos作定語名詞時,就用單數了 eg 1 any of various usually woody,temperate or tropica...

汽車在什麼情況下會自燃,車輛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自燃

漏油 線路老化等容易引發自燃 首先,洩漏的汽油是最可怕的易燃物。一旦燃油出現洩漏,混合氣達到一定的濃度,這時如果有明火出現,自燃事故就不可避免。而夏季溫度較高,汽油濾清器的連線油管因為受熱變形,使得原來溫度低時連線很緊的軟管受熱變鬆,是導致汽油洩漏的原因。在進入初夏,特別是行駛了3年以上的車,最好到...

水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燃燒,水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燃燒呢?

水能燃燒在初中物理課上就知道。水在遇超高溫汽化後,很容易分解合成氫氣和氧氣,在有可燃物和明火情況下火焰會更旺。這就是乾透的煤球浸水再燒火焰更旺,燃燒時間更長的道理 在什麼條件下水可以燃燒?水火不容這個成語不僅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水和火具有相反性質的最直觀體現。雖然,當有火源需要撲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