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雁依
因為邊疆的人煙稀少,交道閉塞,氣候惡劣,物資更貪乏,要存活,得付出苦力,還要受刑罰,沒有幾個人活著出去。
2樓:經貿大學學長
在中國古代把犯人發配到邊疆,稱之為「流放」。流放的犯人多做些苦力活。
3樓:網友
古代的犯人發配到邊疆之後,都是做一些苦力或者養殖畜牧業之類的,朝廷一方面想讓他們在那邊自行,再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他們對經濟發展做貢獻。
4樓:網友
發配邊疆一般都是充軍,或者充當苦力,幹一些力氣活兒。
古代人被髮配邊疆,他們是在那做什麼?
5樓:星恩文化
流放,作為古代一種刑罰,是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流放刑罰在我國起源很早,並且沿用歷史悠久。
從遠古流放之刑出現,到清末被廢除,歷經幾千年。
他們做以下幾種工作:
1、服從兵役。
說白了,去當守疆兵士。
這主要是在長城一帶比較多。
那麼境內一些犯了事的人正好成為這些士兵的**。
不過這危險性極大,當然利益也很大,搞不好可以脫離你的罪名,運氣好點,可以當個軍官。
不過大部分都是有去無回的。
2、一些**被貶。
有點才華有時也可以當小官小隸,比如姚啟聖、于成龍等。
過明耐了幾年,有可能皇帝想起你,決定啟用你,這也說不定,但是最重要的,你在朝中有個靠山,為你說話。
3、呆在邊疆的牢裡,沒權沒勢的都會這樣。
當然,萬一哪天皇家發生了喜事,生了個皇子,亦或者換了個皇帝,大赦天下,就可以歸鄉了。
6、墾荒。清朝大多是這樣,通便發配到滿族的發源地,東北一帶,那是清皇族的老家。
罪犯來到這裡不僅要開荒種地,修橋築路,改變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還要忍飢挨餓,為當地**、滿人當牛做馬,淪為家奴,以顯示祖上的榮耀。
而通常有些人卻到不了流放之地,很多被流放者未到流放地就死亡了,因為路途遙遠、心理不安。
縱使是到了目的地,那也是九死一生,對當地的氣候、飲食等等難以適應。
古代人被髮配邊疆,他們是在那做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是當苦力。
築造城牆和開發邊疆一類的。
7樓:匿名使用者
當修軍事設施和開墾+各種勞務!
古代人被髮配邊疆,他們是在那做什麼?
8樓:六陽指
1、從兵役。
2、放哨。西方國家則是守燈塔。
3、大官被貶的有時也可以當小官小隸什麼的,比如姚啟聖、于成龍。
4、呆在邊疆的牢裡,沒權沒勢的都會這樣。。
5、開礦,前提是當地要有礦產,比如廣西欽州。
6、墾荒、清朝大多是這樣。
7、隨便,有些主要是為了讓他們與家人隔離。
8、反省,有些大官被貶只是一時的,皇帝主要是讓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透了再召回。
。。等等。。。
9樓:黑soul鋅
做苦工,當士兵。身份高貴的可能是當個兵頭頭,下等的可能就是當勞役兵了。
10樓:飛羽領主
那你就應該好好看看水滸傳,裡面藉著囚犯的口,將這些解釋得非常清楚。
11樓:網友
做小兵啊,你以為啊?
琵琶在我國古代為什麼指的是彈奏手法而不是樂器呢
這是因為在古代琵琶是在馬上彈奏的樂器,根據它的特點,向前彈叫做琵向後彈叫做琶,而且它的節律也有著很好的掌控,所以把古代的琵琶一般指的是彈奏的手法,而不是這這種樂器。琵琶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他的各種形式擁有著不同的樣子。比如秦漢時期的琵琶,它主要是圓形的共鳴箱。他需要抱起這個共鳴箱,然後用手在上...
為什麼說鼓山是我國古代為化的寶庫
因為摩崖題刻對研究古代文化有著很大的價值。文物價值很高的摩崖題刻鼓山的一大特點,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曆六年 1046年 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 ...
我國古代為什麼建這麼多寺廟?為何都建在山頂上呢
古代很多人都信仰宗教,寺廟能給他們帶來信仰。古代人們都很迷信,寺廟有很多用處,主要是供奉神仙和祖宗。建在山頂方便修行人養生 脫離塵世。因為古代宗教信仰的信徒比較多,寺廟主要是要安靜,遠離塵囂,所以基本上都是建在山頂。因為在古代,帝王多注重祭祀神靈,他們對寺廟的建設非常重視。寺廟建在山頂代表著對神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