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 兩道簡單數學題 求兩道超簡單的數學題

2025-01-27 00:10:16 字數 3913 閱讀 9089

1樓:網友

1. 根據韋達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且△=b^2-4ac≥0)中。

設兩個根為x1和x2

則x1+x2= -b/a

x1*x2=c/a

x²+(m-2)x+(x-3)=0 x²+(m-1)x-3=0 a=1 b=m-1 c=-3

得到:x1+x2=-(m-1)/1=1-m

x1*x2=-3/1=-3

x1²+x2²=(x1+x2)²-2x1*x2=(1-m)²-2*(-3)=(1-m)²+6

在這個式子中要最小就是(1-m)²最小,因為(1-m)²≥0,所以最小就是(1-m)²=0,則1-m=0 m=1

所以m=1時最小。

2樓:帳號已登出

x^2+(m-1)x-3=0

x1+x2=1-m x1*x2=-3

平方和(m-1)^2-3 m=1時候最小。

兩邊平方4的a次方+4的-a次方=7

這個與上式相乘。

8的a次方+2的a次方+8的-a次方+2的-a次方=21所以8的a次方+的-a次方=18

選我哦。一定要選我哦。

3樓:網友

第一題沒算出來,第二題算出來是:24

求兩道超簡單的數學題

4樓:紫葉小梅

(1)2x²=8 ;

解:x²=4

x=正負22) (2x-1)³=-8

解: 2x-1=-2

2x=-1x=也可以寫「負二分之一」】

求解兩道簡單數學題 求詳細思路

5樓:網友

你好,求解思路如下:

1、假設鐵與鉛的比已經為4:3,已知鐵為152千克,則鉛為152乘以四分之三等於114千克,因現有鉛97千克,則增加的鉛為114-97=17千克。

此題還可以列方程求解:設增加了x千克鉛,則有152:(97+x)=4:3,則有x=17千克。

2、已知車間三個小組平均38人,則三個小組總共有38乘以3=114人,因丙組比甲組少6人,假設丙組與甲組人數相等,則三個小組總人數為114+6=120人,根據已知甲、乙組人數比為3:4,則甲、乙、丙人數比為3:4:

3,由3+4+3=10,即可求的甲組人員數為120乘以十分之三等於36人,乙組人員數為120乘以十分之四等於48人,丙組人員數為36-6=30人,最後將甲、乙、丙組人員相加36+48+30正好等於114,驗證計算正確。

此題還可以列方程求解:設甲、乙、丙人員數分別為a人,b人,c人,則有。

a+b+c)/3=38

a-c=6a:b=3:4

求解後a=36,b=48,c=30。

6樓:網友

1.設增加 x千克鉛,可使鐵鉛的質量比為4:3,則「152:(97+x4x)=4:3

4*(97+x)=3*152.

4x=456-388

4x=68,x=17 (千克)。

答:增加17千克鉛,就能滿足題設要求。

2.設甲組有x人,丙組有x-6(人), 乙組有4x/3 (人)。

由題設得: x+4x/3+x-6=3*38.

3*2x+4x0.

10x=3*(114+6).

10x=36

x=36 (人)--甲組人數;

4x/3 =4*36/3=48 (人)--乙組人數;

x-6=36-6=30 (人)--丙組人數。

答:符合題設要求的甲組有36人,乙組有48人,丙組有30人。

7樓:聽雨彈琴

(1),設鉛增加x千克,有(97+x):152=3:4,x=17(千克)

2),設甲x人,乙y,則丙x-6人,有。

1) x:y=3:4

2) x+y+(x-6)=38x3

解得甲組36人,乙組48人,丙組30人。

8樓:網友

解:增加x千克的鉛,可使鐵與鉛的比為4:3.

則(97+x)/152=3/4 x=17.

38*3=114,設甲組人數為3x,乙組人數為4x,丙組人數為3x-6。

3x+4x+3x-6=114, 解得x=12, 3x=36.

所以甲組有36人。

9樓:申運

1.鐵重量固定了,又知道與鉛的比例,即可知道鉛的重量了,減去原來97的就是需要增加的;

2.知道平均就知道了總人數是38*3,知道丙組比甲少6人,那麼從別的車間先借6人給丙,丙就跟甲一樣多了,那麼現在的總人數就是38*3+6,而甲乙丙的比例就是3:4:

3,就知道甲佔3/10,那麼甲組就是(38*3+6)*3/10

10樓:網友

152*3/4-97=17

甲x人x+4/3x+x-6=38*3,解得x=36人。

此法最簡單。易懂。

兩道簡單的數學題~

11樓:網友

1,:設乙班x人,則甲班有(84-x)人。

5/8 (84-x) +3/4x=57

5(84-x) +6 x=57*8

420-5 x+6 x=456

x=36甲班:84-36=48人。

答:甲班有學生48人,乙班有學生36人。

2,路程總份數是:1+2+3=6

上坡的長度為60*1/(1+2+3)=10平路的長度為60*2/(1+2+3)=20下坡的長度為60*3/(1+2+3)=30平路上騎車的速度是每小時25千公尺,長度為20則平路上時間為20/25=4/5

張叔叔騎車經過各段路所用的時間比是3:4:5已知平路上的時間為4/5,也就是,4份是,乙份就是,那麼。

上坡時間是3*

平路時間是4/5

下坡時間是;時間和為。

12樓:西安

1:設:加班有x人,一般有y人。

則:x+y=84;5/8x+3/4y=57.

解得:x=48;y=36.

答:--2:解:根據題意可得:平路上行駛了60x2/(3+2+1)=20(km)

13樓:網友

1.解:設甲班x人,則乙班(84-x)人,得。

5/8)x+(84-x)(3/4)=57

5x/8)-(3x/4)+63=57

5x/8)-(6x/8)=57-63

x)/8=-6

x=-48x=48

所以乙班有84-x=84-48=36(人)答:甲班48人,乙班36人。

2.解:平坡距離60*(2/(1+2+3))=60*(1/3)=20(千公尺)

在平坡上行駛時間20/25=小時)

行完全程用時:( 3+4+5)=(1/5)*12=小時)答:他行完全程用了小時。

14樓:網友

1.設甲班人數x,乙班人數y.

x+y=84(1) (5/8)x+(3/4)y=57(2)由(1)和(2)算得x=48 y=36.

2.設三段用的時間分別為a,b,c並把60千公尺按1:2:3分三段為10,20,30.

a:b:c=3:4:5

25b=20;所以b=4/5

因為a:b=3:4 所以a=3/5 因為a:c=3:5 所以c=1因此共用時間t=a+b+c=3/5+4/5+1=小時)

15樓:滾珠滑鼠

一、設甲班x人,乙班y人;

x+y=84

5/8x+3/4y=57

解得:x=48,y=36

二、全長60公尺,上:平:下=1:2:3,所以平坡長為60×2/(1+2+3)=20;

且平坡速度25km/h,所以平坡所用時間等於20/25=4/5h且時間比上:平:下=3:4:5,所以全程時間3/5+4/5+5/5=12/5h=

兩道數學題,兩道數學題,很急,謝謝!

5.2000 199.9 1999 199.8 399800 399400.2 399.8 6.36.36 1.212 4 36.36 4.848 7.5 why?what?how?王老師出了兩道數學題,在全班45人中,做對第一題的有33人,做對第二題有28人兩道題都做對的有幾 在全部學生至少做對1...

有兩道數學題不會,求解答,兩道小學數學題,應該對了,求解!

1 設現在都有x元 x 3 x 2 1 2x 2x 370 9 2x 369 x 82 原來小晶有82 3 85元 煒煒有82 2 80元 中中有82 1 2 41元 學學有2 82 164元。2 解 設原來乙有xg 那麼甲就有x 100g x 100 10 1 3 x 10 1 2 化簡,得,3x...

兩道數學題疑惑求解

p 2x 2 ax a 2 0在 1,1 上有解,襲 a 2或bai a 1,1 2 a 2,或 1 a 1,2 a 2.q 只有一個實du數根x1滿足不等式x1 zhi2 2ax1 2a 0,x1 4a 2 8a 0,a 0或2.命題 p或q 是真命題,dao 2 a 2,或 a 0或2 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