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龍
帶有(粽)字的成語只有兩個,粽香情濃、粽香端午
其他與端午節有關的成語為:五月端陽、風雨端陽、重五山村
一、粽香情濃
讀音:[ zòng xiāng qíng nóng ]
釋義:互相之間的感情如同粽子的香味一樣濃厚。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伯父伯母,敬上,粽香情濃。」(伯父伯母,這是表達互相之間的感情如同粽子的香味一樣濃厚)
二、粽香端午
讀音:[ zòng xiāng duān wǔ ]
釋義:粽子的香味飄蕩在端午時節。
出處:宋致 《端午》:月惟五五,粽香端午。(日字到了五月初五的日字,粽子的香味四處飄蕩)
三、五月端陽
讀音:[ wǔ yuè duān yáng ]
釋義:端午節。
出處:明·馮應京 《月令廣義·歲令一·禮節》:「初五日端陽節。」(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
四、風雨端陽
讀音:[ fēng yǔ duān yáng ]
釋義:端午時節細雨縹緲。
出處:宋·劉辰翁《減字木蘭花·甲午九日午山作》:風雨重陽。無蝶無花更斷腸。(在端午這個日子裡,沒有花草、蝴蝶,不是更犯愁嗎)
五、重五山村
讀音:[ chóng wǔ shān cūn ]
釋義:端午節到了。
出處:宋·陸游《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主標題,下一行是讀《***》有感,為副標題。也可直接寫讀《***》有感
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要密切聯絡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否則作文會顯得空虛。
端午節粽子詩句
3樓:w晴天去看海
1、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出自: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譯文:端午節在中國,當時清人又長。
2、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出自: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譯文:不同季節的花競相開放,九子粽也不斷出新樣式。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出自: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譯文:官衣也有名字,端午節榮幸恩寵。用最細最好的葛絲做的布,羅的香味,像雪花疊在一起那麼輕
4、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出自:唐·殷堯潘《端午日》
譯文:在端陽這天懶得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慣,只祈望一盞蒲酒共話天下太平。銀白鬢髮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石榴花如紅錦般射目年年應節而開。
5、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出自:唐·文秀《端午》
譯文:節分端午自誰說,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樓:陽光彩虹小可樂
1、宋朝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7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譯文:五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溼,枝葉低低沉沉地垂著。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裡,送給閨中女子。
這一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鸝鳥兒鳴唱聲,打破閨中的寧靜,打破了那紗窗後手持雙鳳絹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夢。
2、宋朝陸游《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譯文: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詩人吃了兩隻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
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
3、宋朝張耒《端午》
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鬆兒和。
譯文:用砂糖冰鎮包裹著,有透明的粘蜀黍外包著。
4、唐代元稹《表夏十首》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譯文:五彩的絲線包紮這像碧璽一樣翠綠的粽子,香氣撲鼻的粳米像白玉一樣抱團。
5、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譯文:盛唐時期,京城長安流行一種名為「九子粽」的美食,唐玄宗李隆基品嚐後曾讚譽「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5樓:佳人醉月
端 午(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用英文怎麼寫,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啊 to commemorate qu yuan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這裡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 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
有關端午節的成語,有關端午節的四字成語
端午節的詩句 端 午 唐 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競 渡 歌 節錄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
端午節的來歷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寫重點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 午日節 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各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 蒿草 艾葉,薰蒼朮 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 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當年屈原眼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