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華辰一號
白樸這首小bai令《天淨沙du·秋》與馬致zhi遠的《天淨沙·dao秋思》,無論寫法回還是構成的
答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通過白描寫實手法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至此,讀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此曲僅二十八字,但語言簡練優美,意義深刻。此曲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度。
【越調】 天淨沙
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同曲異景,虛實對照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蒙太奇手法。然後通篇運用了白描手法烘托出秋日的蕭瑟氣氛;而前後兩句就是對比,以前句的蕭瑟與後句的活潑作對比;還有後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反襯了秋天的蕭瑟
3樓:羞如塵世醉笑顏
1,以景託情,寓情於景copy(以十種景物烘托出bai荒涼的情景)du
2,語言美
3,映zhi襯手法的運用
十種景物分別為dao: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來自團隊【可曾記得愛】
如滿意,請採納~~~
我是羞如塵世醉笑顏~~~
4樓:匿名使用者
運用了白描寫實的手法,通過秋天的景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5樓:匿名使用者
1借物託情
2借景抒情
3由遠及近
6樓:冰澈夢穎
白描寫實、對比、反襯。
西方詩歌的特點
7樓:昏黃落日戀孤城
總體來說:
英文詩歌大都表達熱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現此情。而中國的古詩詞則文字簡潔,意境悠遠。詩人將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到七八分後,便會打住,留白出來以給人遐想的空間。
細緻來說:
中西詩歌不同之處,比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個性。中西詩歌雖然在淵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頭或能證明兩者之間的關聯與影響,但在比較之中我們還是不難地發現兩者的差異。存在這種巨大的差異是由其本質不同、思維形式不同帶來的。
中國詩詞善於寫景抒情,以寫景烘托氣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詩歌則注重描寫景物在人們心裡喚起的反應,從此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這是由兩者不同的思維模式造成的差異。中國人注重表現,西方人注重再現,這種思維模式指揮下發展而來的詩歌文學理論和詩歌創作自然大不相同。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形成了意境說、教化說,西方則形成了典型說,因此中國的詩詞更注重的是一種意境的創造,追求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讓人有無限的遐想空間,這種詩歌的出現是因為中國古代傳統的思維方式是感悟式直覺思維方式。即使到了現在,中國人寫詩歌依然追求意境的營造,如果說得太白了,就沒有意思了,當然當代一些新新人類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種直白,則是另外一回事,並不能一概而論,畢竟這些人並不代表中國詩歌創作的主流。
中國詩詞講究含蓄,以淡為美,而英美詩歌則比較奔放,以感情激越為勝。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對待愛情方面,中西方的詩歌特點在此能得到完全的體現。中國詩人描寫愛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始終不把那種愛表達出來,而西方詩人會高喊「你是我的太陽,愛情之火燒得我渾身焦灼。
」這種直言不諱中國人是很難接受的,產生差異的實質在於彼此的審美取向不同。
另外,中國詩詞多以歌頌為主,而英美現代詩歌多以揭露為主。中國詩詞或託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遠把詩人的情感埋藏於詩詞之中,只有通過「感悟」才可能感覺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過於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他幾乎沒有用一個表達感情的詞語,只是把「枯藤」 、「老樹」 、「昏鴉」簡單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淒涼寂寥的景象,後面兩句把七種靜物列在一處,卻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慘淡的氣氛,「夕陽西下」更是給整幅畫面塗上了一層昏黃的顏色,最後一筆帶出「斷腸人在天涯」 ,感覺上前後好像並無直接聯絡,但感情是連貫的,思路也是連貫的,讀者一口氣讀下來,彷彿自己就是詩人所描繪的畫中的遊子,引起強烈的共鳴。然而十種靜物的並列,雖然沒有任何的主觀感情,卻比再多的語言都要強烈地表達了一種孤寂悽清的感情,這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魅力所在。
相比之下,英美現代詩歌強調寫資本主義社會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較直率地把詩人的所要表達的意思表現出來,直抒胸臆,而毫無造作,言盡而意亦盡,回味的空間相對縮小了,但這樣比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徵、思維特徵。
相異的分析
上文中曾經提及中西的思維形式不同造成文化的相異,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思維的相異,這是一個連科學家都在研究的問題,筆者實在無法回答,只能從表面分析思維差異的表現。
與西方商業性、開放性社會所形成的重視概念、範疇內涵的明確性,分析、歸納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強的思維方式不同,中國早在先秦已經形成感悟式直覺思維方式。前者持「天人相分」的哲學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故努力明確事物內在聯絡與邏輯關係;後者持「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偏重於統一,偏重整體、直觀的把握,而忽視了精密和抽象的邏輯分析、歸納,是一種典型的「以物觀物」的方式,明顯不同於西方的「以我觀物」 的方式。這樣一來造成了語義含糊,難以進行分析研究,只能靠感悟來理解其中的意思,沒有精確的尺度去衡量其中的含義。
例如《老子》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直以來「道」的含義備受爭議,在翻譯中更找不出合適的能表達其意思的詞,只好用「dao」來表示,這是直覺思維下的典型產物。
這種直覺式的思維上升為理性後,仍不離感性。當它運用於文學,特別是詩歌創作時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特有的概念,如風骨、風雅、陽剛等等。也就不像西方那樣先對概念作明確的界定,經過推理過程,然後才建構理論體系。
它起源於感性體驗,經過感悟,後又約定俗成,在前後沿用中逐步發展完善,具有具體與抽象、體驗與概括結合的特點。
中國在長期的認識活動中,又形成了運用樸素的辯證法觀察事物的傳統,以及相應的辯證思維方式,體現在文學上就是既重視並揭示文學與社會的內在聯絡,也能夠揭示文學自身的規律。
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之下,中國的詩歌創作特別強調一個「悟」字,「頓悟」成了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悟」往往帶來神來一筆,它不一定與上文有直接邏輯的聯絡,但感情上具有連貫性,這種寫作方式是直覺思維方式的產物,它鑄造了中國詩歌特有的美麗。杜甫有一首詩很能突出這個特點。
舟月對驛近寺
(唐)杜甫
更深不假燭,月郎白明船。金剎青楓外,朱樓白水邊。城烏啼眇眇,野鷺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鉤簾獨未眠。
雖然全詩只有最後兩句表達詩人的感情,但前面的景物為後面感情的連貫做好了鋪墊,渲染了氣氛,使詩人的感情的流露在詩歌有一氣呵成,不會產生唐突之感。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這些作品比比皆是,是中國詩歌的一大特色。而反觀西方詩歌則很少採用這種方式,究其原因是中西的思維模式不同引起的。
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庫恩和費伊阿本德提出了一條不可通約性(in***mensurability)原則,認為科學史上的各個鏈條之間不可通約,即幾乎不存在約數。這個原則用於現代人類文化研究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面對的是不同的世界,看到的是不同的東西,具有不同的經驗,提出和解決的又是不同的問題。
③我們從中得到了啟發:不同文化土壤,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澱中產生的文學作品、文學理論在比較中不應確立一個所謂的中立標準去判斷其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文化比較的目的是為了清楚認識問題和提高完善自己,而不是為了推倒一方、否定一方。
交流中還存在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地位的問題。
中西審美習性及傾向不同產生很大的差異,這些與各民族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圍以及民族思維有關。任何一種其他民族的東西在進入一個陌生的民族內部時,不可能完全不發生變異,這種變異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條件,也是自身發展吸收的結果。而這種變異的結果有兩種:
一是消滅其他文化,特別是落後民族的文化,一是兩者的結合,最後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國古代前一種現象經常發生,而到了近現代,由於每個民族的文化沉澱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一種情況司空見慣,而且世界文化交流的趨勢客觀上也要求異文化之間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文化融合是不以消滅一方文化為代價的,畢竟每個民族的發展都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消滅文化的現象是不可能發生的,文化一體化的論點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約性決定了文化的個性。
偏激一點,我們不妨提出這樣的一個論點:文化一體化等於沒文化,消滅文化。我們實在很難想象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只共同擁有一種文化那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景,每一種文化的產生髮展甚至滅亡都有客觀規律的支配,如果以非客觀手段強行消滅一種文化必然會受到懲罰。
在中外歷史上這種教訓不是不深刻。因此我們並不能提出單純的融合要求,中西的交流不能以消滅一種文化為目的,否則後悔的必然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民族。
通過中西詩歌的比較,我們不可能得出誰好誰不好的結論,每個民族、每個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文化只存在差異,不存在優劣。我們的詩歌在很長時期內有令我們甚至子孫後代驕傲的地方,但詩歌的發展不以人為的意志轉移,值得驕傲並不代表可以固步自封,只有不斷完善、發展,我們的詩歌,我們的文學才可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天淨沙秋思和天淨沙秋內容有什麼區別
首先,作者不一樣。天淨沙 秋思 是馬致遠寫的,天淨沙 秋 是白樸寫的。其次,在內容上,個人感覺,天淨沙 秋 只是在描寫秋季的景色,多半是在寫景 而 天淨沙 秋思 除了有寫景之外,還帶了點遊子思鄉的情懷。天淨沙秋思與天淨沙秋的區別是什麼?天淨沙 秋思 賞析 馬致遠,元代傑出的戲劇家 散曲家,他的 天淨...
天淨沙秋思的寫作手法是什麼天淨沙秋思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天淨沙秋思的寫作手法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天淨沙秋思 作者 馬致遠 朝代 元 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釋義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
《天淨沙 秋》這首散曲壓什麼韻,韻腳分別是什麼
壓得a韻,依次填 暮春 村 日 霞 煙 樹 鴉 霞,花 烏鴉,輕煙。一幅暗淡 蕭瑟 冷清的遲暮秋景圖 天淨沙 秋bai 寫秋景。秋天是du 蕭索的,作zhi者先用了 孤村 落日等六個dao描寫景物版的詞,表達權出來。跟著,用 飛鴻 句,把靜寂的景物和活動的飛鴻聯絡起來,靜中有動。最後用 青山 白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