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於入水
鄭和下西洋有bai多個目的;
1,宣揚du**國威zhi,
2,獲取海外異寶,
3,尋找建文dao帝朱回允文
4.擴大海域
5.為明成祖尋找長生不答老藥
6.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哥倫布航海目的主要是:
1開啟西歐的局面,
2開拓殖民地,
3進行經濟掠奪,
4發展原始資本積累.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遠航分別是出自什麼目的
2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鄭和下西洋—bai—宣揚國威,有一du說法是zhi,明成祖為了尋找可
dao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軍內事目的);
哥倫布遠容航——根本原因是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和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受**熱的驅動,因為歐洲那個時候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對**極度渴求,而《馬可波羅遊紀》中對亞洲特別是中國印度的渲染又讓歐洲人誤以為亞洲遍地是**,並且,也是出於發展天主教的動機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有什麼不同啊?
3樓:合歡貓
我想提問者應該是想要拿哥倫布與鄭和做個對比,他們所產生的影響有以下不同: 1.因為動機不同,帶來的影響不同。
哥倫布航海是為了大通商貿通道,甚至是去發現新的資源,因而他發現美洲大陸後,瘋狂對其進行掠奪;而鄭和是受明王朝皇帝的委派,去西方遠播大明帝國的威名,是為了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商貿是其次的。 2.
鄭和下首次下西洋是在2023年,哥倫布遠航是在2023年,前後相差近90年,在時間上,證明我國航海技術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 3. 鄭和所到之處都是已經為人們所知的有封建文明的地方,而哥倫布發現的是一個新大陸,住的是處於原始社會的土著居民,這為歐洲的殖民主義創造了客觀上的可行性。
試從航海的目的,結果和影響等角度,比較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有什麼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聯絡,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的需要影響: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但貢賜**財力耗費巨大明清實行海禁、閉關鎖國,國力漸趨衰退,淪為被動挨打境地目的:
尋求**、香料、新土地和財富,開拓市場,攫取暴利影響: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絡,實現了「地理大發現」
為原始資本積累的利益所驅動,遠洋航行事業蒸蒸日上,開闢了新的活動場所,促進了資本主義迅猛發展,國力逐漸強盛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比較,給我們哪些啟示?
5樓:青少年的紅星
規模:鄭和船隊龐大,船多人多;哥倫布等人船隊很小,船少
人少。版
目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權揚國威,擴大明朝的影響,加強海外聯絡;哥倫布等人遠航是為了開拓市場,掠奪財富。
性質:鄭和下西洋是與各國友好交往的義舉;而哥倫布等人遠航屬殖民擴張活動。
影響:鄭和下西洋促進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哥倫布等人開闢新航路客觀上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絡,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髮展。
啟示:我們必須要建設一個開放的海洋大國,閉關鎖國只會喪失機遇,喪失海權必然會陷入極大的被動和困境。
6樓:
鄭和是面子工程,哥倫布是尋寶過程!
7樓:小糊尚
鄭和上演的是《西遊記》
哥倫布上演的《封神演義》
所以,當自己的國家強大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自己有哪些弱點,免得招來盜匪.
哥倫布和鄭和都進行了航海,為什麼他們的航海對世界的影響卻截然不同呢
你好!簡單地說,其根本原因是兩者的成就不同。哥倫布與鄭和都是懷著與他國建交的目的航海的 當然,鄭和的航海目的要複雜得多,還包括更多的政治因素和實現皇帝的虛榮心 但是鄭和只是經過了一些東南亞的小國,範圍不廣,影響力也只可能持續到明朝國力強盛期,只能算是中國航海歷史上的大事。而哥倫布卻因為相信併為了驗證...
鄭和下西洋的小故事,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1405年,明成祖派鄭和 祖籍雲南 帶領一支船隊出使西洋。那時的西洋指的是我國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鄭和一共帶了兩萬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還有各級 技術人員 翻譯和醫生。他們乘坐62條大船,從今江蘇的太倉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浩浩蕩蕩地揚帆南下。鄭和每到一個國家,就把明成祖的信遞交給該國的國王,並把帶...
鄭和下西洋時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多久
1405到1433年,歷史28年。鄭和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 1405年 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 1433年 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 即明代所謂 西洋 故名。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