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地鐵是怎樣建成的嗎?可以和大家科普一下嗎?

2025-04-03 00:45:21 字數 3396 閱讀 9780

1樓:龍龍社會說

地鐵隧道一般都是建在十幾公尺甚至是幾十公尺的地下,那麼這麼深的隧道是怎麼挖掘的?以前都是使用挖掘機,而現在大都是用盾構機來完成隧道的挖掘。當年德國人說他們的盾構培圓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國人橘中槐無法制造,甚至把這當做一種制裁中國的手段。

但現在中國的盾構機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一般盾構機的長度可以達到100多公尺,重量更是超過了1000噸,就像是一條巨型的蚯蚓,可以在泥土裡不停的穿梭。

主要是因為盾構機的前端有乙個可以高速旋轉的刀盤,刀盤上則佈滿了可以拆卸的刀片,根據不同的土質選用不同的刀片。而在刀盤的後面則是動力系統,在液壓缸的推動下,旋轉的刀盤會不停的消下大量的泥土,其中大部分的泥土都會被盾構機液壓到隧道內壁,用來改善土質,還有一些泥土會通過盾構機內。傳輸系統運送到後方,同時為了防止隧道塌陷,每次前進一段時間後,盾構機會自動安裝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環管片,這能夠有效的防止隧道塌方。

而且最大的好處是盾構機在挖掘的過程中非常的穩定,不會對上方的土層造成震動。

根據測試,盾構機在工作時對於地面的波動一般不超過一釐公尺,這樣的工作方式對於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的城市來說是非常適用的,特別是隨著環管片的安裝,地面的承受能力基本上不會受到影響。最神奇的是,盾構機對環管片的安圓友裝能夠精確到誤差不超過五公釐。即便如此複雜的工作方式,盾構機根據土質的不同,一天依然可以挖掘十到20公尺,不要覺得這個距離很短,相比於傳統的挖掘模式,它的效率提高了八到十倍,而且不阻斷交通,沒有噪音汙染,也不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

不過在2008年。前,增構機的技術被歐美和日本壟斷,中國購買一臺就要花費七個億,出故障維修的時候,國外工程師甚至在維修現場拉警戒線,禁止中國人入內,而且每天要2萬多元的工資。但是現在中國的盾構機佔有全球市場65%的份額,國內市場90%以上的份額,僅僅十幾年的時間,中國不但突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更是壟斷了全球市場。

2樓:遊戲的另類智多星

見兄老襪到地鐵的時候需要有一羨激個龐大的工程量,而且先要對地質進行勘測,然後還需要鋪設地下的管道,做出一些安全措含散施。

3樓:生活達人小愛

建築地鐵先使用地質鑽機在地表下鑽出深深的孔,然後用空心鑽頭將岩土樣帶出地面進行取樣分析。

地鐵站是怎樣建出來的?

4樓:乾萊資訊諮詢

有以下建造方法:

1.明挖回填法: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隨填(明挖回填)。

這種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結構,隧道有足夠的承託力後才把路面重新鋪上。除了道路被掘開,其他地下結構如電線、**線、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2.鑽挖法:先在地面某處挖乙個豎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

最常見的方法為使用鑽挖機(潛盾機,盾構機),一面挖掘一面把預先準備好的元件安裝在隧道壁上。對於建築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的香港島),鑽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地鐵站

地鐵站,英文underground station,是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簡稱城軌系統)提供供鐵路列車停靠的地方,用以搬運貨物或讓乘客乘車。

地鐵站是怎樣建出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地鐵站一般指在地下修建的車站(高架站這裡就不說了)

有三種情況:

明挖工法】對地面交通影響不大的車站,採用明挖法,即整個車站範圍全部圍起來開挖,等土方挖到到車站地面標高時,開始依次澆築底板、側板、中板,最後澆築頂板即車站封頂,然後填土恢復路面。

暗挖工法】另一種就是地面交通壓力大不能明挖的,就採用暗挖法,即只佔用一小部分路面,打若干口豎井,然後在豎井內分別向兩側開鑿土方,同時不斷在已開挖的空間內澆築車站底板、立柱等,最後土方開挖完畢車站也就一同建好了。

蓋挖工法】蓋挖法就是先佔用一側的路面,修建一半的車站結構,然後恢復路面再佔用另一側路面進行開挖,完成另一半的車站結構。

在這三種工法中,又分別以以下兩種方式進行車站的建造。

順作工法】就是先建造地鐵站的最底層,然後一層層往上建造,最後封土。

逆作工法】是先建造地鐵站的天花板,然後覆土,在地下完成以下樓層的建造。

最後,盾構機不用於修建地鐵站,它的作用是開挖兩座車站之間的鐵路隧道(也叫區間),使用盾構機可以一次性完成開挖、隧道內壁成型兩個步驟,而且不用拆遷地面建築,不開挖路面,所以現在使用最廣泛。

6樓:網友

和地鐵隧道一樣,有明挖明建,也有打洞暗挖暗建的。

7樓:完整性

地鐵車站按與地面關係可分為高架車站、地面車站和地落車站,如果是地落車站,按施工方法不同有明挖法、暗挖法(如用盾構機)等。

地鐵建造的步驟 地鐵怎麼建造

8樓:雙麗劍

1、地鐵的誕生。19世紀中葉,英國倫敦街頭交通堵塞嚴重。一次,查爾斯看到牆角的老鼠洞裡,乙隻老鼠在跑來跑去,他提出乙個妙想:

讓火車在地下跑起來!1863年,這個「異想天開」得以實現——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倫敦誕生了。

2、地質構造與勘察。鑽孔取樣勘探、電法勘探、磁法勘探、聲波法勘探。

3、地鐵車站的確定。依據城市規劃,地鐵車站一般會選擇建在住宅區、商業區等主要客流集散點,方便市民出行。同時考慮土地利用、與其它交通方式換乘便捷、周邊環境條件等因素。

4、明挖法施工。正式開工前,要準備一塊滿足施工需求的場地。地鐵車站一般是從地面自上而下進行開挖,這就是安全又經濟的明挖法施工。

5、正式開工前,要準備一塊滿足施工需求的場地。地鐵車站一般是從地面自上而下進行開挖,這就是安全又經濟的明挖法施工。開挖前,需要處理影響施工的建築、綠化和管線等,還要增加臨時道路,以減少建設地鐵時對交通出行的影響。

地鐵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9樓:sx康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城市都安上了地鐵。地鐵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公共運輸工具之一,為了提高公眾出行的容易性和舒適性,有許多貼心的地鐵設計。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設計及改進措施:

1. 可攜式手持裝置:一些地鐵站或車廂內設定了可攜式手持裝置,在擁擠的情況下,讓乘客能夠站穩,避免失去平衡造成的危險。

2. 指引前往出口的標誌:在地鐵站內設有指示牌及指示線路裝置協助乘客找到最近的出口。

4. 乘客計數器:安裝在車廂門上的計數器可以顯示乘客數量,避免人滿為患帶來的不良後果。

改咐前如進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空氣質素的改善:在車站和車廂內增加通風裝置,減少氣味和異味,改善空氣環境。

2.智慧型交通:通過應用新技術,提高地鐵運營的智慧型化程度,減少人員管理方面的人力投入,以提高運營效率。

3.公告的改進:改進車站資訊公告的質量,明確內容,減少歧義,方便老年人和外國人乘坐地鐵。

4.座位與立衡啟位的比例平衡:根據客流量的情況,增加座位的數量,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婦女和殘疾人等需要較多的座位。

總的來說,地鐵的設計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以更好地服務公眾,提高交通效率和舒適度。

你覺得擠地鐵是怎樣的體驗?

許多人被梁坦磨擠在一節小車廂,空氣不順,一點點水就能讓他們開心一陣子,他們是如此渺小如此渴望,以求能得到一點點呼吸的空間,渴求能得到自己橡斗站立不依靠任何人的空間,他們也僅僅只是想站立起來,有乙個能供自己呼吸睡覺的空間,猶太人在當時是豬狗,蛇蟲之類,毫無尊嚴,可打可殺,只能無奈的在一信敬節車廂裡苟延...

你知道人是怎樣生活的嗎,你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嗎,?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曾經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不是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權選擇我們的出生,當然也無權選擇我們的死亡.上帝把這個權利留給了他自己.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怎樣活著.有人說人生就象一場旅行,不在乎出發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我覺得這話說得太妙了.可是我們很多很多的人都好象忘了這點,只注重目標和結果...

地鐵是火車嗎 地鐵和火車的區別

你好,地鐵和通常說的火車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甚至可以說地鐵也是火車的一種而已。他們之間也是有區別的。1 地鐵是為了滿足某一特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壓力而且在地面交通已經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完全在地下開挖的鐵路。2 地鐵的動力系統和鋼軌軌距與普通的火車不同,一般要小於地面上的火車,操縱方式也不同。3 普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