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太極是事物的整體,陰陽是事物對立的兩極。
講到宇宙本體,道家說太極,佛家講“真如、實相、法身、真心本性、一真法界、如來。。。”,**教說“終極真理”或上帝。總之,這些不同的名詞,指向的都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就是道德經說的玄牝之母。
《金剛經》雲:“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了悟大道,到了沒有二元對立的境界,所謂返璞歸真。
真,就是太極,真心本性。凡夫依然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看問題就是有高低之分。
陰陽關係,用哲學上的話,是對立雙方互相依賴、競爭、衝突和轉化的運動關係。我們凡夫看到這些,所以佛家說“俗諦--世間真理”,叫“諸行無常”,馬克思說一切事物現象都是運動變化的,不存在恆常不變的現象,所以不承認有宗教認為的絕對真理。
實際上,真理很簡單,所謂大道至簡、至易。老子也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佛祖釋迦牟尼當年證道後,嘆曰:奇哉!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能,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道德經說:“常有欲”以觀其徼,“徼”是表面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就是二元對立的陰陽關係,屬於認識論的範疇,是凡夫的境界。
聖人的境界是““常無慾”以觀其妙”,妙在哪?就是太極。“常無慾”的狀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狀態。
“妙”實際上是現量,指本來的面目和真實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狀態和屬性,佛學講“清淨本然”“常住妙明”。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正是“常無慾”的認識狀態。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觀其妙”。《中庸》中講:“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這裡的“至誠”也屬於“常無慾”的認識狀態,“知天地之化育”屬於“觀其妙”。
釋迦牟尼佛總結為:“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而老子總結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證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實存在的證悟之見證!
2樓:匿名使用者
即心即佛,心即太極,不識自心,不識矛盾,枉學易經,矛盾陰陽,無有差別,離於心性,無有天地,無有四大,四大皆空,唯一空性,只知其理,不知其實,虛妄也! 白學了,不出生死,學也無用。
3樓:匿名使用者
道-------- ------------------------------無極------------------------------太極(陰陽)
清淨真心、無上正覺--------------一念無明--------- ---------世界(陽)、虛空(陰)
4樓:陸過人間
道,其實就是陰陽,兩儀,在運轉之中,能生萬物,獨陽不長,獨陰不生,缺一不可。
5樓:青衫一道人
一陰一陽,動態平衡~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6樓:白哦了
陰陽——說白了,其實就是正和反的關係,在打太極的過程中,手有陰陽,腳有陰陽,手臂有陰陽,膝蓋有陰陽,太極拳無處不陰陽,當你手伸前時,身體就要後退,當右手向天時,左手就要向地,有出就有入,有進就有退,兩者互為共生,相互聯絡,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過於死板,要自然,才能明白,世界是一個既有對立,又有共生的有機整體,才能領悟太極的真諦——世界的本源。。。。。。當然,扯遠了,大概就是這麼多
7樓:十色光之歌
太陽系白洞=陽
太陰系黑洞=陰
8樓:格鬥營
太極世家80後美女 是如何講述對太極的理解的
如何理解“太極”?
9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易經繫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
如何理解太極?
太極的出處和定義。太極一詞最早出現於 莊子 及 繫辭傳 莊子 大宗師 中,莊子對 太極 和 道 的關係描述如下 夫道 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孔子在 繫辭傳 中提出了萬物生成模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如何學會太極
儘量要找名師,要麼自己下大功夫,沒有多少錢也不要緊。但是要花時間 精力。從古人的字裡行間去找靈感。開始三年,先整功架,一定要正。習而後快。要點 慢不可痴呆,快不可錯亂。太極要領 一開一闔,一陰一陽 抓住要領 萇字決,無斷續,無凸凹處,連綿不絕。選自己喜愛的一式重點練習,一天500遍左右。尋找突破口。...
如何學太極,無基礎者,初學者如何練太極?
太極練習方法如下 1 忌串門走戶 太極拳是內家拳,重點要內外雙修,如參雜外家拳的招式修煉就很難登堂入室。2 忌雜拳同練 練太極拳與其他雜家拳同練,容易造成體內氣血散亂,很難練通周天。3 忌過急速成 功不是單靠學能得到的,而是練出來的,只有練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沒有直通車,欲速而不達也。4 忌過火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