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是因刻在龜甲獸骨上而得名,金文是因鑄在金屬上而得名。正因為司母戊鼎上有文字,而司母戊鼎是青銅製作,所以文字肯定被稱為金文。
我是學文字學的,甲骨文上的文字更具有象形性,有的甚至就是簡筆畫,而金文則更加規範化,已經找不出象形的影子,更加傾向於篆體。
2樓:莊生夢蝶
應該是金文,甲骨文一般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比較原始。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
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比較正式。
所以應該是金文
3樓:陌丶偽顏
金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統稱為金文,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其實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一個在甲骨上雕刻,一個用於青銅器。
4樓:__top丶零零
應該是金文。「金文: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 。商 、西周、 春秋、 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型的總稱。」
司母戊大方鼎因鑄有「司母戊」三個字而得名,這三個字屬於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5樓:荊楚客
當然是金文。
金文是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 。商 、西周、 春秋、 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型的總稱,也叫鐘鼎文。
甲骨文是寫在龜甲或者獸骨上的。
小篆是秦統六國後才統一使用的。
隸書也是在秦朝才開始流行的。
6樓:自治區區
金文20世紀bai70年代,學術界已
du對司母戊鼎的銘文
zhi提出了新的考釋dao,將「司」字改釋為「專後」屬字。因為商代的金文較自由,可以正書,也可以反書。因此,「司」與「後」二字的字形是可以一樣的,至於釋「司」還是釋「後」,應依銘文總體的文義而定,而在此處則以釋「後」為妥。
「後」在這裡表示墓主人的身分,即她生前乃商王之「後」。但是今天習稱司母戊鼎已久,仍可沿稱司母戊鼎。[
7樓:匿名使用者
是金文商周青銅器上所書為大篆或稱籀書,秦漢時期則轉為小篆或隸書,所以,小篆是不對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
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回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答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
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9樓:匿名使用者
金文是指鑄刻覆在殷周青制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
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10樓:傅〃穎
據我所憶....所以應該是c......知道為什麼麼??看電視劇神話前幾集的內容知道...
司母戊鼎和甲骨文能反映商代歷史的內容
11樓:中國的海明威
司母戊大方鼎整體通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寬78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4釐米,重達832.84千克。大方鼎呈長方形,有兩個立耳,腹下連線四個中空的柱足,兩耳外側裝飾一對虎嗜人紋,鼎的腹部裝飾有饕餮紋等圖案。
腹的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個字,所以,它的全稱是:「司母戊大方鼎」。那麼,大方鼎是商代後期王室的禮器,學術界對大方鼎的年代重新進行了研究,認為是商王祖庚、祖甲為他們的母親鑄造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李先登先生研究了一輩子青銅器,對國博的司母戊鼎更是頗有研究。他說:司母戊鼎珍貴,不僅僅因為它大,它的精美花紋圖案,也有著很高的藝術成就和令人感嘆的象徵意義。
那麼,下面我就給您介紹一下鑄造在司母戊鼎上的饕餮紋和虎嗜紋,看看這些神祕、瑰麗的紋飾代表著什麼?
饕餮紋又叫獸面紋,它是以虎、牛、羊等動物為原型,經過綜合、誇張等藝術處理兒創造出的一種神祕的形象。這些精美的花紋圖案代表了自然神的形象,表現了古代人對自然物的崇拜。
《呂氏春秋·先識覽》說,饕餮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食人凶獸;《左傳》中記載,饕餮是古代一個**的氏族部落。商周時期將饕餮紋裝飾在青銅禮器上,使禮器顯得更加神祕莊嚴,氣勢威嚴。在各種禮儀活動中,可以達到「上下相協,以承天休」的目的。
用今天的話說,饕餮紋可以使社會達到安定團結。
虎嗜人紋裝飾在大方鼎的兩耳外側,虎性情凶猛,是百獸之王,在人們的心目中,虎又是威武勇猛的象徵。大方鼎上的虎嗜人紋更讓人不寒而慄:兩隻相對的猛虎,虎口大張,共銜著一個人頭!
可是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被老虎叼在嘴裡的人頭並沒有恐懼的神態,好像猛虎並不是要真正吃人,而是在保護他們,顯露出一種平靜的表情。這不符合邏輯的圖案令人費解,為什麼即將被老虎吃掉的人竟能面不改色呢?
其實,虎嗜人圖案不單單出現在大方鼎上,在商周時期的其他青銅器上也有體現,例如安徽出土的龍虎尊、流失到日本和法國的猛虎食人卣上都有類似的圖案。研究人員認為虎嗜人圖案具有某種圖騰的含義。有的學者認為:
大方鼎是祭祀禮器,巫師是祭祀人,被老虎含在嘴裡的人頭可能就是巫師本人,而老凶猛虎也只不過是正常祭祀中的一個道具罷了。
大方鼎重832.84千克,鑄造這麼巨大的青銅器,需要的金屬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澆鑄它必須有巨大的熔爐。在距今2023年以前的商代,這樣巨大的寶鼎是怎麼鑄造的呢?
司母戊鼎是青銅鑄造的,青銅是銅、錫、鉛的合金。《周禮·考工記》中有「金有六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劑」的記載。研究發現,製造大方鼎的合金成分與古書的記載完全相符。
古代鑄造青銅器用陶範。陶範就是模具。大方鼎的鼎身每面用2塊外範,鼎身用4塊內範,底用4塊外範,每足用3塊外範拼成,整個鼎共用28塊陶範;讓研究人員感到吃驚的是,結構複雜的司母戊大方鼎,除雙耳是先鑄成後再嵌入鼎範之外,鼎身部分都是一次澆鑄而成的。
這種鑄造工藝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它標誌著商代青銅器鑄造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不但反映了中國商代青銅文化的水平,在世界青銅文化中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龐大的體積和神祕的花紋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真可謂:「方鼎輾轉定中原,神祕紋飾喻春秋。」
12樓:帥帥行
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為祭祀他的母親而鑄造的,上面刻有有關司母戊鼎的鑄造的一些文字,甲骨文主要記載占卜一類的文字資訊。
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應鑄有"司母戊"三個字而得名,這三個字的文體應是什麼?
13樓:帝國の大**
甲骨文,銘文,從它年代就可知道哦
正是因為上面用的是銘文,所以推出是那個時代的
後三者的時代都比商代要晚,小篆是秦時候的,隸書是漢代的。
14樓:有人想那人
選a甲骨文
司母戊大bai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du甲為祭祀其母所鑄。zhi商代的文字是我dao們現在能專確定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主要屬是商朝人占卜用的祝詞刻在獸骨和龜片上,故稱甲骨文。
這個題問的是大方鼎的鑄造朝代,而不是文字刻畫在什麼器材上。很容易選成金文,而今問世周代才出現的文字,在商代這是不可能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b:金文,司母抄戊鼎為祭祀用具,青銅鑄成,上書文字為金文。
這種文字是開始於商代後期,流行於西周的一種重要文字,因為刻寫在青銅器上,也叫銘文、鐘鼎文。商代的金文文字粗糙、字數較少,西周時候開始多了起來,所以一說到金文,後人多在前面冠以「西周」二字。
雖然商代流行甲骨文,但是並不是說當時所有文字都是甲骨文。就像西周流行金文,但是周原遺址和成周遺址卻也有甲骨文遺蹟一樣。
16樓:在矛盾中掙扎
靠,找來找去只有說是寫著「司母戊」三字,就沒說是什麼文體的,不過甲骨文應該是正確的,鼎在商朝鑄的,那時就只有甲骨文啊!問下你幹什麼的,要問這個??
司母戊鼎和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的文物價值。
17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龜甲的話根據大小,歷史價值,完整度幾百到幾十萬不等。
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原稱「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於河南安陽,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
重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的最重青銅器,享譽「鎮國之寶」。 這個是無價的。
青銅器自然是越大越值錢,有字和無字的差別也很大,有字的是不允許買賣的
18樓:風中船
司母戊鼎是我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有人曾用光譜定性分析它的合金成份,結果表明大鼎的成份和殷代一般銅器的成份基本相同。人們又對銅、錫、鉛三元素用化學分析的沉澱法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大鼎的合金成份是:銅佔84.77%,錫佔11.64%,鉛佔2.79%,這一分析與《周禮·考工記》上說的「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的記載基本是相符的。
關於大鼎的鑄造方法,根據考古工作者的觀察分析,認為大鼎是採用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製陶範,再把陶範合到一起灌注銅液。從鑄造痕跡來看,司母戊鼎是用二十塊範鑄成的。司母戊鼎出色的鑄造技術,標誌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
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也就是商朝的甲骨文,因為夏以前的陶器上有符號,可太少了,不能顯示當時文字面貌。其次,甲骨文的內容多為卜辭,反映了商朝後半期的經濟、政治、思想意識、天文曆法等情況,實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當然啦,我們現在的文字都是由甲骨文演變過來的,從甲骨文經金文、大小篆到隸書和楷書,反映了漢字發展變化的過程。
19樓:匿名使用者
都標誌了中國古代一個時期的文化背景
甲骨文和司母戊鼎有何歷史價值
欣賞司母戊鼎這幅作品司母戊鼎特點美術方面欣賞,要300字左右
司母戊鼎特點 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通高1.33米,口長1.10米,口寬0.79米,重達875公斤。鼎身呈長方形,深腹平底,口角有扉稜。口沿上有兩個立耳,腹下有4個圓柱足 上部中空 鼎身四周飾以雲雷紋為地紋的獸面紋及夔紋,中間為素面。耳側面飾雙虎食人頭紋。鼎足上部飾獸面...
司母戊鼎出土何處?現在成列何處司母戊鼎出土何處?現在成列何處?
出土於河南安陽市的一片農田。方鼎的出土始終是在極為祕密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訊息還是洩露了出去。不久,駐安陽飛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前來 參觀 後北平古董商肖寅卿也來祕密造訪,並表示願出20萬銀元購買,但要求村民將鼎砸成四至十塊,以便分批裝箱運走。村民受20萬銀元 真的開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鋼鋸條鋸...
司母戊鼎是什麼,司母戊鼎是做什麼用的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copy鑄品bai,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du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zhi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dao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832.84千克。高133釐米 口長110釐米 口寬79釐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是中bai國商代後du期 約公元前16世紀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