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馬說》中,“馬之千里者”的“之”是什麼意思

2021-12-24 08:56:25 字數 1248 閱讀 2564

1樓:矽谷創業快訊

定語後置標誌,無實義。 “馬之千里者”就是能夠日行千里的馬的意思。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

全文(節選)如下: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 通:飼)

譯文如下: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樓:一灘新約

“馬之千里者”的“之”是助詞,附著在其他詞彙、片語,或是句子上,作為輔助之用。

相關出處:

“馬之千里者”出自唐代韓愈的《馬說》,“馬之千里者”意思是一匹日行千里的馬。

原段: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譯文: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餵養它。

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擴充套件資料

《馬說》寫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

3樓:匿名使用者

定語後置標誌,無實義。

語氣助詞,沒有實意。就是?能夠日行千里的馬的意思。

4樓:屠暄

結構助詞定語後置標誌,無意

5樓:顧好若風

定語後置標誌,無實意

《馬說》中執策而臨之的執策是什麼意思?

馬說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策馬者分別比喻什麼誰能告訴我啊

伯 樂 能發現並賞識任用人才的人或是知人善任的賢君。千里馬 未被發現的真正人才。食馬者 愚妄淺薄的統治者。策馬者 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統治階級。這是安徽省中考給的答案 伯樂 發現人才,賞識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食馬者 愚昧無知的統治者 千里馬 有才華的人 伯樂與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千里...

古之君子,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這篇古文的字詞翻譯

古代有個君王為了千里馬不惜重金聘請千里馬的人 古人之君 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是那篇文言文裡的?順便求翻譯 古之君子,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求全文翻譯。古代的君子,有用千金來求購千里馬的人,多年不能夠得到。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要求 要有原文和原文翻譯,並說出本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千里馬的故事是什麼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在等待著伯樂來發現它。商人來了,說 你願意跟我走嗎?馬搖搖頭說 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士兵來了,說 你願意跟我走嗎?馬搖搖頭說 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普通士兵效力呢?獵人來了,說 你願意跟我走嗎?馬搖搖頭說 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去當獵人的苦力呢?日復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