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對袁世凱的評價,有著怎樣的爭議

2021-05-22 06:11:28 字數 3398 閱讀 8245

1樓:做人難啊城府淺

袁 世 凱(2023年—2023年)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回字慰亭(又作慰答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

2023年12月宣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2023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

談談你對袁世凱的看法已經歷史學習

2樓:匿名使用者

袁世凱一生到底有沒有做過順應歷史潮流、有益於國家民族和社會進步的事情,這是深入評價袁世凱不可迴避的問題。冷靜地審視清末民初那段歷史不難發現,袁世凱還是一位頗有建樹的能臣,並不像一些論者所說的那樣「未建尺寸之功」。一是駐使朝鮮,不辱使命。

2023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袁世凱隨吳長慶東渡平亂。在朝鮮期間極力維護清王朝與朝鮮宗藩關係,並因此贏得了朝野一致好評。二是編練新軍,以振國威。

2023年12月,袁世凱受命到天津小站練兵。他還著手興建各類軍事學堂,培養軍事人才。這就開了「我國陸軍近代化的先河。

」三是首倡新政,堪稱楷模。他先後在山東、直隸力行新政,成為顯赫一時的政治明星——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警察部隊;聯合張之洞奏請朝廷廢除科舉考試;發展近代新式教育。四是順應潮流,顛覆滿清。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被迫重新啟用袁世凱。這時,他不僅可以像曾國藩鎮壓太平軍那樣對付革命黨人,而且「他完全有能力在2023年底之前把這場革命碾得粉碎。」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與革命黨人聯手,將清朝268年的統治畫上一個句號,並使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想迅速成為現實。

此外,他還提倡實業,注重發展經濟,提出的一些舉措對近代工商業的較快發展無疑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關於認識和評價袁世凱需要把握幾個關鍵問題

近年來,有的論者在肯定袁世凱某些歷史貢獻的同時,卻矯枉過正,片面誇大他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比如,有論者認為,在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無論是領導國民推翻晚清**還是建設中華**都「非袁莫屬」,甚至把他的功勞抬高到同時代的孫中山、黃興等人之上。事實上,深入評價袁世凱要把握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1.關於袁世凱在戊戌維新運動中到底有沒有告密的問題。

袁世凱評價問題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弄清楚袁世凱在戊戌維新運動中到底有沒有告密以及告密案與戊戌變法失敗有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袁世凱到底有沒有告密?對此,過去史學界幾乎都認為這是毋庸爭辯的歷史事實,即便是袁世凱本人也未否認。美國哈佛大學孔祥吉在《蔡金臺密札與袁世凱告密之真相》一文中,通過當時思想保守又瞭解內幕的蔡金臺寫給李盛鐸的兩封信,結合其他檔案和文獻資料進行考釋,還原了袁世凱通過榮祿向慈禧告密而引發戊戌政變的全過程,得出「袁世凱無疑是告密的元凶」這樣的結論。

他這個觀點其實是對國內傳統觀點的又一佐證。然而,有的學者根據檔案資料,訂正出「慈禧回宮的時間不是2023年的9月21日,而是19日,從而使20日榮祿得袁世凱密報後『闖園告變』的舊說失去時間和空間的憑籍。」還有學者認為,「梁啟超在《譚嗣同傳》中說袁世凱告密,也是基於某種個人感情,並不可信。

」袁氏告密是否是導致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傳統觀點認為,正是因為袁世凱告密直接導致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然而,近年有論者認為,「戊戌政變的爆發非由袁世凱告密所致」,因為維新派的「密謀」不密,「即使袁世凱不去告發,慈禧也很快就會從其他渠道得知,予以先發制人的打擊。

政變實屬必然。」還有學者根據袁世凱親信張一在《心太平室集》和另一個親信陳夔龍《夢蕉亭雜記》的記述得出,「袁世凱本來沒有告密的念頭,只是在初六(9月21日)晚聽到楊崇伊帶來太后『訓政』捉拿二康的訊息後,怕受牽連而不得已為之的被動告密,顯然政變在前,袁世凱告密在後」。甚至還有論者認為,光緒帝受到慈禧制裁後就「自然以為是袁世凱蓄意構陷,捏造了這個給他帶來奇禍的密謀。

」並說這對袁世凱來講是一種「誤解與誤會」。

一些專家學者對上述觀點立即做出迴應,指出:袁世凱確確實實曾經積極參加過維新活動,並給光緒帝上過書,給翁同龢上過說帖。可是隨著革命形勢的不斷髮展變化,袁世凱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

袁世凱在關鍵時刻為維護自身利益,權衡利弊,從觀望到最終選擇掌握生殺大權的慈禧,僅從這一點看,不管袁世凱有沒有告密,他都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2.關於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與搞帝制有沒有直接關聯的問題。

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是主動為之還是在做過一番努力後不得已為之,以及他接受《二十一條》與搞帝制有沒有直接關聯?這也是袁世凱深入評價問題的又一重要環節。袁世凱到底是主動還是被動接受《二十一條》?

以往大部分論者認為,袁世凱「一心想當皇帝」,「處處討好帝國主義」,「大肆出**家民族利益」。近年,有學者從考據學的視角對袁世凱在《二十一條》說帖上所做的硃批一一進行了分析,得出:「袁世凱對於日本的《二十一條》說帖總體上認為不能接受,並進行了相當的抵抗。

」本想利用列強掣制日本,但他們忙於一戰,無暇東顧,「故袁世凱『以夷制夷』幻想只能破滅,最終還是接受了修正了的《二十一條》」。在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與帝制的關係問題上,傳統觀點認為,對日本提出的無理要求,袁世凱本來完全可以嚴詞拒絕,但為得到日本對其帝制的支援又不惜拿《二十一條》作為交換條件。然而,近年有的論者認為,「日置益既沒有在遞交『二十一條』之前窺破袁氏的帝制野心,也沒有在遞交『二十一條』之時以支援帝制相引誘」,從而得出袁世凱的這種對日讓步,是「在痛苦的兩難選擇中做出的理性抉擇,與袁世凱的帝制野心無關。

」還有論者認為,袁世凱在當時國際國內形勢下「不得不以和平手段與日本週旋」,「所謂袁世凱為了當皇帝而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的結論,根本就不能成立。」

我們認為,不管袁世凱有沒有以接受《二十一條》作為獲取日本支援這種動機,也不管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時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出賣了國家民族利益,造成了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是鐵的事實。僅從這一點看,袁世凱就逃脫不了與《二十一條》的干係。從這個意義上說,袁世凱**的罪名是怎麼洗也洗不掉的。

3.關於袁世凱的帝制自為問題。

帝制自為是袁世凱一生中走錯的最為關鍵的一步,也是袁世凱評價和深入評價問題的關鍵所在。洪憲帝制對廣大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場深重的災難。對這件事情,歷史上幾乎都是一邊罵倒,正如有的論者指出,「洪憲之舉,跡近兒戲,背叛**,夫復何辭?

」然而,近年來有論者試圖為他開脫,認為當時帝制雖已推翻,但心存帝王情結的人不在少數;並把袁世凱稱帝動因歸結為部分外國使節慫恿、袁克定等人矇蔽等外在因素,提出「袁世凱是被人撮弄著坐上皇帝的寶座的。」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也說,袁世凱並沒有想帝制自為,甚至說「袁公之不幸,是他原無做皇帝之實,卻背了個做皇帝之名。」

然而歷史事實是,袁世凱為實現皇帝夢,先後廢棄《臨時約法》、暗殺宋教仁、鎮壓「二次革命」、接受《二十一條》等,最重要的是他在制定《大**選舉法》時,不僅規定大**可以連選連任,而且連繼承人也得由現任**推薦,就連大**的推薦辦法都是用「嘉禾金簡」密藏於「金匱石室」。袁世凱逆歷史潮流,搞帝制自為雖然是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但在其思想深處,總認為只有穿上龍袍,坐上龍椅,才能博得守舊勢力的擁護,才能更有力地對付革命黨人,才能贏得更多人的頂禮膜拜,正如有論者指出的那樣:「我們否定袁世凱,不僅是因為他做了皇帝,更重要的是他為了做皇帝而不擇手段。」

芋包有著怎樣的歷史芋包有著怎樣的歷史

夏秋季節小吃。系將擯榔芋削皮洗淨搗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澱粉 精鹽 攪拌均勻,在碗的內壁塗上一層油,放進預先準備好的豬肉 蝦仁 香菇 冬筍 荸薺等片絲餡料,再蓋上一層芋泥。輕輕倒扣取出放在蒸籠裡蒸炊而成。食用時佐以辣椒 芥辣 沙茶醬等,味道更好。廈門有一種名小吃芋子包,是以芋為皮包餡料的。芋子包是客家人...

對溥儀的評價,歷史對溥儀的評價是什麼?

在臺灣的愛新覺羅後裔在1967年給溥儀上了廟號和諡號,廟號曰 清憲宗。從諡法解釋來看,後一個廟號和諡號還是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溥儀的一生。被日本人害了的中國人 可以看看電影末代皇帝 很真實 歷史對溥儀的評價是什麼?溥儀的一生是一本傳奇的書,一個發人生省的世界奇蹟!幸運兒!改朝換代了還不死 如何評價溥儀?...

跪求對項英的評價(詳細的),項英歷史評價

我想用自己的話回答 1.皖南事變,他身為新四軍副軍長,他不聽從別人的勸告,導致指揮錯誤,國名黨包圍了他們,又在其後隨叛徒伺機逃跑,雖然最後還是回到了新四軍,但最後還是被叛徒殺死!這是我自己的話,我看過這些歷史,借不借用就隨你了 項英歷史評價 1982年,開始編寫 中國大百科全書 軍事卷,王輔一負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