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染律
春捲,餃子,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北方人家過年的年飯,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飯上用棗、慄、龍眼、香枝點綴,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餃子中有的裡餡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裡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隻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
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裡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裡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餘)」。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風。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
年糕,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
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
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
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2樓:浮盼夏俞瓔
在春節期間,吃的東西就多了!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北方一般愛吃餃子,而南方一般都
愛吃湯圓!還有吃什麼年糕的油角、煎堆的都有!
3樓:浮綠柳黨未
有很多不過一般有:
年夜飯除夕晚上
,中國人會全家團員一起吃年夜飯,又稱圍爐,起
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圍爐時不分長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員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動手,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員飯的家人擺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員,在人際關係流離的現代社會中,象徵團員的年夜飯尤為重要。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樣菜都要吃一口。
有幾道菜餚
,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如:[長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年首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徵全家福([雞]與[家]
諧音);吃[蚶]與[胖]諧音
,取其發福之意
;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狀元、會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年年有餘]之意。
餃子正月初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
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餃子」。初一破曉,北方人家家戶戶吃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
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
年糕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麵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
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
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4樓:薄荷もは微涼
營養學專家為百姓開出一份吃得科學,又適應不同消費層次的春節系列選單。
一、大眾選單
年三十晚:
冷盆:糟鳳爪、蔥油蝦、酸辣白菜心、蔥油海蜇皮。
熱菜:蔥烤河鯽魚、蛋皮魚卷、水煮牛肉、青椒炒豆芽、麵筋炒塌菜。
點心:三絲春捲。湯:酸菜肚皮湯。
初一早:芝麻湯圓、牛奶、菜肉鍋貼。
初一中:
冷盆:什錦色拉、鹽水鴨、滷肚子、醋拌藕片。
熱菜:麻辣魷魚卷、奶油玉米烙、香芋排骨煲、奶湯西蘭花、平菇炒青菜。
點心:八寶飯。湯:烏骨雞湯。
初一晚:
冷盆:五香青魚、蔥油牛百葉、糖衣紅薯條、芥末西芹。
熱菜:砂鍋魚頭、椒鹽辣子雞、三鮮鍋巴、山藥炒胡蘿蔔、蒜泥豆角。
點心:炒年糕。湯:雪菜小黃魚湯。
二、小康選單
年三十晚:
冷盆:手撕鳳鵝、五香驢肉、冰糖蓮芯、芥末拌生菜。
熱菜:翡翠鮮鮑片、蛋黃局(加火旁)青蟹、腐竹羊肉煲、蒜茸荷蘭豆、蠔油橄欖菜。
點心:蟹粉小籠包。湯:蟲草老鴨湯。
初一早:桂圓水泡蛋、牛奶、蝦仁薺菜小籠
初一中:
冷盆:臘雞腿、海苔腰果、熗雙耳、蜜汁準山藥。
熱菜:乾燒名蝦、雙冬燴魚肚、栗子雞煲、上湯蘆筍、生煸觀音菜。
點心:牛肉煎包。湯:洋蔘甲魚湯
初一晚:
冷盆:滷水鵝掌、芥末羊羔、醋拌姜芽、蒜泥海帶節。
熱菜:雞茸魚翅、清蒸鰣魚、沙茶牛肉煲、酒香草頭、冬筍牛桿菌。
點心:酒釀小圓子。湯:原汁草雞湯。
三、老年選單(少油清淡軟爛易消化、少骨刺、易咀嚼、少刺激性食物為原料組合而成)
年三十晚:
冷盆:陳皮牛肉、薰鯧魚、蜜汁紅棗、馬蘭頭拌香乾。
熱菜:腰果雞丁、黃燜羊肉、拆燴鰱魚頭、蠔油生菜、腐衣白菜心。
點心:鮮肉水餃。湯:翡翠銀魚羹。
初一早:
冰糖蓮子湯、牛奶、菜肉蒸餃
初一中:
冷盆:白斬雞塊、滷口條、薺末銀芽、糟毛豆。
熱菜:茶油芙蓉雞片、醬爆腰花、局(加火旁)鯧魚、海米花菜、冬菇菜心。
點心:奶黃包。湯:山藥肋排湯。
初一晚:
冷盆:醋拌鴨掌、肉鬆皮蛋、冰糖白芸豆、熗黃瓜。
熱菜:脆皮蝦仁、白燴蹄筋、紅燒塘鯉魚、生煸菠菜、油燜茄子。
點心:香菇菜包。湯:雞絲魚茸羹。
四、預防心血管疾病選單(適應於冠心病、高血脂、腦中風、動脈粥樣硬化及體重超標的人群)
年三十晚:
冷盆:碎雞、滷牛肉、蒜泥黃瓜、冰糖胡蘿蔔。
熱菜:豆豉蒜泥扇貝、清蒸桂魚、茄汁目魚片、茶油豆苗、西芹百合。
點心:南瓜餅。湯:豆腐鯽魚湯
初一早:
紅棗赤豆湯、牛奶、香菇菜包
初一中:
冷盆:芥末鴨掌、醬鴿、琥珀桃仁、醋拌蓮花白。
熱菜:五彩蝦仁、紅燒栗子雞、白燴海蔘、碧綠冬筍、乾煸刀豆。
點心:蝦肉餛飩。湯:銀耳桔羹。
初一晚:
冷盆:薑汁雞塊、醋拌海蜇頭、蜜汁馬蹄、熗酸菜。
熱菜:雙菇燉鵪鶉、軟燒中黃魚、茶油爆鱔背、蒜泥生菜、香菜乾絲。
點心:馬蹄糕。湯:酸菜魚片湯。
5樓:wck的
冷盤:五香牛肉、桶子雞、紅油帶魚、蒜泥黃瓜、薑汁拌西芹、十香如意菜熱菜
6樓:追夢
湯圓-團圓,豬蹄-抓錢,年糕-年年高升,魚-年年有「魚」,蘋果-平安,開心果-開心每一天,糖果-甜蜜,餃子,燉羊肉,狗肉等喝臘八粥......
春節要吃什麼傳統食品?
7樓:淡開的墨
春節三大傳統食品——餃子、年糕、元宵
1、餃子: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飲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必定成為年夜飯上不可缺少的佳餚。
2、 1)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種植稻穀,並用稻穀製作食品,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
2) 春節吃年糕,也是南北同風不同味;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塞北農家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
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
3、元宵,在歷史上有很多名稱,而南北方對其稱呼也各不相同。元宵最初可能起源於宋朝,那時民間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春節各地又有不同的風味:
a、 北京: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
b、 東北:粘豆包
c、湖南: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
8樓:武漢新東方學廚
吃餃子。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東漢時期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也稱水餃,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9樓:匿名使用者
春捲,餃子,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北方人家過年的年飯,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飯上用棗、慄、龍眼、香枝點綴,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餃子中有的裡餡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裡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隻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
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裡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裡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餘)」。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風。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
年糕,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
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
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
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春節漢人吃什麼
像我家過春節通常都是吃餃子,還有俗話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 過年走親戚北方有種東西叫 果子 其實就是一種糕點。以前貌似都是送油條和雞蛋,現在很多晚輩是帶著幾斤 果子 和幾斤紅糖去看望長輩。除夕貼對聯,初一放大炮。初五放小炮,叫 炮五 不過現在生活好,過年什麼好吃的都有,也沒什麼特定的食物了。親戚朋友...
春節為什麼要吃蛋餃,春節吃蛋是什麼習俗
春節傳統食品 之 蛋餃2008 02 05 19 15其實我不知道蛋餃算不算春節傳統食品。如今除了大閘蟹這樣季節性實在太強的食品,基本上什麼東西都是一年四季有售。只是印象中在我小時候,速凍食品還很稀罕的年代,媽媽是要到了過年才會開始做蛋餃的。小的時候,每到過年我都會幫媽媽做蛋餃,基本上這也是當時我唯...
傳統文化有春節嗎,春節的傳統文化是什麼?
肯定有,春節就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一箇中國人你竟然問這種問題,肯定是 春節的傳統文化是什麼?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 農曆 年,俗稱 過年 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 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 蒙古,瑤 壯 白 高山 赫哲 哈尼 達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