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沉淪沉陷
節日,除了漢族的節日外,苗族還有以下節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對歌戀愛。
2.四月初八吃烏飯,紀念楊再思,也有傳說是紀念要一妹烏飯用樹葉煮成,要提前將姑娘接回孃家一起吃烏飯;近處的可以不回孃家,但要給她們送去。此俗僅限於楊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掛紙、燒香。一般都將家譜曬一次。
4.十月初二過"小年",要殺老鼠吃。
信仰:1.敬奉楊公再思。過去,鄉境內有飛山廟16座。
每年秋天舉行盛大的慶廟活動。唱幾天幾晚人戲,其中"扛華山"和"打求財"等是每次必唱的節目,主要內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慶廟期間,要擺豬首、裝香、燒紙。
2.過去祭祖要殺牛,以自然寨子為整體,舉行殺牛儀式,牛內臟用來祭祖先然後每人帶乙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傳說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苗族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介紹
2樓:擺渡的小北
苗族是乙個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稱「木」、「蒙」、「達木」、「達吉」。他稱有幾種情況,一是以服飾顏色而稱「紅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種植的作物而稱「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舊時代統治者對他們的侮稱,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苗族」。
廣西的苗族佔全國苗族人口,佔廣西人口1%,在廣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漢、壯、瑤族之後位居第四。全國苗族的主要分佈地在貴州和湖南,廣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與湖南、貴州、雲南接界的廣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區。苗族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各種木材和土特產,保持燦爛古樸的民族傳統文化。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如苗年、拉鼓節、蘆笙節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內容最。
豐富的就是苗年。
過苗年的時間,各地並不相同。融水、三江、龍勝一帶的苗年一般在農曆十一月的亥日。苗年隆重熱烈,除祭祖、飲宴之外,還舉行各種活動。
新年來臨,全家守歲。吃了「過地餐」(這是苗家人與在陰間的祖先共進的團圓餐),拜過年,人們就開展各種活動。祭龍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熱鬧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場面。
祈神求豐收,是苗年活動的乙個大主題。
3樓:文建設連午
苗族的民俗習慣: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
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風土人情: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公尺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
苗族的生活習俗禁忌:
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公尺時洗,以示去舊公尺迎新公尺。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
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
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的禁忌,據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苗族的風俗習慣苗族的風俗習慣簡介
4樓:被沖淡的記憶
建築苗族地區盛產木材,因此,過去的房屋多為木結構。建築在山區的吊腳樓,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或堆放雜物。
苗族風俗習慣
5樓:網友
苗族的服飾在各地各有其特點。黔西北、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
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長髮,挽椎髻於頭頂,插木梳或髮針,戴耳環、手鐲、項圈等飾物。至清代末期,他們已不再蓄髮挽椎髻,有的改梳長辮子。各地區苗族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式樣約幾十種之多,但大多數地區婦女穿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腿根,僅。
七、八寸長。湘西,貴州松桃、凱里,廣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區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湘西苗族的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繡有寬大花邊,頭纏格仔布或青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物。
苗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挽髻於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髮繞在支架上高豎於頭頂上,別具風格。她們的盛裝以黔東南獨具特色,把銀飾釘在衣服上成「銀衣」,頭上戴著形如牛角的銀質頭飾,高達尺餘。
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公尺,也有玉公尺、紅薯、小公尺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公尺、土豆、蕎子、燕麥等主食。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把糯公尺飯和蔬菜一起封存壇內,一、二個月後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種特具風味的酸醃菜。飲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喪、節日或親友來訪,都用酒招待賓客。
苗族的建築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別。黔東南居民住木製平房和樓房。樓房一般為兩層,建築形式多為「吊腳樓」(即按山坡斜度豎樁,在樁上建築),屋頂為雙斜面。
頂棚上層貯藏糧食、雜物,吊腳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湘西和貴州松桃等地,採用木質結構、雙斜面瓦頂或草頂平房,每幢3~5間,「偏廈」作灶房或牲口圈。過去,地主或富裕人家還築有庭院,並砌高牆或石碉圍護。
雲南文山地區苗族居民住宅的牆壁多用竹條編織、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頂為平形草頂。昭通地區的苗族居民多裝權權房」,即一種用幾根樹幹交叉搭糊,蓋上茅草,用樹枝或竹子編織、糊泥作牆的房屋。一般隔為兩間,人畜各一。
海南島苗族住的是長而窄的茅草房,三間一幢,屋簷較長,簷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牆草頂或瓦頂的房屋。
苗族的風俗習慣
6樓:安安安安個人
苗族在苗族青年男女中,最常見也是他們最喜愛的集體舞蹈叫《踩堂》
錦雞舞》也是在銅鼓和蘆聲伴奏下,由中年以上的苗族婦女表演。
歡快而極具特色的《反排木鼓舞》,突出了臺江苗民們爽朗豁達的氣質和以全身心投入歌舞的情趣。
布依族布依族民間舞蹈都來自生活,主要以生產勞動和民族習俗為題材。反映生產勞動的有織布舞、舂碓舞、響篙舞、生產舞、豐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習俗的有花包舞、銅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龍舞、獅子舞、板凳舞、鐃鈸舞、轉場舞、迴旋舞、紅燈舞、刺錘舞、儺舞等。
此外,布依族將明代以「軍儺」形式傳入貴州省的漢族《儺戲》,從舞臺搬到村寨廣場,改編為專門以武打場面表演歷史戰爭題材的布依族《地戲》。
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苗族的風俗、習慣
7樓:夢裡的紫色夜空
苗族,現有人口740萬人,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主要從事農業。刺繡、挑花、織錦、蠟染和銀飾,享譽盛名。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公尺、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曾經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8樓:網友
廣西苗族小夥子向意中人求愛,在蘆笙上插上一支美麗的野雞毛,對著姑娘吹起動聽的曲子。小夥子舞動著蘆笙使野雞毛輕拂著姑娘的臉頰。假如姑娘有意,就隨手撥下蘆笙上的野雞毛;反之,就不拔而轉身走開。
是雲南祥雲縣茶朗哨鄉苗族的一種世代相傳的習俗。舊社會半夜搬家是為躲避財主的債務,如今已失去本來的意義,成為一種傳統的民族活動了。不論誰搬家,村裡人都來幫忙祝賀。
他們把要搬走的東西放在院子中間,吹蘆笙、吹嗩吶,彈三絃,大家圍著傢俱起舞,歌舞一停,主人忙給客人敬酒。把傢俱搬放在新房院後,再次圍成圈跳起歡快的舞蹈。跳舞的圈子十分講究,中間一圈是小孩,象徵苗家的希望和未來;第二圈是姑娘,象徵美好的花朵;第三圈是小夥子,象徵著苗家興旺堅強;第。
四、五圈是老人,表示苗家兒女在老一輩培養、教育下茁壯成長。
苗族的風俗 苗族的風俗習慣簡介,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黔東南 湘西 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 紅薯 小米等雜糧 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 土豆 蕎子 燕麥等主食。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把糯米飯和蔬菜一起封存壇內,一 二個月後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種特具風味的酸醃菜。飲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喪 節日或親友來訪,都用酒招待賓客。苗族的...
苗族的特色節日是什麼?沒有風俗,苗族的特色節日和風俗有什麼?
特色節日就是唱歌相親啦,然後一起划船。苗族的特色節節日是趕秋節他們在一起跳舞推選秋落人載歌載舞慶祝豐收 苗族人喜歡跳舞,圍在火堆旁一起跳舞,一起唱歌,可開心了 苗族的潑水節和篝火晚會 相當具有民族特色 苗族的特色節目也是歌舞晚會當地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風俗習慣 苗族的特色節日是什麼?沒有風俗有風俗 苗族...
苗族風俗文化,苗族的民族文化以及風俗
苗族的民族文化以及風俗 苗族的民族文化有自然崇拜 圖騰崇拜等,其生活風俗有吃油茶 穿苗服和住吊樓等。 吃油茶 油茶是將油炸後的爆花公尺,摻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興,不喝,則視為瞧不起主人。有的還要喝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 穿苗服 苗族的服飾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