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古今漢語教育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
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樑父即楚將項燕。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非死,則徙爾。
3、採用否定副詞「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斷。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堅利也。
2樓:晴晴
參考:一、主語+者+謂語+也
古漢語的判斷句,直接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片語充當謂語,在主語的後面用語氣詞「者」表示停頓,在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這是最典型、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一般可譯為現代漢語「……是……」。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藺列傳》)。
2.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4.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二、主語+謂語+也
只用「也」字表示堅決、確定的語氣,不用「者」字提頓,構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2.制,嚴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3.賂秦而力虧,破滅道也(《六國論》)。
這裡要說明的是,句末帶有語氣詞「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斷句, 有表示肯定的陳述句。如:「晉國之憂可立俟也。」
三、主語+者+謂語
只用「者」字提頓,不用「也」字收尾,構成「甲者,乙」的格式。不過,這種句式相對來說比較少。如:
1.虎者,戾蟲(《戰國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語+謂語+者也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1.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五、主語+謂語
主語、謂語後面都不用語氣詞,構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趙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大將軍,忠臣(《漢書·霍光傳》)。
有時在句末會出現「耳」這種語氣詞,表示限止語氣,常有修辭上的作用,即表示輕蔑。
3.此亡秦之續耳(《史記·鴻門宴》)。
六、主語+副詞+謂語
用副詞「乃」、「則」、「即」等加強肯定判斷,有時還用「皆」、「誠」、「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譯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則」、「即」等只是加強肯定判斷而已,並非判斷詞。如:
1.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3.樑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上面我們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斷,判斷句中還有一種就是否定判斷句。古漢語否定判斷句的常見格式是用否定副詞「非」來否定謂語,一般譯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畫士(《病梅館記》)。
2.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古代漢語中的「為」字句特別類似於判斷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鴻門宴》)。
王力先生指出:這是「用敘述句的形式表達判斷句的內容」,因此這種句子不是判斷句。
但我要說的是,「為」只是一個普通的動詞,有「作為」、「成為」、「算是」等含義,不是判斷詞。如:木直中繩,揉以為輪(《荀子·勸學》)。
即使在判斷句中,可以按現代漢語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動詞在判斷句中的運用,都不是專職的判斷詞,因為早在先秦時期,古漢語中尚無專職的判斷詞。
3樓:潭清安董丁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常見格式
a.「……者,……也」式
這種格式的判斷句根據「者」字用法的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類「者」是助詞,起提頓(提示停頓)作用。如:
亞父者,范增也。
南冥者,天池也。
法者,天下所與公共也。
另一類「者」是代詞,它與其前面的動詞或動詞性質的片語一起組成名詞性結構作主語。
臣之所好者,道也。
過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破趙軍者,必括也。
供罰垛核艹姑訛太番咖「者」的這兩種用法很容易區別:「者」的前面是名詞或名詞性片語,它是助詞;「者」的前面是動詞或動詞性片語,它是代詞。
b.「……,……也」式
這種格式只須注意一個問題:主謂之間沒有用逗號隔開的,也屬於這種格式。如: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者,……」式
這種格式判斷句中的「者」一般是助詞。
d.「……,……」式
這種格式的判斷句沒有語氣助詞作標誌,在主謂之間沒有標點隔開的情況下,不易確認是判斷句。如:
秦虎狼之國
劉備天下梟雄
臣本布衣
此百世之怨
這些句子都是兩個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片語組成句子。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有幾種形式?
4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
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專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屬: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樑父即楚將項燕。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非死,則徙爾。
3、採用否定副詞「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斷。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堅利也。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哪幾種
5樓:晴晴
參考:一、主語+者+謂語+也
古漢語的判斷句,直接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片語充當謂語,在主語的後面用語氣詞「者」表示停頓,在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這是最典型、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一般可譯為現代漢語「……是……」。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藺列傳》)。
2.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4.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二、主語+謂語+也
只用「也」字表示堅決、確定的語氣,不用「者」字提頓,構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2.制,嚴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3.賂秦而力虧,破滅道也(《六國論》)。
這裡要說明的是,句末帶有語氣詞「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斷句, 有表示肯定的陳述句。如:「晉國之憂可立俟也。」
三、主語+者+謂語
只用「者」字提頓,不用「也」字收尾,構成「甲者,乙」的格式。不過,這種句式相對來說比較少。如:
1.虎者,戾蟲(《戰國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語+謂語+者也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1.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五、主語+謂語
主語、謂語後面都不用語氣詞,構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趙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大將軍,忠臣(《漢書·霍光傳》)。
有時在句末會出現「耳」這種語氣詞,表示限止語氣,常有修辭上的作用,即表示輕蔑。
3.此亡秦之續耳(《史記·鴻門宴》)。
六、主語+副詞+謂語
用副詞「乃」、「則」、「即」等加強肯定判斷,有時還用「皆」、「誠」、「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譯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則」、「即」等只是加強肯定判斷而已,並非判斷詞。如:
1.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3.樑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上面我們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斷,判斷句中還有一種就是否定判斷句。古漢語否定判斷句的常見格式是用否定副詞「非」來否定謂語,一般譯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畫士(《病梅館記》)。
2.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古代漢語中的「為」字句特別類似於判斷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鴻門宴》)。
王力先生指出:這是「用敘述句的形式表達判斷句的內容」,因此這種句子不是判斷句。
但我要說的是,「為」只是一個普通的動詞,有「作為」、「成為」、「算是」等含義,不是判斷詞。如:木直中繩,揉以為輪(《荀子·勸學》)。
即使在判斷句中,可以按現代漢語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動詞在判斷句中的運用,都不是專職的判斷詞,因為早在先秦時期,古漢語中尚無專職的判斷詞。
6樓:匿名使用者
常見的判斷句式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面用「者」,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者,……也」式。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這種判斷句式,是古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格式。
翻譯時去掉「者,也」在主謂之間加「是」。
2.主語後面只用「者」表示停頓,「……者,……」式。如:
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翻譯時把「者,」直接換成「是」。
3.謂語後面用「也」表示判斷,即「……,……也」式。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氏壁,天下所共傳寶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夫戰,勇氣也。
(《左傳·曹判論戰》)翻譯時去掉「也」並在主謂成分之間加「是」。
4.「……,……」式。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翻譯時只需在主謂語之間加「是」。
5.用動詞「為」表示判斷,即「……為……」式。如: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司馬遷《鴻門宴》)翻譯時只需將「為」換成「是」。
6.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③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④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7.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現較晚並且少見。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巨是凡人,偏在遠郡。(司馬光《赤壁之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
古代漢語詞典與古代漢語字典有什麼區別
漢語詞典,以解釋古語詞的意義為主,如果有雙音節以上的詞也加以解釋。但因為古漢語的詞彙以單音節為主,所以解釋一個詞時往往就是解釋這個字的意義。古漢語字典,以解釋古代文字為主。比如一個字的讀音變化,字形結構等,但它也解釋一個字的意義。字典 拼音 z di n 英文 dictionary,characte...
古代漢語諸的用法,諸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有多種,其中的一種情況是它可以做的合音詞,如公伐諸
諸,zhu,從言bai 者聲。張口說話,用du言語辯說。本義zhi是辯說,常義dao是眾。動 1 形聲版。從言,者聲。本權義 辯,問辯 2 又如 諸問 問辯 3 又如 諸餘 諸般 種種 代 1 代人,代事,代物,相當於 之 2 又如 諸處 別處 諸人 別人 諸方 別的地方 3 作定語,相當於 其 諸...
古代漢語中,屬有恰逢的意思嗎古代漢語中適是什麼意思
屬 有兩個讀音,zh 這個讀音中有 恰逢 的意思。例如 屬京師亂。翻譯 恰逢京師混亂。屬 的釋義 一 屬 屬 sh 1 同一家族的 親 眷 烈 2 類別 金 吾 3 有管轄關係的,歸類 於。下。地。歸 直 附 隸 4 生物群分類系統上,科 下有 屬 屬 下有 種 5 系,是 實。純 謠言。6 用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