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仝丹紅苗涆
修辭是這一部分的小標題
典謨、爻象(特指尚書、周易,泛指經典),這是二帝三王的話。。《論語》、《孝經》,這是孔夫子的話。文章在於其中,性與天道亦不外乎此。
所以說,有德性的人一定必定會有自己的話流傳下去。遊定夫的話說得真是好啊:「連文章也不會寫卻想懂得性與天道,那就好比修築數仞(七尺或八尺為一仞)高的牆,卻把塵土泡沫當做基礎,根本沒有這個道理啊。
」後來的君子,在剛剛問學的時候就談性論道,卻把文章視為小技,而不必花費功夫。然而孔夫子不是說過這樣的話:「他的意旨深遠,他的言辭有文采」嗎?
不是說過:「說的話沒有文采,傳播的就不會久遠」嗎?曾子說:
「說話的時候,多考慮言辭和聲調,就會避免粗陋粗野和錯誤。」曾經看到現在的從語錄入門的講學先生,多不善於語言修辭,有的人於是反過來用子貢的話來譏諷他們說:「您談論性與天道的話可以聽到,您的文章修辭卻沒有聽說過。
」楊用修曰:「文,就是道也。詩,即是言,語錄體出現以後文章與道就判然有別了,詩話出現以後詩與語言就遠離了。
」自嘉靖以後,人們都知道語錄沒有文采,於是王元美寫作的《札記》、範介儒的《膚語》,向上學習揚子云,向下模仿文中子,雖然他們收穫的淺深之不同,然而可以稱得上是懂得語言修辭的人。
這一段主要是引經據典強調修辭的重要性。
2樓:匿名使用者
文須有益於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間斷絕,是因為它可以闡明道理、記述政事、體察百姓困苦、樂於稱道別人的善行啊。像這樣,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處啊。
如果涉及那些怪異、鬥狠、悖亂、鬼神之事,寫無從查考的話,抄襲別人的觀點,作奉承諂媚的文字,像這樣,對自己有害,對別人無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禍害啊。
著書之難
子書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莊子》《管子》《商君書》《申子》《韓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於《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體系了,所以選取諸子的言論,彙整合書,這是子書的一大變化啊。今人的作品,(觀點)一一都出於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彙編而成)的。
若一定是古人未觸及的,後代不可缺少的,然後才著述,也許才能流傳下來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馬端臨的《文獻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為後世不可或缺的書。然而這些書中小的差錯和遺漏,還是不能避免。
像後人的書,越多錯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把寫書看得太容易,而急於追求聲名的緣故啊。
文人之多
唐、宋以後,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經學,不通古今,而自以為是文人的啊。韓愈《符讀書城南》有詩句說:
「文章誰說不貴重,解說經義是根本。雨水橫流無根源,早晨滿地夕已盡。為人不通古與今,如同馬牛披衣襟。
行事立身陷不義,何能希望多名譽。」而宋朝的劉摯訓誡子孫,常說:「讀書人應當以器量見識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稱號,這個人就沒有值得稱賞的地方了。
」如此來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值得稱道呢!這就是揚雄所說的「拾取我的文辭而不研究我的義理」啊。黃庭堅說:
「幾十年來,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獎掖後學,所以華而不實。」本朝嘉靖年間以來,也有這樣的風氣。而陸深記載的劉健告誡庶吉士們的話,李夢陽對此大為不平。
《宋史》說,歐陽修與學人晤談,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談吏政,認為文章只能滋潤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3樓:賽罡諫陽澤
哎,我是他同學,已經給他答案了,各位麻煩了。
日知錄三則之文需有益於天下的譯文 顧炎武
4樓:開中法評價
文章不可以和天地隔絕,要闡明道理,要記錄國家大事,要體察民間隱情,要宣揚人的善良,只有這樣,文章才能對天下有益,對未來有益,多寫一篇就有多一篇的好處。如果淨說些妖魔鬼怪的事,毫無根據的話,鸚鵡學舌,汙衊攻擊他人,這樣只能害人害己,多一篇,就多一篇禍害。
5樓:平西將軍曹侯
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三「正始」條雲:「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 日知錄的譯文
6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顧炎武,中學的歷史上學習過。時隔多年,在我的印象中他只是一個明末的思想家,這個名字或許僅僅是一個歷史考試的命題,顧炎武的血肉與精神似乎距離我是非常飄渺和遙遠。直到最近讀了一本書,才知幾百年前的顧炎武,其經世之道,雖歷百載而彌新。
這就是由許蘇民所解讀的《日知錄一百句》,精選《日知錄》而成。《日知錄》,是顧炎武代表作品之一,共三十二卷本,條目1009條。內容包括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等八類。
書中所選日知錄百句,佳句頗多,我這裡擇其三句。
第一句,關於言論:「天下風俗最壞之地,清議尚存,猶足已維持一二。至於清議亡,而干戈至矣。」
這句話我印象很深,不知為何,這讓我想起不久前江西撫州的那起錢明奇連環**案。有那麼幾天,開啟網路,關於錢明奇的新聞比比皆是,整個網路世界都在查詢錢明奇的微博,但大家都找不到原始的地方,只有在鳳凰網的微博上能看到錢明奇的微博對映。死,對於錢明奇來說,或許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歸宿,只是,錢明奇離去時,他應該沒有想到,他的部落格竟然也會消失於無跡。
第二句,關於公私:「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無私。此後世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訓也。」
小時候常常看到某些偉大人物或者勞模的家裡,總是掛著四個字「大公無私」!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公」與「私」在我的心中便是對立的一對名詞彼時老師的教育也向著「有公便無私,有私就公不了」的境界去引導。這私和公的矛盾,曾經困擾了我許久。
一味的大公無私,可能只是無源之水,從發展的永續性看,有公有私、公私分明、任人唯賢而舉賢不避親或許更好。曾見過有人對捐贈的富者埋怨:「那麼大的財產,才捐這麼一點,為什麼不把什麼什麼給賣了來捐了呢?
……」這其實也在埋怨捐贈者沒有做到大公無私,我則認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需要,大公而無私無異於竭澤而漁。
第三句,關於道德:「『我四十不動心者』,不動其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有不為之心」。
這句話是顧炎武的道德至高追求的目標,我初讀此話,竟然想到是的曹操。這位一代梟雄,其經世原則正好與之相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顧炎武的四十不動心,是一種內心的淡定,坦蕩天地俯仰無愧,而曹操的負與不負,是一種為爭天下江山、不惜失天下人心的策略。
時下,圍繞「支付寶」的股權轉移事件還在詮釋著關於利益與安全的爭吵、和解與背叛,南航機長拒載的風波未息,機長微博上「和央企,你玩不起」的厥詞又起,堂堂王府井的大光明眼鏡店,涉嫌欺詐「童話大王」鄭淵潔的老父母……
芸芸眾生,不動心者,很難!但一旦動了心,如何再次安下心?
7樓:平西將軍曹侯
顧炎武:日知錄
日知錄簡介
《日知錄》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的代表作品,對後世影響巨大。顧炎武(1613—2023年),字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參加過抗清鬥爭,後遊歷北方,誓不與清廷合作,致力於著述,與黃宗羲、王夫之在二十世紀初被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家」。《日知錄》是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的著作。
顧氏對此書的價值很是自信,說「比乃刻《日知錄》二本,雖未敢必其垂後,而近代二百年來未有此書,則確乎可信也」(《亭林佚文輯補·與人札》)。
顧炎武曾把寫這部書比作「採銅于山」。他說,當今的人寫書,就像當今的人鑄錢。古人採銅于山,今人則買舊錢作廢銅鑄錢。
鑄出的錢,既粗惡,又把古人的傳世之寶毀壞,豈不兩失?顧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資料,在治學上嚴謹紮實,堪稱楷模。這在《日知錄》中表現得尤其突出。
他這種研究學問的態度和方法是對明朝空疏學風的反動,對有清一代學風的轉變與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梁啟超說:「論清學開山之祖,舍亭林沒有第二人。
」現在,人們仍然常常用顧炎武「採銅于山」的比喻,說明歷史研究要重視第一手資料,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日知錄》書名取之於《論語·子張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顧氏於初刻本卷首對此有說明,以示其篤學之志。在顧炎武生前,《日知錄》只有八卷本行世,是康熙九年在江蘇淮安付刻的,稱為符山堂本。顧炎武去世後,潘耒從其家取出書稿,稍事整理,刪改了觸犯時忌的字眼,於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陽刊刻,三十二卷,是為遂初堂本。
《日知錄》內容巨集富,貫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錄》有條目1019條(不包括黃侃《校記》增加的2條),長短不拘,最長者《蘇淞二府田賦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殺》僅有9字。這與作者立志學術創新有密切的聯絡。
潘耒把《日知錄》的內容大體劃為八類,即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四庫全書總目》則分作十五類,即經義、政事、世風、禮制、科舉、藝文、名義、古事真妄、史法、注書、雜事、兵及外國事、天象術數、地理、雜考證。這兩種劃分都有其價值。
前者重視了《日知錄》的經世意義,抓住了其主要的方面,並說這書只有宋元時期的名儒能做出來,明朝三百年來沒有這樣的書,將來治國者採用其說,會大有益於「世道人心」,如果僅歎服其考據的精闢,文辭的博辨,那不是作者著書的本意。後者則偏重其學術意義,劃分雖更為細緻卻不免得其體而遺其神,評價也與前者相左,盛稱顧氏考據之學而貶低其經世思想,認為「其說或迂而難行,或愎而過銳」。關於寫作此書的目的,顧炎武本人說得很明白,他說:
「別著《日知錄》,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共三十餘卷。有王者起,將以見諸行事,以躋斯世於治古之隆。」撰寫《日知錄》,「意在撥亂滌汙,法古用夏,啟多聞於來學,待一治於後王」。
這說明,《日知錄》是寄託作者經世思想的一部書,內容大體分為三類:經術、治道、博聞,而核心則是「治道」。
《日知錄》中的經世思想是豐富的。顧氏提出社會風氣的好壞決定社會興衰的觀點,說:「目擊世趨,方知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
他認為「風俗衰」是亂之源,並列舉大量事例,說明奢靡浮華的社會風氣,是導致國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說評價君主的功績首先要看社會風氣:「論世而不考其風俗,無以明人主之功」。
他不但從政治上提出了整頓「人心風俗」的具體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貴廉、提倡耿介和儉約等,還從經濟上分析了「人心風俗」敗壞的原因,認為要使風俗變好,必須有讓百姓安居樂業的物質條件:「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後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乎!」除正面倡導培養人心風俗、加強禮治,他還強調法制,主張嚴懲敗壞世風的**奸臣,說:
「法不立,誅不必,而欲為吏者之勿貪,不可得也。」
顧炎武看到了「勢」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主張進行社會變革,提出要順勢而行,「物來而順應」的變革思想。對於君主的地位,君主與臣下的關係,顧炎武也作了新的解釋。在《周室班爵祿》條中,他說,天子、公、侯、伯、子、男,並不是天生的尊貴,他們管理國家事物,與老百姓一樣,也是靠勞動吃飯。
「祿」是他們為老百姓工作,取之於百姓的報酬。所以,君主不應該肆虐於上以自尊,不應該厚取於民以自奉。他列舉出大量的歷史上「稱臣下為父母」、「人臣稱人君」、「人臣稱萬歲」的例子,以淡化至高無上的君權,為建立新型的君臣關係提供歷史根據,表現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自然,同一切歷史人物一樣,顧炎武也有他的歷史侷限性。他的思想中有比較濃厚的封建正統意識和狹隘的民族觀念;他提出的「寓封建於郡縣之中」的改革方案也帶有不少宗法色彩。這些在《日知錄》都有所反映。
汲取精華、剔除糟粕,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對待《日知錄》,也應如此。
求2023年高考天津卷的文言文《日知錄》翻譯
文須有益於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間斷絕,是因為它可以闡明道理 記述政事 體察百姓困苦 樂於稱道別人的善行啊。像這樣,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處啊。如果涉及那些怪異 鬥狠 悖亂 鬼神之事,寫無從查考的話,抄襲別人的觀點,作奉承諂媚的文字,像這樣,對自己有害,對別人無益,多一篇,就多...
比三旦立於市,人莫知之的翻譯,「有人買駿馬,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等」文言文 翻譯
連續三天站在集市上賣馬,人們不知道他賣的是千里馬。原文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 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譯文 有一個賣駿馬的人,連續三天站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他。比,副詞,接連地 ...
翻譯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比喻即使三日不見,別人已有進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原文初,權謂呂蒙曰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y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