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實詞文言文120個實詞順口溜

2021-03-06 03:09:20 字數 7980 閱讀 4264

1樓:匿名使用者

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於安閒之地。(安全)

3然後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被 1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3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髮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覆蓋)

倍 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鄰以倍鄭(增加)

4每逢佳節倍思親(越發、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莖幹)2蓋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礎)

3本在冀州之南(本來,原來)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版本,稿本)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

7此之謂失其本心(天賦的善心)

8本未倒置(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後等)9抑本其成敗之跡(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複合詞,自稱的謙辭)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兵符,複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病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睏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4範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責備、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 ,必以情(瞭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潔白的樣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曾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於"連----都----"或"竟"、竟然")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經)

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竟然)

4是高、曾時為一戶(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藉)

3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4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è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shèng四)誠

2樓:帛建設雲風

案拔拜暴報被比

鄙敝兵薄

策察乘除

從殆當度

惡伐訪放

封覆負蓋

固顧觀國

忽華會或

幾羈及疾

濟假兼間

簡見將藉

就咎舉覺

堪克曠臨

略蒙糜莫

屏竊傾窮

趨卻再身

審實適屬

數徒望微

危文聞向相

謝信行幸

許恤益因

引遇援責

直至致質

著卒族世

而何乎乃

其且若所

為焉也以

於與則者之遽

文言文120個實詞順口溜

3樓:招承後昭

操挾天子令諸侯:

「由」始黃河南北,傍依臨近疆域、聽從依順者,參與追趕者,含曹氏堂房親戚趨之若鶩,「自」此曹氏合縱盟約成立。星夜間積聚「殆」(差不多)百萬,然奔襲千里「人困馬乏」於赤壁兵敗,後擇「危險」重重之華容道「無功而返」。

「120個文言文實詞及小故事」都有哪些?

4樓:勤奮的夢

1、愛  楚人愛(寵愛)其子,雖愛(吝惜)錢財,於其子之求而無不應。其子**,有陶氏之風獨愛(喜愛)菊,眾人愛(愛慕)其高潔,稱之。約其茶亭見之,愛(隱藏)而不見。

2.安  戰國間,諸侯欲覓安(安全)閒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寢,常與鄰國相安(安撫),以為無患。時有寇盜相侵,而能安(安穩)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養),於是去險要之遠地安(安置)軍,敗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動)謗,既黜,其思憂且幽。被(披散)發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澤畔。雖大雪被(覆蓋)衣,身被(遭受)十餘創,尤不為苦也。

4.倍  蘇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離)節義。鄉情於遊子過百倍(原數基礎上增加的相等數)。十年間,每逢佳節,猶倍(更加)思親。

5.本  柳宗元本(本來)求宦達,而謫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後人將其所述輯成多本(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即今日所見本(版本),以本(推究)其當日心境。

6.鄙  晉之鄙(邊疆)有二人,臨秦地則曰:「鄙賤之人,當其求諒。」居久,則鄙(輕視)秦人曰:「秦人亦不過如此,皆如蠻夷之鄙〔淺陋無知)人。

7.兵  陳涉初起之時,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國之謀士,而能削木為兵(兵器),以疲憊之兵(軍隊),遂滅秦。得天下後,其幼時之友觸其顏面,左右欲兵(傷害)其友,勿勸。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擔心)之,求扁鵲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內臟,遂死。後人以為此事非大臣之過也,乃桓公之病〔缺點)。今人常以此相詬病(責備)。

9.察  郡守察〔觀察)李密孝德之事,告於帝,左右以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為李密品之察察(潔淨的樣子),乃眾人之範,於是令其郡守察(推舉)孝廉,足見帝之察(明智)。

10.朝  鄒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於朝(朝廷)諫齊王。齊王納其諫。其後,齊國日盛,弱國來朝(朝見),經數年之久。鄒忌聞名天下,為歷朝(朝代)謀臣所景仰。

11.曾  愚公自曾( )祖起居於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 )齊議移山.於是率妻子移山,幾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鄰人智叟望山上曾()雲,笑之。愚公笑曰:「何曾( )不若孩兒?

世代移山,終有竟日。」

12.乘  陶淵明手握《左傳》 ,乘( )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 )' ,感慨古代帝王雖善因利乘( )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冒風乘( )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 )化以歸盡。

13.誠  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 ),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誠( )無意,乃遣從者懷璧於趙,後秦誠()如此。

14.除  荊軻以義聞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荊軻始不願,太子以誠待,三顧其舍,親除( )其東屋之除〔 )塵,引荊軻之車,荊軻感之應允,與太子歸。

太子除()其官職,令其刺秦王。荊軻曰:「除( )吾死,不然事定成!

」15.辭  屈原德高,作《楚辭( )》,其辭( )美,子蘭欲以叛國之辭( )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辭( ),何懼之有?」後為楚王所逐,辭( )親戚,見放楚之汨羅。

16.從  樊噲從( )軍,從( )劉邦征伐。後項羽設宴於鴻門,欲殺劉邦,張良見勢急,至軍門見樊噲,樊噲從( )良計,斥項王。

項王不識此人,問所從()來,欲殺之,樊噲不顧。項王感其勇猛,命其從( )良坐。

17.殆  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 ),物件殆( )盡,唯餘項脊軒。歸有光以為殆( )有神助,後重修之。

18.當  李斯為秦相,當( )政。當( )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將當( )關隘,敵臨,守將退之,按律當( )死。

李斯念其功,以功當()澤,於其當( )死之際活之,後令其當( )出使之職,守將涕落曰:「此事,名我固當( )。吾定效力,不負君望!

」19.道  蘇洵欲往京城,道( )泰山間行.遇隱士行於道( ),憩於茶亭,論秦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 ),以為六國用兵之道()不及秦國,蘇洵不以為然。二者言辭激烈,未能休也。

人道( )此事:孰聞道( )多也?

20.得  臨川人張奇遊學得( )一書,乃安石所著。曰:「吾得( )珍寶事之」,後讀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 ), 以為安石所言得( )之。

(二)11.曾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現代的親屬)祖起居於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經)齊議移山.於是率妻子移山,幾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鄰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層」)雲,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兒?

世代移山,終有竟日。」

12.乘  陶淵明手握《左傳》 ,乘(登)彼桅垣,閱至「公與之乘(乘坐)' ,感慨古代帝王雖善因利乘(憑藉)便,終而亡,頓生歸家之心,一路冒風乘(冒著)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順應)化以歸盡。

13.誠  藺相如攜和氏璧至秦,足見趙國之誠(誠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誠(確實)無意,乃遣從者懷璧於趙,後秦誠(果真)如此。

14.除  荊軻以義聞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荊軻始不願,太子以誠待,三顧其舍,親除(除掉)其東屋之除〔臺階)塵,引荊軻之車,荊軻感之應允,與太子歸。

太子除(授予官職)其官職,令其刺秦王。荊軻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15.辭  屈原德高,作《楚辭(古代的一種文體)》,其辭(文辭)美,子蘭欲以叛國之辭(藉口)除之。屈原曰:

「死且不辭(推辭),何懼之有?」後為楚王所逐,辭(辭別)親戚,見放楚之汨羅。

16.從  樊噲從(參加)軍,從(跟隨)劉邦征伐。後項羽設宴於鴻門,欲殺劉邦,張良見勢急,至軍門見樊噲,樊噲從(聽從)良計,斥項王。

項王不識此人,問所從(由,自)來,欲殺之,樊噲不顧。項王感其勇猛,命其從(挨著)良坐。

17.殆  歸有光家遭火,勢急殆(危險),物件殆(接近)盡,唯餘項脊軒。歸有光以為殆(大概)有神助,後重修之。

18.當  李斯為秦相,當(掌握)政。當(在)是時,敵虎視秦,李斯令將當(把守)關隘,敵臨,守將退之,按律當(判決)死。

李斯念其功,以功當(相抵)澤,於其當(將)死之際活之,後令其當(任)出使之職,守將涕落曰:「此事,名我固當(恰當)。吾定效力,不負君望!

」19.道  蘇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間行.遇隱士行於道(道路),憩於茶亭,論秦國與六國之事,隱士舉兵家之道(主張),以為六國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國,蘇洵不以為然。二者言辭激烈,未能休也。

人道(談論)此事:孰聞道(道理)多也?

20.得  臨川人張奇遊學得(獲得)一書,乃安石所著。曰:「吾得(應該)珍寶事之」,後讀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 以為安石所言得(得當)之。

21.度  宋妻往市買鞋,途遇小澗,一躍度( )之,至市方憶忘度( ),徘徊幾度( )欲反.度( )之再三,則度( )其夫腳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見妻空反,以為玩樂無度(),責其不知以腳度( )鞋之大小。後人度( )曲詞諷之,以為其家如國,無法度( ),豈不謬哉?

22、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間論陳涉滅秦,老者曰:陳涉非( )有兵家之能而滅秦。少者非( )之,曰:此言非( )也,陳涉勝於民心也。

23.復  天啟年間,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觀園,其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水復( )盪漾,成名擲一石子,波浪頓生,頃之,又復()如初。

前行,一老人見之,問其話,成名不敢出言以復( ),後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與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試令之與雞鬥,無不勝者。

兩人喜,相約明日復()往。

24.負  趙國得和氏璧,秦王聞之,負( )強以城十五求之。趙國之臣紛議,藺相如以為必許之.以負( )秦曲。趙王召相如負〔)和氏璧往之。

相如臨行曰:「必不負( )趙。」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負()約,令從懷璧歸趙。

後人評曰:秦王有婦人之仁,若執意求之,則勝負( )不易量。

25.蓋  姚鼐遊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蓋( ),其葉如蓋( )。登之愈難,憶項羽氣蓋( )世,又登之。見一古物,其文如新無損,蓋()古人遺之。

26.故  項伯與張良有故( ),遇項王欲殺劉邦,故( )前往告良。良初見,問之:「公何故()至此?

」伯具言所聞。良聽之,急以告。邦故( )嫌良告之遲,良細述原委,劉邦顏色少解。

27.顧  劉備欲振漢室,招賢才,三顧( )孔明之廬。初始,其見遠地有一草廬,以為孔明之廬,叩門問之,僮僕曰非也。劉備疑孔明之計,臨行顧()之,後顧( )反,再求之。

如此再三,乃見。孔明因顧( )其家人,則曰:「顧( )吾念之,家人無以為託。

」劉備令從安之,孔明方許。

28、固  齊據險地之固( ),敵攻,將欲戰。齊將田忌固( )止之。以敵將屢有建樹,有自滿之心,日益驕固( )。

田忌故固()壁不戰,方勝之。史論:齊固( )有勝之勢,且田忌有謀略,豈不勝哉?

29.歸  曹操進犯孫吳,而此時大小喬來歸( ),周瑜雄姿英,且呂蒙既歸( ),使江東之屬歸( )之,孫權兵強馬壯,曰:「吾納賢進士,必勝之。」

30、國  蘇軾左遷於杭州,去國( )懷鄉,然其生性豁達,未幾,自謂此為樂國( )。築堤浚池,於國( )於民有大利,其之於國(),亦足盡心耳也矣。

高考文言文120個實詞小故事訓練(三)

21.度  宋妻往市買鞋,途遇小澗,一躍度(越過)之,至市方憶忘度(尺碼),徘徊幾度(次)欲反.度(考慮)之再三,則度(估計)其夫腳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見妻空反,以為玩樂無度(限度),責其不知以腳度(衡量)鞋之大小。後人度(創作)曲詞諷之,以為其家如國,無法度(法度),豈不謬哉?

22、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間論陳涉滅秦,老者曰:陳涉非(沒)有兵家之能而滅秦。少者非(反對)之,曰:此言非(錯誤)也,陳涉勝於民心也。

23.復  天啟年間,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觀園,其中亭臺樓閣。池水逶迤,水復(重疊,繁複)盪漾,成名擲一石子,波浪頓生,頃之,又復(恢復)如初。

前行,一老人見之,問其話,成名不敢出言以復(答覆),後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與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試令之與雞鬥,無不勝者。

兩人喜,相約明日復(再)往。

24.負  趙國得和氏璧,秦王聞之,負(倚仗)強以城十五求之。趙國之臣紛議,藺相如以為必許之.以負(使承擔)秦曲。趙王召相如負〔揹著)和氏璧往之。

相如臨行曰:「必不負(辜負)趙。」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負(背棄)約,令從懷璧歸趙。

後人評曰:秦王有婦人之仁,若執意求之,則勝負(失敗)不易量。

25.蓋  姚鼐遊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蓋(遮蓋),其葉如蓋(傘)。登之愈難,憶項羽氣蓋(超過)世,又登之。見一古物,其文如新無損,蓋(大概)古人遺之。

26.故  項伯與張良有故(交情),遇項王欲殺劉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見,問之:「公何故(原因)至此?

」伯具言所聞。良聽之,急以告。邦故(仍舊)嫌良告之遲,良細述原委,劉邦顏色少解。

27.顧  劉備欲振漢室,招賢才,三顧(拜訪)孔明之廬。初始,其見遠地有一草廬,以為孔明之廬,叩門問之,僮僕曰非也。劉備疑孔明之計,臨行顧(回頭看)之,後顧(還)反,再求之。

如此再三,乃見。孔明因顧(關心)其家人,則曰:「顧(不過)吾念之,家人無以為託。

」劉備令從安之,孔明方許。

28、固  齊據險地之固(堅固),敵攻,將欲戰。齊將田忌固(堅決)止之。以敵將屢有建樹,有自滿之心,日益驕固(固執)。

田忌故固(堅守)壁不戰,方勝之。史論:齊固(本來)有勝之勢,且田忌有謀略,豈不勝哉?

29.歸  曹操進犯孫吳,而此時大小喬來歸(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且呂蒙既歸(回來),使江東之屬歸(歸附)之,孫權兵強馬壯,曰:「吾納賢進士,必勝之。」

30、國  蘇軾左遷於杭州,去國(國都)懷鄉,然其生性豁達,未幾,自謂此為樂國(地方)。築堤浚池,於國(國家)於民有大利,其之於國(國事),亦足盡心耳也矣。

文言文實詞及小故事都有哪些120個文言文實詞及小故事都有哪些?

1 愛 楚人愛 寵愛 其子,雖愛 吝惜 錢財,於其子之求而無不應。其子 有陶氏之風獨愛 喜愛 菊,眾人愛 愛慕 其高潔,稱之。約其茶亭見之,愛 隱藏 而不見。2.安 戰國間,諸侯欲覓安 安全 閒之地,得旦夕安 安逸 寢,常與鄰國相安 安撫 以為無患。時有寇盜相侵,而能安 安穩 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 ...

文言實詞全解,常見文言文實詞120個 的解釋。

文言文常用120個實詞 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愛護 前言 高中語文120個文言文實詞解釋,愛 120個文言文實詞 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 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

120文言文常見實詞的用法,120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太長了詳情請看 參考資料 sorry,i don t know 120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求高考120個文言文常用實詞和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高中語文文言文中常用的120個實詞及18個虛詞的用法 高三語文二輪複習資料 120個文言實詞彙總 常見文言文實詞120個 的解釋。文言文常用120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