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會把柳樹說成楊樹?「百步穿楊倒拔垂楊」說的都是柳樹呀

2021-04-11 13:06:09 字數 7078 閱讀 3554

1樓:匿名使用者

垂楊柳,這是全稱,垂柳是柳樹的一種,隋煬帝(姓楊)賜名,所以就有了楊柳,垂柳楊柳合成垂楊柳。所以垂楊啊,穿楊啊,說的都是楊柳,也就是柳樹。

2樓:蕭碧若

柳有枝條下垂的也有上揚的,古時管垂柳叫柳,枝條不下垂的則叫楊

3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詞語中說的樹都是柳樹,而且一直以來他也都叫柳樹。直到隋代煬帝楊廣東巡,版在大運河畔

4樓:**箭的牙刷

楊就是楊柳啊,沒毛病啊

為什麼把柳樹叫做楊柳?

5樓:匿名使用者

柳樹為什麼會被稱為「楊柳」呢?對此,清代杜文瀾在其編撰的《古謠諺》一書的卷九十引唐代傳奇《開河記》一書中的記載雲:「功既畢,上言於帝,決下口,注水入汴梁。

帝自洛陽遷駕大渠,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隻。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

於是吳越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於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舟之人護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

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

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其後明人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獲在《隋唐演義》四十回中又分別演繹了以上傳說,使得該說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考諸典籍,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開通濟渠和邗溝、命人在渠溝旁修築御道(即後人所說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樹,這是史籍有載、確有其事的。對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詩中亦有句雲:「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瀟瀟,三株兩株汴河口。

……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煬帝賜「楊」姓於柳之說在《隋書·煬帝紀》和《北史·隋本紀》等史籍中均無記載,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其實,「楊柳」一詞早在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出現了,該書《小雅·采薇》篇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此外,南朝人費昶在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一詩中也有這樣的描寫:「水逐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嫋嫋復依依。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明顯地都是指柳樹(確切地說是指垂柳),因為現代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葉圓、樹高、枝挺,是絕無「依依」、「嫋嫋」之態的。

其實,現代植物分類學意義上的楊類植物在我國古代被稱作「白楊」、「青楊」、「天楊」、「癷楊」等,而我國古代詩文典籍中所說的「楊」是「柳」的一種——蒲柳。對此,我國古代最早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為秦漢時期的學者對春秋戰國秦漢舊文進行增添修改而成)《爾雅》的《釋木》篇中就有如下記載:「檉,河柳;旄,澤柳;楊,蒲柳。

」宋代陳彭年、邱雍等人奉旨於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編撰而成的《廣韻》(是我國現今儲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韻書,它完整而詳細地記錄從南北朝到宋末語言系統)一書中亦云:「楊,赤莖柳。」而西漢學者毛亨在為《詩經》所作的傳注(即《毛詩詁訓傳》,簡稱《毛傳》)中亦曰:

「楊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訓詁學專著《爾雅義疏》一書中亦說:「《詩》言『楊柳依依』、『有菀者柳』、『東門之楊』,皆一物耳。

《爾雅》檉、旄、楊通謂之柳,蒲柳又謂之楊,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楊」、「柳」是同義的,這從《全唐詩話》中的一則詩話中亦可得到進一步地印證:該書《李泌》篇引《鄴侯家傳》雲:

「泌賦詩譏楊國忠曰:『青青東門柳,歲宴復憔悴。』國忠訴於明皇,上曰:

『賦柳為譏卿,則賦李為譏朕可乎?』」有了上述認識,我們對古漢語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戰國策·西周》中有這樣一個典故:

「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在該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葉,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語卻為「百步穿楊」;我國神話傳說中觀音菩薩手持的淨瓶名為「楊枝淨水瓶」,可瓶中插著的卻是柳枝;唐代詩人劉禹錫受民歌影響而創作的「楊柳枝詞」詩體,又名「柳枝詞」。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昔:指出徵時。

依依:茂盛貌。一說,依戀貌。

思:語末助詞。

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這是詩經裡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麼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不敢想象,現在的男女會創造出如此動人心魄的圖畫。婚姻如同時尚,幾天過後就覺得不新鮮了。流行歌曲唱幾天,換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樣不新的,那麼換上更新的吧。如果是這樣還倒罷了,以心換心,沒什麼不對。夫妻忠誠,戀人坦蕩。

合則留,不合則去,本來是一種理想狀態。

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銅臭。所愛的不是人而是背後的社會關係,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金錢、地位等等。為了金錢和享受,人幾乎會獻出一切,包括肉體,它本身就是賺錢的資源。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的時代已經終結。有時候我想,為什麼我們時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遠影響後來者的作品,原因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更,文化這個精神層次的東西也成了賺錢機器,其他的能逃脫嗎。

「以哀景寫樂」是指詩歌創作中的情景反襯手法,這種手法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樂」。《采薇》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4句運用了這種手法,但並不具有對應關係。運用對比的方式。

將時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典型畫面。短短4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同一個「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柳樹 形態特徵:柳樹為楊柳科(salicaceae)落葉灌木或喬木,很少常綠。單葉互生,通常披針形,很少卵形,羽狀脈;托葉小或大。

花雌雄異株,無花被,排成柔黃花序,花生苞葉腋內;雄蕊1或2或更多,花絲基部有蜜腺1—2枚,子房1,有側膜胎座2~4;柱頭2。蒴果2裂,種子有綿毛。

開花習性:柳樹一般先開花,後出葉,也有時花葉齊發的。花期4~5月份。

柳樹花粉豐富,在林區柳樹開花盛期,天好群壯,每群日進粉3~5kg。對春季蜂群恢復、發展,打好全年強群基礎極為重要。豐年,粉蜜除滿足群需用外,還能生產一部分蜂花粉和商品蜜

7樓:q竹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楊柳」是一個常見意象, 許多人在讀到這些詩詞時,可能會以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是楊樹和柳樹兩種樹的並稱,其實不然,中國古代的「楊柳」都是指柳樹,而與現代植物學分類中所說的楊樹沒有任何關係,《小雅》的這個也指的是「柳」而已

8樓:千島雲

古代傳奇**《開河記》記述,隋煬帝登基後,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認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並親自栽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

9樓:樑戩彰

好多人把楊和柳混在一起,叫做楊柳。春天,許多樹木還沒復甦,楊和柳已經抽青發芽了。「楊柳依依」、「春風楊柳萬千條」、「隔溪楊柳弱嫋嫋,恰似十五少女腰」,詩人們把楊和柳同春光相聯,還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

詩人們筆下的楊柳,實際上說的都是柳。但是,在植物學上,楊和柳是有嚴格區別的。楊和柳都是楊柳科一家,雖然,它們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

都有柔荑花序,果實中的種子帶著白毛,成熟時隨風飛舞,叫楊花或柳絮,是風媒花。但是,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楊屬植物有100多種,枝硬「揚」起,故叫楊;葉片扁圓緣裂,每朵花只有一枚苞片,雄花內沒有蜜腺,雄蕊眾多,是「風媒花」。柳屬植物有500多種,葉片細長如眉,髦θ醵

古代的楊柳是指楊樹和柳樹還是專指柳樹?

10樓:物有自然

指的是 柳樹

其實,「楊柳」一詞早在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出現了,該書《小雅·采薇》篇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此外,南朝人費昶在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一詩中也有這樣的描寫:「水逐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嫋嫋復依依。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明顯地都是指柳樹(確切地說是指垂柳),因為現代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葉圓、樹高、枝挺,是絕無「依依」、「嫋嫋」之態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楊柳依依」這句詩詞裡說的就是柳樹,沒有楊樹的事!

12樓:伊簫揚

是柳樹,是因為隋煬帝賜姓

古代的楊柳是指楊樹和柳樹還是專指柳樹

13樓:我是老夫子

楊柳樹是柳樹的一種。

柳樹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楊柳,為落葉喬木;旱柳又稱杞柳,亦為河柳,是落葉灌木。

什麼樹會說話,為什麼?答案(柳樹)因為的枝條面著風在飄意思就是柳樹在說:快要下雨了。 5

楊樹和柳樹怎麼區別?

14樓:匿名使用者

楊柳」本意解析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楊柳」是一個情思纏綿的常見意象,含有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俯拾即是,如:「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憶江南》)、「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楊巨源《和練秀

才柳楊》)、「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唐·劉禹錫《竹枝詞》)、「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唐·王昌齡《閨怨》)、「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北宋·歐陽修《蝶戀花》)、「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北宋·秦觀《江城子》)、「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清·高鼎《村居》),等等。

許多人在讀到這些詩詞時,可能會以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是楊樹和柳樹兩種樹的並稱,其實不然,這些詩句中的「楊柳」都是指柳樹,而與現代植物學分類中所說的楊樹沒有任何關係。其證如下:清代張英等奉敕於康熙年間編撰而成的類書《淵鑑類函》中「楊柳」條目下諸多的古詩文例句中「楊柳」詞義均被解為「柳」。

而當代《漢語大詞典》中所收錄的以「楊柳」為詞素的三音節詞十餘條,其中的「楊柳」的意思亦皆為「柳」,如「楊柳腰」就是「柳腰」的同義詞。

那麼,柳樹為什麼會被稱為「楊柳」呢?對此,清代杜文瀾在其編撰的《古謠諺》一書的卷九十引唐代傳奇《開河記》一書中的記載雲:「功既畢,上言於帝,決下口,注水入汴梁。

帝自洛陽遷駕大渠,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隻。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

於是吳越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於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舟之人護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

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

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其後明人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獲在《隋唐演義》四十回中又分別演繹了以上傳說,使得該說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考諸典籍,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開通濟渠和邗溝、命人在渠溝旁修築御道(即後人所說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樹,這是史籍有載、確有其事的。對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詩中亦有句雲:「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瀟瀟,三株兩株汴河口。

……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煬帝賜「楊」姓於柳之說在《隋書·煬帝紀》和《北史·隋本紀》等史籍中均無記載,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其實,「楊柳」一詞早在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出現了,該書《小雅·采薇》篇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此外,南朝人費昶在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一詩中也有這樣的描寫:「水逐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嫋嫋復依依。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明顯地都是指柳樹(確切地說是指垂柳),因為現代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葉圓、樹高、枝挺,是絕無「依依」、「嫋嫋」之態的。

其實,現代植物分類學意義上的楊類植物在我國古代被稱作「白楊」、「青楊」、「天楊」、「癷楊」等,而我國古代詩文典籍中所說的「楊」是「柳」的一種——蒲柳。對此,我國古代最早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為秦漢時期的學者對春秋戰國秦漢舊文進行增添修改而成)《爾雅》的《釋木》篇中就有如下記載:「檉,河柳;旄,澤柳;楊,蒲柳。

」宋代陳彭年、邱雍等人奉旨於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編撰而成的《廣韻》(是我國現今儲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韻書,它完整而詳細地記錄從南北朝到宋末語言系統)一書中亦云:「楊,赤莖柳。」而西漢學者毛亨在為《詩經》所作的傳注(即《毛詩詁訓傳》,簡稱《毛傳》)中亦曰:

「楊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訓詁學專著《爾雅義疏》一書中亦說:「《詩》言『楊柳依依』、『有菀者柳』、『東門之楊』,皆一物耳。

《爾雅》檉、旄、楊通謂之柳,蒲柳又謂之楊,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楊」、「柳」是同義的,這從《全唐詩話》中的一則詩話中亦可得到進一步地印證:該書《李泌》篇引《鄴侯家傳》雲:

「泌賦詩譏楊國忠曰:『青青東門柳,歲宴復憔悴。』國忠訴於明皇,上曰:

『賦柳為譏卿,則賦李為譏朕可乎?』」有了上述認識,我們對古漢語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戰國策·西周》中有這樣一個典故:

「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在該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葉,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語卻為「百步穿楊」;我國神話傳說中觀音菩薩手持的淨瓶名為「楊枝淨水瓶」,可瓶中插著的卻是柳枝;唐代詩人劉禹錫受民歌影響而創作的「楊柳枝詞」詩體,又名「柳枝詞」。

關於楊柳的文學意象,要從「柳」字說起。柳」的意象:

古人為什麼說「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什麼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我們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總是會聽到這樣一句話 女子無才便是德 但是為什麼總是這樣說呢?其實古代這樣說也是有他們的原因的,畢竟古人也是很有心計與智慧的,歸結下來差不多有三點原因!第一點,如果女子在古代的時候也像男子一樣讀書 有學識。那麼她們可能也會像男子一樣想要去尋求更廣闊的天地,而這個時候就不能夠...

為什麼古人說紅豆最相思,古人為何把紅豆比作相思物

讀唐詩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飛的白鷺,浮水的鵝。唐詩裡有畫,唐詩裡有歌。唐詩像清泉,流進我心窩,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飛的白鷺,浮水的鵝。唐詩裡有畫,唐詩裡有歌。唐詩像清泉,流進我心窩,相思的紅豆,吳山的雪。邊塞的戰士,回鄉的客。唐詩裡有樂,唐詩裡有苦。唐詩是祖先在向我訴說。相思的紅豆,吳山的雪...

蒙古人為什麼願意住蒙古包蒙古人為什麼喜歡住蒙古包

2 適應遊牧生涯 搭蓋迅速 搭蓋蒙古包不必嚴格擇址,只要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種組合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搭蓋時不用很多人蔘加,二人足可。到一個新地方以後,把它們從車上卸下來,只需生著火熬好奶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熬茶時還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時候,已經坐在蒙古包裡了。拆卸容易 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