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寫了什麼意象,鄉愁意象特點是什麼

2025-04-10 02:25:22 字數 1957 閱讀 1127

1樓:春天的腳步聲

鄉愁》的四個意象分為別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郵票代表了對母親的思念;船票代表了夫妻之間的恩敬數碼愛;墳墓代表了對母親去世巨大的哀痛、海峽代表了大陸與臺灣分離的無奈。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現代詩人余光中於1972年創作的一亮哪首現代詩歌。詩中通過「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畢尺、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鄉愁意象特點是什麼?

2樓:四葉草聊職場

特點如下:

1.意象的具體性。

鄉愁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一種內在情感。 但是,詩人卻通過「郵票」這個載體把思鄉的內在情感外化為形象可感的意象。 由於對母親的思念而不能直接相見,從而需要使用郵票來傳遞情感。

2.意象的抽象性。

鄉愁》的四種直觀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之間雖是獨立的,但卻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絡。 這就是它們意象的遞進性和抽象性。

作品賞析

鄉愁》是余光中詩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鄉愁四韻》《羅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風抒發鄉愁的經典之作。

余光中被稱為「以鄉愁之詩撼動億萬華裔」的詩人,「鄉愁」是其眾多詩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題。《鄉愁》對乙個抽象的、很難作出描繪卻被大量描繪所覆蓋的主題作出了新的詮釋。在意象上,選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生活中常見的物象,賦予其豐富的內涵。

使原本不相干的四個物象,在鄉愁這一特定情感的維繫之下,反覆詠歎。余光中本人曾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訊;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

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句想到祖國大陸這樣「大母親」,於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鄉愁寫了哪四個意象

3樓:小魚的生活筆記

1、郵票,表達少年學子,對母親的思念;

2、船票,表達青年遊子,對新婚妻子的思念;

3、墳墓,表達詩人移居臺灣後,對去世的母親的懷念之情;

4、海峽,表達余光中。

先生,以及海峽兩岸人民,翹首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強烈情感。

感情上隨詩人成長,時間推移,年代變遷,是遞進的關係,意象的選擇也從小小的郵票到淺淺的海峽,逐層遞進,由家至國,反映出詩人隨著成長,由思念親人到心繫祖國的熱切情感變遷。

《鄉愁》意象是什麼?

4樓:帳號已登出

四個意象分別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銷轎。

1、「郵票」意象涵蘊著的是詩人憂愁的情感,它暗示著造成最為親密老敗的母親不能直接相見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於大陸和臺灣政治上的睽隔。

2、「船票」暗示隨著歲月的增長,鄉愁的睽隔也日益沉重。

3、「墳墓」暗示鄉愁因長時間的睽隔而化為永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劇。

4、「海峽」則把隱性的政治顯性化,深刻地暗示大陸和臺灣的政治睽隔,不僅是個人、家庭的悲劇,更是中華民族。

的悲劇。<>

鄉愁

鄉愁》是現代詩人餘光虧含肆中。

於1972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中通過「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鄉愁》的意象各有什麼含義《鄉愁》的四個意象各有什麼含義

郵票 小 母子深情 綿長 船票 窄 夫妻恩愛 厚重 墳墓 矮 生死悲痛 巨大 海峽 淺 思鄉哀愁 綿綿無盡 四個意象分別為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郵票 母子深情 綿長 船票 夫妻恩愛 厚重 墳墓 生死悲痛 巨大 海峽 思鄉哀愁 綿綿無盡 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意象的筆法。詩中主要設定了四個象徵性的意象...

鄉愁余光中詩中用了哪些意象表現鄉愁 說說這些意象的具體含義

長江水 雪花白 海棠紅 臘梅香 四個物象本身即具有濃重的中國味,與所表現的主題符合 鄉愁的意象 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託在小小的 郵票 上。成年後,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 成了寄託鄉愁的媒介。到後來,一方矮矮的 墳墓,一灣淺淺的 海峽 將 我 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

再別康橋寫了哪些意象 有什麼特點 形成了怎樣的意境

等我過幾天再給你寫,先加精。去聽聽she 唱的再別康橋 你會懂得 再別康橋 描寫了哪些意象,怎麼理解?跨越時空的美景和眷戀每一首詩歌都獨一無二,再別康橋尤為經典,如果單純是借景抒情或是託物言志,那麼大可不必遠遠地找了康橋來讀。翻看了前人,每每把詩歌背景敘說一遍,又按照先後順序把詩句支離開揉進自己之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