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指的是什麼

2021-03-05 10:21:09 字數 6072 閱讀 6961

1樓:傅行雲時代

1、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2、「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3、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4、「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巨集大經濟願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努力實現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通道網路基本形成,互聯互通達到新水平;投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自由**區網路基本形成,經濟聯絡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鑑共榮,各國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⒈歷史選擇的迴歸:兩千多年前,各國人民就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從張騫出使西域到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帶去了文明和友好,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讚譽和喜愛。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騰飛,中國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幫助別國,特別是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不僅可以輸出豐富多彩、價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夠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裝置。作為全球主要外匯儲備國,中國能夠攜手各國共同應對金融風險,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與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髮展機遇。千百年來,不同的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交相輝映、相互激盪,積澱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開放、包容、互信、互利的絲綢之路精神,而且不斷注入時代內涵。

作為多元文明碰撞與交流的遺產,絲路精神並非中國獨享,它一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⒉多邊合作的契機:一帶一路戰略將是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合作的整合升級,也是我國發揮地緣政治優勢,推進多邊跨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構想提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描繪出一幅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中亞到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交通運輸經濟大走廊,其東西貫穿歐亞大陸,南北與中巴經濟走廊、中印孟緬經濟走廊相連線的新藍圖。

⒊我國對外開放戰略2.0版本: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

「一帶一路」將構築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

⒋我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路徑: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構築國土安全發展屏障,擺脫以美國為首國家的不平等國際**談判,尋求更大範圍資源和市場合作的重大戰略,被稱作世紀大戰略。這是中國在近200年來首次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洲際開發合作框架,將徹底擺脫原來依附大國,被動挨打的地緣政治局面。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指的是

4樓:墼餮魍薅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巨集大經濟願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努力實現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通道網路基本形成,互聯互通達到新水平;投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自由**區網路基本形成,經濟聯絡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鑑共榮,各國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指的是什麼

5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實現戰略轉變。這一構想已經引起了國內和相關國家、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共鳴。

之所以產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於這一巨集偉構想有著極其深遠的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眾所周知,2023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從2023年開始,我們先後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個經濟特區,開放和開發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相繼開放了13個沿邊、6個沿江和18個內陸省會城市,建立了眾多的特殊政策園區。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2023年,中國加入了wto,成為世界**組織的成員。中國「入世」對我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可以說,wto這一被大多數成員國一致遵守國家經貿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衝破了少數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封鎖。

但是,近年來國際經貿機制又在發生深刻變化並有新的動向。「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自由**區戰略是緊密聯絡的。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在建自貿區,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

在建的自由**區中,大部分是處於「一帶一路」沿線上。因此,中國的自由**區戰略必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而得到落實和發展。

6樓:海安澈

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

1、「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2、「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3、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

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4、「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巨集大經濟願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努力實現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通道網路基本形成,互聯互通達到新水平。

投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自由**區網路基本形成,經濟聯絡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鑑共榮,各國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7樓:蠍之櫻桃

「一帶一路」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屹立於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一帶一路」戰略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歷史選擇的迴歸:

兩千多年前,各國人民就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從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輸往沿途各國,帶去了文明和友好,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讚譽和喜愛。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騰飛,中國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幫助別國,特別是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不僅可以輸出豐富多彩、價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夠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裝置。

作為全球主要外匯儲備國,中國能夠攜手各國共同應對金融風險,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與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髮展機遇。千百年來,不同的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交相輝映、相互激盪,積澱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開放、包容、互信、互利的絲綢之路精神,而且不斷注入時代內涵。作為多元文明碰撞與交流的遺產,絲路精神並非中國獨享,它一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多邊合作的契機:一帶一路戰略將是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合作的整合升級,也是我國發揮地緣政治優勢,推進多邊跨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2023年4月10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絲綢之路的復興:

對話亞洲領導人」分論壇開啟了「一路一帶」戰略。中國國務委員***、寮國總理通邢、巴基斯坦總理納瓦茲·謝里夫、東帝汶總理沙納納、泰國前副總理素拉傑、俄羅斯遠東發展部部長加盧什卡、中國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以及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周文重進行了同臺對話,共同**新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構想提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描繪出一幅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中亞到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交通運輸經濟大走廊,其東西貫穿歐亞大陸,南北與中巴經濟走廊、中印孟緬經濟走廊相連線的新藍圖。

我國對外開放戰略2.0版本: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

「一帶一路」將構築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

我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路徑: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構築國土安全發展屏障,擺脫以美國為首國家的不平等國際**談判,尋求更大範圍資源和市場合作的重大戰略,被稱作世紀大戰略。這是中國在近200年來首次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洲際開發合作框架,將徹底擺脫原來依附大國,被動挨打的地緣政治局面。

「一帶一路」戰略具體包括以下幾條線路:

中蒙俄經濟帶:主要通過環渤海、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蒙古等國家的的交通與能源通道,並向東連線日本和韓國,向西通過俄羅斯連線歐洲。主要包括吉林省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等

新亞歐陸橋經濟帶:通過原來的亞歐大陸橋向西通過新疆連線哈薩克及其中亞、西亞、中東歐等國家。

中國-南亞-西亞經濟帶:通過雲南、廣西連線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通過亞歐陸橋的南線分支連線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國家。

海上戰略堡壘:分別由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環渤海、長三角、海峽西岸、珠三角、北部灣等地區的港口、濱海地帶和島嶼共同連線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國家或地區。

一帶一路戰略有什麼重要意義,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

1 探尋經濟增長之道。2 實現全球化再平衡。3 開創地區新型合作。4 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實現戰略轉變。5 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6 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7 一帶一路 戰略構想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

如何理解一帶一路戰略如何理解一帶一路的戰略內涵是什麼

一帶一路 是 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 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 經濟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 命運共同...

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意義,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中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進亞歐國家共同發展繁榮的必然選擇 一帶一路 戰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 經濟全球化 社會資訊化深入發展,但發展與變革 衝突與危機 競爭與合作交織並存。全球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調整變革之中,新一輪技術革命孕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