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逆轉生死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心經》,中略稱《般若心經》,全經只有一卷。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卷中的一節。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
該經在《大正藏》中有過七種漢譯本。最為有名的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共260字。《心經》元趙孟頫書 (唐朝玄奘譯本) 般若,為梵語prajna音譯,本義為"智慧"。
"波羅蜜多",梵文為paramita,意為"度"或"到彼岸"。亦即意在說明"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心經"的"心",意為"核心"、"綱要"、"精華",言下之意是說,此經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經的"精要"而成。
宋史藝文志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俗亦簡稱心經。說大般若精要諸法皆空之理。
藏傳佛教唐卡《般若佛母》 佛家認為:般若佛母生諸佛。智度論三十四曰:
"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同百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若師在母存不名為失利。
"大品般若薩陀波侖品曰:"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般若心經》對於佛家的重要不言而喻。
藏傳佛教唐卡《四臂觀音》圖上方為四臂觀音藏文心咒 而《心經》的心咒就更為重要。 心咒即是諸尊之神咒,為梵文咒語。心為真實精要之義,如《心經》之心。
又可以叫:陀羅尼,是為如來心中之勝法,故名心咒。心咒為密說。
佛法本來分為顯密兩種,顯明者,佛經借世俗文字語言傳達道理,示現於人,導人修持而得利益。祕密法則含有咒語這樣的方法,佛法的本質在至極之處是不可說的,佛只是為了眾生利益才不得不說法,那神妙不可說的祕密只有借咒語來教授了。祕密法門之一的陀羅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漢譯,但唸誦仍是有效力的。
由此而知,心咒,即是佛的梵文咒語真言,又是每個**的精要所在,還具備等同唸誦**的效力。那麼《心經》的心咒,就是精要中的精要,尤為重要。所以《心經》心咒怎麼讀,準不準?
就是關鍵中的肯綮,肯綮中的關鍵!
藏傳佛教唐卡《釋迦牟尼佛》 可是,在不同版本的七個《心經》譯本中,出現了心咒的七種不同寫法(按譯本時間排序):1、竭帝竭帝。波羅竭帝。
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後秦)2、揭帝揭帝。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唐) 3、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莎婆訶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唐)4、[卄/(阿-可+辛)/木]諦[卄/(阿-可+辛)/木]諦。波羅[卄/(阿-可+辛)/木]諦。
波羅僧[卄/(阿-可+辛)/木]諦。菩提娑(蘇紇反)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唐) 5、唵(引)誐帝誐帝。播(引)囉誐帝。
播(引)囉散誐帝。冒(引)地娑縛(二合)賀(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詔譯】(唐) 6、峨帝峨帝。波囉峨帝。
波囉僧峨帝。菩提莎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唐)7、怛[寧*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誐帝(引)誐帝(引引二)播(引)囉誐帝(引三)播(引)囉僧誐帝(引四)冐提莎(引)賀(引五)《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宋) 以上七種心咒寫法用字完全不同。如果我們忽略用字的不同,也可以按句子的多少形式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四句類。其中以【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版流傳最廣。又以【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版注音最為清楚。
第二類、開頭加「唵」的四句類。在【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詔譯】本中的開頭加了「唵」。第三類、五句類。
在宋代【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版中,加了一句「怛[寧*也](切身)他」可以讀作「怛[寧-也]他」。而後四句和上述譯本相同也是四句,而且此譯本也在四句開頭加了「唵」。 其實,以上七種《心經》版本結構也不相同。
從心經的結構可以分為兩類。
一、精煉類。精煉類的版本有兩個:【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這一版本都是從觀自在菩薩說起,主體是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子(即舍利弗)解釋般若波羅蜜多的精要所在,最後是教授般若波羅蜜多心咒。
二、完整類。這類的版本有五個,都是詳細的描述了:佛祖召集**的地點,參加的人員,而後是觀自在菩薩針對舍利子演講、教授般若波羅蜜多心咒,最後佛祖表態予以肯定。
所以,完整類的內容更具豐富性。而宋代【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版中把標題叫為《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在標題裡直接表述佛祖對般若波羅蜜多經的肯定,這也使標題更為貼切。 為什麼《心經》和《心經》心咒會有如此的不同?
首先,我們要研究一下經書是怎麼來的。佛祖釋迦牟尼生前未寫一字一句,他的佛法是口授口傳的。這一點和表述孔子思想的《論語》和表述**耶穌思想的《聖經(舊約)》驚人的相同,《論語》和《聖經(舊約)》是其**門徒在其死後編輯而成的。
同樣佛經也是如此。這也就是大多數佛經開頭常用的那句話「如是我聞」,即:「從(佛祖)這裡,我聽說」,當然「如是」還有恭順實行的內意,此處姑且不說。
佛經的形成主要是印度佛家的三次集結,在佛祖釋迦牟尼死後的幾百年,其**分成了諸多流派,為了統一思想,尋求正義,並有據可依,在三次集結辯論研討後,開始有了佛經。所以,跨度千年的三次集結產生了主旨一樣而文字不同或文字缺失的不同版本的梵文佛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次,佛經是怎麼來中國,又是怎麼翻譯的。
佛經的來中國和翻譯一樣,要麼是印度僧人帶到中國並翻譯的,要麼是中國僧人去印度取經而翻譯的。無論是怎樣來的,即是我們看不到原版的一個或是兩個版本的梵文《心經》,但是我們相信梵文版的《心經》心咒沒有問題的。即使句數的多少不同(四句或是五句),但是讀法只有一個。
再次,從語言發音學考慮。從語言發音上講,即使有人讀懂古代印度文字,也不見得就會古印度的發音。身為筆者的法正居士寧願相信中國的發音更為貼切。
原因有二:
一、在中國佛教流傳更廣,包括漢、藏佛教體系,正因為他們語言不同,所以可用來相互參考,驗證心咒的發音。
二、在中國佛教流傳的時間更長,有所傳承更確切。但同樣我國古代的發音和現代不同,如:唐宋時期以前漢語發是"ji""qi""xi""zhi""chi""shi"不分的,所以口吃即讀做"kouji"又讀作"kouchi",還有,有些詩詞讀起來韻腳似乎有些問題,也是這個原因。
再者,中國的方言、口音也極為不同。法正居士相信玄奘法師是精通古印度語的,唐玄奘法師在印度學習了十幾年的時間,所以他不但精通古印度語,甚至精通古印度方言。但是,他在音譯《心經》心咒時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方言來用字呢?
這是非常可能的。如:俗稱的汽車品牌"勞斯萊司",其實這是粵語的音譯下寫成的漢字,而標準的普通話音譯應該為"羅爾斯羅依斯"。
從佛經的形成、到中國的流傳以及語言發音的幾個方面的**。就可以理解《心經》和《心經》心咒在翻譯和音譯所帶來的文字不同。但讀音呢?
到底《心經》心咒該怎麼讀?前面說過了《心經》心咒讀頌的重要意義,而且《心經》心咒怎麼讀,準不準,還是關鍵中的肯綮,肯綮中的關鍵! 其實,古代的大德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的《心經》中已經嘗試了用古代漢語拼音過渡,來表現印度語中的發音過渡。
在宋代【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的《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中還標註了停頓的說明。 同時不妨參考一下其它語言文字的發音。"gaté gaté paragaté parasamgaté bodhi svaha"這是英語版玄奘譯本《心經》心咒的原文,即「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般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的英文音譯。
可見如果按字面直讀,是何等荒謬。我們再參考一下藏語音譯《心經》心咒的普通話發音字:「大雅他 嗡 嘎喋嘎喋 巴喇嘎喋 巴喇桑嘎喋 波滴 梭哈」。
**的佛教傳承是有歷史淵源的,地域上講它離印度最近,語言音譯的誤差也就越小。值得注意的是,藏傳音譯和宋代【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的《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音譯驚人的相似! 綜上所述,法正居士認為,【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音譯心咒和藏傳佛教的《心經》心咒發音最為可信,可以照字讀音。
而玄奘法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咒可以尊上師傳授而讀,萬不可自行按字讀音。對於「揭帝揭帝。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之前有沒有「怛[寧*也]他」或「大雅他」和「唵」或「嗡」,法正居士認為:多讀勝過少讀。
所以還是推崇,【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音譯心咒和藏傳佛教的《心經》心咒發音!即:大雅他 嗡 嘎喋 嘎喋 巴喇嘎喋 巴喇桑嘎喋 波滴 梭哈!
以上所言乃法正居士一家之言,望各位上師、大德,和樂於修行此道者批評指正,法正居士頓首感激! 附1: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宋)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並諸菩薩摩訶薩眾。而共圍繞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觀見五蘊自性皆空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
當云何學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
何名五蘊自性空耶。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
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此一切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
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
無損減。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
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
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
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故。心無所著。亦無罣礙。
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
究竟圓寂。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
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
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大明曰 怛[寧*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誐帝(引)誐帝(引引二)播(引)囉誐帝(引三)播(引)囉僧誐帝(引四)冐提莎(引)賀(引五)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
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
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佛說此經已。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並諸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闥婆等。
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附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唐)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
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離諸苦厄。實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
如是問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
應觀五蘊性空。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卄/(阿-可+辛)/木]諦 [卄/(阿-可+辛)/木]諦 波羅[卄/(阿-可+辛)/木]諦 波羅僧[卄/(阿-可+辛)/木]諦 菩提娑(蘇紇反)婆訶 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
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實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
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
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
具壽舍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闥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菠蘿蜜為什麼會苦,菠蘿蜜為什麼是臭的 菠蘿蜜臭了還能吃嗎
菠蘿蜜摘下來果實沒成熟,應放幾天再吃。還未完全成熟的菠蘿蜜咬上去有種口感是脆脆的,隨著果實成熟,有些品種的口感依然很脆,另外一些品種就會變得綿軟。菠蘿蜜的味道甜中帶酸,果肉沒有核。菠蘿蜜的果肉部分含有脂肪 糖分 蛋白質,而且菠蘿蜜的果汁中還含有一種跟胃液比較類似的酵素,可以起到分解蛋白質的作用,幫助...
菠蘿蜜裡的絲絲怎麼吃,菠蘿蜜裡面的條狀東西能吃嗎
直接吃。菠蘿蜜絲實際上就是菠蘿蜜的幼果,菠蘿蜜裡面的果實就是由這些絲狀物長成的,所以是可以吃的,菠蘿蜜絲的營養價值也與菠蘿蜜果實類似,富含維生素,鉀鈣鐵等微量元素等。菠蘿蜜內部有兩種絲狀物,一種是白絲,一種是黃絲,二者都能吃,但是白絲是水果合成纖維,沒什麼味道,黃絲則是菠蘿蜜果肉前期模樣,味道清甜,...
菠蘿蜜米飯怎麼做好吃,生的菠蘿蜜怎麼做好吃?
主料菠蘿半個 米飯一碗 火腿2條 雞蛋1個 蝦米5g 青蔥1根 菠蘿菠蘿蜜的做法步驟 1.請原諒我把菠蘿挖得坑坑窪窪的 先切半個菠蘿,然後把裡面的菠蘿肉給挖出來。奉勸大家一句,這個菠蘿肉太難挖了,最好先用那個小刀在菠蘿肉上先劃一道一道的,然後再用勺子去挖出來,這樣會比較容易點。2.我這邊用的是兩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