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的由來

2023-10-03 07:35:07 字數 2488 閱讀 9918

1樓:網友

相傳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有乙個**殘暴的火魔統治著大地。人們對他恨之入骨,都想把他除掉,可是誰也想不出好辦法。因此,他就更加為所欲為,氣焰越來越囂張。

火魔有七個女兒,個個都長得很美麗,性格也都很善良,而且還很聰明、勇敢。她們非常同情和關心受苦受壓迫的人們,和勞苦人一樣對她們的父親恨之入骨。她們也想為民除害,殺死她們的父親,但是不知怎樣下手。

後來彌勒佛告訴她們,要殺死火魔,必須首先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可以用這根頭髮,把他勒死。

這個任務首先由七姑娘來完成。別看她年齡最小,但她是最勇敢的,而且手腳也最利索。在一天夜裡,火魔剛剛睡熟,一陣陣發出雷一樣的鼾聲。

暗暗地盯著火魔的七姑娘一看時機已到,立即從火魔頭上拔下了一根根長的頭髮。接著用頭發狠狠地勒住了火魔的脖子。這個辦法真靈,沒容火魔掙扎,他的頭便掉下來了。

可是又出現了新問題,火魔的頭到處亂滾,滾到那裡,那裡就燃起大火。這怎麼得了,這照樣會使人們受到禍害。因此,這又慌了七位姐妹。

她們輪流著把火魔的頭抱著,決不讓它落在地上,以免使人遭禍。火魔的頭這樣長期地被抱著,累得七姐妹面容憔悴,全身是汙垢。七姐妹只好輪流著用水沖洗身體。

不知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火魔的頭變得乾癟了,漸漸失去發散火的效能,進而逐漸破裂,變成了塵末。七姐妹才解脫了那繁重的負擔。 為了紀念這大義滅親的七姐妹,每年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傣族人就互相往對方的頭上潑水。

久而久之,這就成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表示祈福的儀式——潑水節。

2樓:新社會民生

潑水節最早是起源於西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的名稱是「潑寒胡戲」。也被稱之為「乞寒胡戲」。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團腔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又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之後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這一風俗就成為了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

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塌謹衫水文化、**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視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了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為什麼要過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00年曆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

潑水節為傣曆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晌好在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3樓:承吉凌

潑水節,又稱浴佛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4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的由來是乙個悲傷親情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乙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去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宴罩決心好好侍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好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豎飢氣憤之下一頭撞死在樹上。

兒子追悔莫及,於是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的雕像。

在每年的清明節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乾淨,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潑余祥返水節。

4樓:分享社會民生

潑水節的由來:

潑知彎悄水節最早起源於公搭渣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鬧遊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列出的潑水節起源時,提到潑水節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其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潑水節的傳說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乙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乙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裡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

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於是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

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裡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鬆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潑水節的來歷,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的色...

潑水節的來歷,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亦稱 浴佛節 又稱 楞賀尚罕 是傣族 阿昌族 布朗族 佤族 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好敏區的傳統節日。當日,中國西雙版納 泰國 寮國。緬甸 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 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

潑水節的來歷,傣族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西雙版納傣族傳說 遠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殺死。後來,魔王搶來七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裡打聽到他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髮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