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會化教育和自然教育區別

2025-04-05 09:05:22 字數 1621 閱讀 2931

1樓:網友

自然教育的「自由」與「社會化」

在自然教育中如何實現個體在社會與自身存在中的價值,是盧、裴兩者在教育觀上的核心差異之處。

自由」之爭:「無等級適應天性」和「分等級適應天性」

在盧梭看來,人人都是自由且平等,像是培養王公貴人的封建社會就是違背了自然的,因為自然並不會製造貴族。他反覆強調:「各種等級的人都是一樣的」。

7]任何人不可剝奪這種權利。人和人的不同只存在在他們的語言和外表。教育不應該因人們的等級、財產和職務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而應該使乙個人的教育適應他這個「人」。

與此相異,裴斯泰洛齊則認為並非所有的人都應該受到同等的教育。在他看來,諸如貴族和農民,他慧型們的天賦力量各不相同,將來從事的職業也必不同。為此,每一等級的人所受到的教育也應當有所不同。

只有受到適合自身地位的教育,國家與社會才會安寧和諧。[8]很顯然,在他看來,人和人的天賦力量不同,等級自然有所不同,所受的教育也應當不同。

社會化」之爭:「遠離世俗的童年」和「歷經社會的童年」

盧梭認為好習慣的獲得取決於通過維持其自鋒告然特性而為步入社會做準備,即使必須投身社會中來時,也儘量符合自身的思想和內在。用世俗和禮儀來成「善」的想法是一種幻想。因此,孩童期的教育最好遠離具有罪惡的城市而選擇環境單純的鄉村。

在裴斯泰洛齊觀念中,自然人純粹是為自我而生存的人,社會人是因共同協前基猜議而與他人聯絡在一起的人,道德人是拋開原始需要和社會義務,從自身的內在價值**待事物的人。他最高目標的培養目標就是造就道德人,但並沒有否定自然人和社會人的存在價值。這就是裴斯泰洛奇的「自然教育」,它不同於盧梭的自然教育,儘管他也認為社會狀態雖存在墮落,但仍舊是完成教育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教育無須逃避社會。

3 小結。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盧梭呼籲不分等級適應兒童天性,是他對天然人性的尊重。而裴斯泰洛齊主張將教育分等級的思想雖然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但他又強調人是社會中不可分割的存在。

總的來說,無論是培養「自由率性的自然人」,還是「追求完善的自然人」,我們只有在尊重個體天性的同時,重視自身存在的社會性,才能更好地實施教育。

2樓:網友

自然主義教育是指近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潮,主張遵睜租循兒童的自然發展順序進行教育。自然教育是指通過有吸引力的自然教育活動,以自然環境為場所,以人類為媒介,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在自然中體驗學習。

1、自然教育專注於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和理解自然,。自然主義教育主張遵循兒童的自然發展順悉鬥序進行教育。

2、自然教育是基於自然的教育。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自然發展和教育問題。

3、自然教育專案——naturestudymovement(1890-1920),是起源於美國的一場教育運動,並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傳播到其他國家。自然主義教育發展的五個階段,分別是萌芽期,客觀化自然教育,主觀化自然教育,心理化自然教育以及生長論自然教育睜早磨。

3樓:

人的社會化教育和自然教育區別,社會化教育是指學校的教育,自然教育是指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不論什麼理論,教育都需要把「自然人」變成「社會人」。()

4樓:運營閃光少女

不論什麼理論,教育都需要把「自然人」卜指變成「型好配社會人」。(襪裂。

a.正確。b.錯誤。

正確答案:正確。

家庭教育怎樣促進兒童的社會化程序

單一的封閉式家庭教育是不可取的,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建議你在設計家庭教育課程的時候,增加更多的社會活動作為補充,如 通小區的孩子交流活動 遊戲 家庭聚會等,另外鼓勵孩子走出去,多接觸社科方面的場所,比如天文館,圖書館。遊樂場所也是孩子必須經歷的重要部分。你問的是教育學的論述題吧?恭喜你...

教育目的和 教育方針 的區別,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怎麼區別

一 內容不同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內容是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教育方針 教育方針的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 地位 目的和基本途徑等。二 作用不同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域性的作用。教育方針 教育方針的作用是確定教育事業發展方向,指導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原則和行動綱領。三 確定方式不...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區別和優勢

1 教育形式不同 線上教育是以網路為主,表現形式有兩種 直播和錄播 線下教育是需要學生到教室裡面,與老師進行面對面教學。2 對學生的要求不同 3 自由程度不同 4 不同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費用相比,前者的學費相對較低,後者成本較高,所以學費會貴一些。二 線上教育對比與線下教育的優勢 1 空間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