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相當無趣
今天,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當年,他們各自率領一支探險隊,為使自己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到達南極的人而進行激烈的競爭。
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2023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斯科特隊則於2023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後,阿蒙森隊凱旋班師,而斯科特等五名最後衝擊南極的人卻永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研究南極探險史的科學家們指出:
阿蒙森的勝利和斯科特的慘劇,並不在於他們兩人的計劃
周密與否,而是在於前者依據豐富的實踐經驗制訂計劃,後者憑推理的設想制訂計劃。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都無法抗禦南極的嚴寒,唯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進,於是他用20條膘肥強壯的狗勝利完成了到南極去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則認為,狗的胃口太大,南極沒有可獵的動物來補充狗的口糧(事實並非加此,狗可以和人吃同類的食物),於是決定用人力拉著雪撬長途跋涉,終於使自己和四名夥伴在從南極返程時因極圈寒季的突然提前到來,在飢寒交迫之中死於體力不支。
發人深省的是,斯蒂芬·茨威格沒有為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用他生動的語言,記述了斯科特的悲壯一幕。這是因為正如茨威格在本篇結束時所說:「只有雄心壯志才會點燃**熱的心,去做那些獲得成就和輕易成功是極為偶然的事。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佔絕對優勢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征服地球
20世紀眼簾底下的世界似乎已無祕密可言。所有的陸地都已勘察過了,最遙遠的海洋上都已有船隻在乘風破浪。但是,赤裸的地球還隱藏著她的最後一個謎。
這就是她那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軀體上兩塊極小的地方,是她從自己造物的貪慾中拯救出來的兩塊地方:南極和北極——她軀體的脊樑。
為了爭奪這塊由於熱望而變得神聖的地方,由各民族、各國家組成的十字軍開始出征了。從世界各大洲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從美國向北極進發的有皮爾裡羅伯特·皮爾裡和庫克,駛向南極的有兩艘船:
一艘由挪威人阿蒙森指揮,另一艘由一名英國人——海軍上校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率領。
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一名英國皇家海軍的上校。他在海軍的服役深得上級的滿意,以後又同沙克爾頓歐內斯特·亨利·沙克爾頓一起組織過探險隊。斯科特要去完成沙克爾頓已經開始的事業。
他要組織一支探險隊,缺乏資金,但這難不倒他。他獻出了自己的財產,還借了債。妻子為他生了個兒子,但他還是離開了。
不久,朋友和夥伴們也找到了,現在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了。一艘名叫「新地」號的奇特的船把他們送到冰海的邊緣。之所以說這艘船奇特,是因為它有著雙重的裝備:
一半像諾亞方舟那樣載滿活的動物,是指帶到南極用來牽引雪橇的西伯利亞矮種馬和愛斯基摩狗。一半是一個備有成千件儀器和大量圖書的現代化實驗室。
而整個探險行動也像這艘船一樣,具有雙重的面貌、奇異的色彩:這是一次冒險的行動,但它又是一次像一樁買賣似的盤算得非常仔細的行動;這是一次大膽的行動,但又是一次最小心謹慎的行動——每一個細節都要算得十分準確,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仍然防不勝防。
向南極點進發
他們於2023年6月1日離開英國。於2023年1月在麥克默多海灣紐西蘭的埃文斯角登陸。他們在這裡建起一座準備過冬的木板屋。
他們試驗機動雪橇斯、練習滑雪和馴狗,為以後的遠征建造倉庫。但是,有一次一個探險小組從西面方向回來說,他們在途中發現了阿蒙森的冬季營地。斯科特立刻明白:
現在,除了嚴寒和危險以外,還有另一個人在向他挑戰,要奪去他作為第一個發現地球最後祕密的人的榮譽。這個人就是挪威的阿蒙森。斯科特在地圖上反覆測量。
當他發現阿蒙森的冬季營地駐紮在比他自己的冬季營地離南極點近110公里時,他完全驚呆了,但卻沒有因此而氣餒。「為了祖國的榮譽,振作起來!」——他在日記中驕傲地寫道。
2023年11月1日,他們分成幾組出發。從電影的畫面上看,這支奇特的探險隊開始有30人,然後是20人、10人,最後只剩下五個人在那沒有生命的史前世界的白色荒原上孤獨地行走著。
他們有時候只能走30公里而不是40公里。而每一天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愈來愈寶貴,因為他們知道在這一片寂寞之中還有另一個看不見的人正在從另一側面向同一目標挺進。與此同時,全隊的健康狀況也出了問題。
一些人得了雪盲症,另一些人四肢凍傷。西伯利亞矮種馬剛剛走到比爾茲莫爾冰川腳下就全部死去。他們不能再滑著雪橇前進,而必須拖著雪橇走。
12月30日,他們到達了南緯87°,即沙克爾頓到達的最遠點。最後一部分支援人員也必須在這裡返回了,只有五個選拔出來的人斯科特、鮑爾斯、奧茨,威爾遜和埃文斯,寂寞地繼續向一切未知的南極點走去。
那最後幾天的日記顯示出他們愈來愈感到不安。「還有137公里就到極點了,但是這段路程對我們來說將變得非常困難。」可是在這以後又突然出現了一種充滿勝利信心的聲音:
「只要再走94公里就到極點了!即便我們不能到達那裡,我們也已走得非常非常近了。」1月14日,希望變成了確有把握的事:
「只要再走70公里,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從這歡欣鼓舞的幾行字裡使人深切地感覺到他們心中的希望之弦是繃得多麼緊。
1月16日「情緒振奮」
日記上這樣記載著,1月16日這一天,他們出發得比平時更早,他們熱情高漲地行走在荒無人跡的白色雪原上,因為現在再也不可能達不到目的了,為人類所作的決定性的業績幾乎已經完成。可是突然之間,鮑爾斯變得不安起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無垠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可能已經有人在這裡豎立了一個路標。但現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這一點。
他們神經緊張地越走越近。沒有多久,他們發現雪地上插著一根滑雪杆,上面綁著一面黑旗,周圍是扎過營地的殘跡——滑雪屐的痕跡和許多狗的足跡。在這嚴酷的事實面前也就不必再懷疑:
阿蒙森在這裡扎過營地了。千萬年來人跡未至的地球的南極點竟在一個分子量的時間之內——即15天內兩次被人發現,這在人類歷史上是聞所未聞、不可思議的事。而他們恰恰是第二批到達的人,他們僅僅遲到了一個月。
雖然昔日逝去的光陰數以幾百萬個月計,但現在遲到的這一個月,卻顯得太晚太晚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淚水從他們的眼睛裡奪眶而出。他們像被宣判了似的失去希望,悶悶不樂地繼續走著那一段到極點去的最後路程。
1月18日,斯科特海軍上校和他的四名夥伴到達極點。由於他已不再是第一個到達這裡的人,所以這裡的一切並沒有使他覺得十分耀眼。「這裡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
」——這就是斯科特關於極點的全部描寫。他們在那裡發現的唯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它的佔領者還在這裡留下一封信等待第二名的到來,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
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完成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介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卻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他們怏怏不樂地在阿蒙森的勝利旗幟旁邊插上英國國旗——這面姍姍來遲的「聯合王國的國旗」,然後就離開了這塊「辜負了他們雄心壯志」的地方。
罹難回來的路程危險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極點的途中有羅盤指引他們,而現在除了羅盤外,他們還必須順著自己原來的足跡走去,在幾個星期的行程中必須小心翼翼地絕不離開自己原來的腳印,以免錯過事先設定的貯藏點。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每走一步都憂心忡忡,因為一旦偏離方向,錯過了貯藏點,無異於直接走向死亡。
閱讀那幾天的日記是可怕的。他們鞋底下的白雪由軟變硬了,結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釘上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著他們已經疲憊不堪的軀體。
埃文斯精神失常,2月17日夜裡死去。不久,奧茨也向死神走去。3月21日,三個疲憊的人離下一個貯藏點只有20公里了,但暴風雪颳得異常凶猛,使得他們無法離開帳篷。
他們的燃料已經告罄,而溫度計卻指在零下40℃。3月29日,他們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他們爬進了各自的睡袋。
斯科特海軍上校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用凍僵的手指給他所愛的一切活著的人寫了書信。他給自己的妻子寫信,給他的朋友們寫信,給那幾個同他自己一起罹難的夥伴們的妻子和母親寫信。他的最後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
他認為有必要說明,在這場爭取英國榮譽的搏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卻無個人的過錯。他一一列舉了使他遭到失敗的種種意外事件,同時用那種死者特有的無比悲愴的聲音懇切地呼籲所有的英國人不要拋棄他的遺囑。他最後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的命運。
他寫的最後一句話講的不是關於自己的死,而是關於活著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務請照顧我們的家人!」
回答住在基地木板屋裡的夥伴們等待了好幾個星期,他們曾兩次派出營救隊去接應,但是惡劣的天氣又把他們擋了回來。一直到南極的春天到來之際,10月29日,一支探險隊才出發。11月12日他們到達那個帳篷,發現英雄們的屍體已凍僵在睡袋裡。
他們找到了那些書信和檔案,並且為那幾個悲慘死去的英雄們壘了一個石墓。在堆滿白雪的墓頂上豎著一個簡陋的黑色十字架。它至今還孤獨地矗立在銀白色的世界上,好像這銀白色的世界將要永遠藏匿起這件人類歷史上那次英雄業績的物證。
可是沒有!他們的事蹟出乎意料地、奇妙地復活了。這是我們新時代的科技世界創造的精彩奇蹟。
朋友們把那些底片和電影膠捲帶回家來,在化學溶液裡顯出了影象,人們再次看到了行軍途中的斯科特和他的夥伴們,並且發現:看到南極風光的除了他以外,只有另一個人——阿蒙森。
斯科特的遺言和書信通過電線迅速傳到讚歎而又驚異的世界。在英國國家主教堂裡,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所以說,看來徒勞的事情會再次結出果實,一件耽誤了的事情會變成對人類的大聲疾呼,要求人類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達到的目標;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失敗中會產生攀登無限高峰的意志。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佔絕對優勢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最偉大的悲劇,一個作家只是有時候去創作它們,而生活創作的悲劇卻要多至一千倍。
《桃夭》的原文,譯文和賞析誰知道詩經《桃夭》的全文及翻譯
國風 周南 桃夭 先秦 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甜。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桃花怒放千萬朵,...
誰知道以下的幾首古詩的原文
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2.野望 王績 東臬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3.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誰知道老舍的《養花》的全文是什麼
是總分總第一段 第一自然 段 我 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第二版段 第二自然段權 我 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草。第三段 第三自然段 養花要摸門道。第四段 第四自然段 養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第五段 第五自然段 養花是要和別人分享勞動果實。第六段 第六自然段 養花也有傷心的時候。第七段 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