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讀後感,金庸小說 讀後感3000字 是3000字

2025-03-30 00:25:23 字數 1156 閱讀 7476

金庸** 讀後感3000字 是3000字

1樓:網友

小意思了。好多方面都可以寫。

作文:金庸其人有感

2樓:名成教育

金庸,香港第一才子,其真名為查良鏞,金庸乃是專為武俠**創作而取的筆名,取其真名查良鏞之「鏞」,他出生在近代學術大師王維國,大詩人徐志摩,軍事理論家將百里的故鄉浙江海寧,而海寧查氏家族更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在其**《鹿鼎記》中的回目全由清代大詩人查慎行的詩句組成。《連城訣》中的後記亦寫到了其祖父查文清,其祖父查文清為光緒十二年進士,父親查樞卿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其母徐祿是海寧有名的才女,詩書女紅無一不精。受家庭的薰陶,金庸自幼年起就酷愛讀書,涉獵很廣,並一生為之孜孜以求,這為他寫作打了紮實的根基,起了重要作用。

雖然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但他生在中國動盪多難的時局,在他上中學的第二年抗日戰爭爆發,他戰時漂泊,無家可歸,輾轉千里,在生活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矢志求學,其母與弟弟也因缺醫缺藥死於這場罪惡的侵略的戰爭之中。但是,他卻沒有因為如此而陷入悲痛之中,他曾說過:「戰時吃不飽,又生病,幾乎要死,這樣的困苦都經歷過了,以後還有什麼更可怕的事呢?

金庸的經歷讓我想起古代思想家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嗎?金庸少年時期的無家可歸,輾轉千里,母親與弟弟的去世,戰時的動盪,不足以」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嗎?

進一步思考若是我們遇到日本的侵華,又會如何?一蹶不振,無所作為?或是做漢奸,走狗?還是像金庸一樣不畏強權,不畏艱辛?

眾觀歷史名人,愛迪生成為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難道真的一帆風順嗎?居里夫婦發現鐳又是易如反掌,嗎保爾·柯察金不歷艱險,煉造,又如何成為驕人的。鋼鐵?

鷹不型尺經三種痛苦又如何翱翔蒼穹?醜小鴨不歷困難,又如何脫胎換骨,蛻變成美麗的天鵝?

不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感到的、身心勞累時,應該感到開心,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我們,與此同時,應該勇敢地面對挫折,戰勝卜扮高困難,因為,我們將要看到彩虹。

其實,對於金庸的成就,真的很羨慕,由於對他了解更多,我對他擁有更高的敬意,我想,處於時缺罩局平靜,世界和平的今天的我,更應該學習他的大無畏精神,不怕困難與挫折的精神,偉大的愛國精神。

不歷風雨怎見彩虹,金庸,好樣的。

散文讀後感的簡單的讀後感,散文讀後感 300字的簡單的讀後感

楊朔的散文 荔枝蜜 讀後很受啟發。是啊,蜜蜂,多可愛的小生靈啊 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 這東西就是又香又甜的蜂蜜,它是蜜蜂辛勤勞作的結晶,也是它奉獻和 給予 的集中體現。它給我們人類以深刻的啟示。蜜蜂是渺小的,在大自然中飛來飛去,從來不被人們重視,可它卻有著自己的行動規律和奮鬥目標。它整日...

讀後感大全讀後感300字大全

在同學的強烈推薦下,我拜讀了 浮士德 這本 浮士德 這個故事含有強烈的悲劇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舊時代更迭期的各種衝突 宗教與科學,理智與情感,因循與追求.浮士德對學十分熱愛 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天上,他想要最...

名著讀後感名著讀後感300字

老人與海 讀後感 失敗,在許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就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戰勝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定屬於你。著名作家海明威在 老人與海 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位打不到的硬漢子。老人與海 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一次特別的打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