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論語十則中的一則的看法,論 論語十則 的其中一則

2021-05-02 12:26:04 字數 1674 閱讀 1343

1樓:**黑撒加

我對第十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看法

這是孔子對儒家道德品質和為人的修養的內容的重要觀點,它的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兩千多年過去了,孔子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依然沒有過時,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就以我們中學生為例,我們喜歡被別人關愛,討厭受到別人諷刺、挖苦和打擊;喜歡豐富多彩適合學生口味的課堂教學,討厭枯燥乏味的灌輸式教學。那麼,我們是否顧及到別人的喜歡和厭惡呢?

在班級中,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被別人歧視,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有的同學亂扔紙屑,不珍惜值日同學的勞動成果,被德育處扣分。有的同學喜歡給他人起外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認為自己外號起的很有水平。

我認為,人人之間應該多些關愛、理解和支援,這樣人人之間就會和諧。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是精誠相見」,這句話和孔子儒家為人處事的觀點有相似的內涵,人與人之間建立和諧的關係需要關愛、理解和誠意。國家要建立和諧社會,他的前提是每個集體都應該是和諧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對「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的看法:

關於威嚴的問題,孔子曾經和學生子張談起過。孔子說:"君子衣帽整齊,目不邪視,莊重嚴肅使人望而生畏,這就是威嚴而不凶猛。

"(《堯曰》)說起來,也就是要求人們穿著合度,舉止得體。反之,則如俗語所說:"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東西。

"衣冠不整,言行輕薄,給人隨隨便便的感覺,則很難有威嚴。人既陷於輕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謹言慎行,學習自然也就很難有所成就,不能鞏固了。

當然,穿著合度,舉止得體並不是非得要西裝革履,一本正經。這方面走過了頭,也很容易成為迂腐的假道學先生。

關於不要和不如穩步發展的人交朋友的問題,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一種理解說,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誰也沒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認為聖人所說有操作上的困難。另一種理解則認為"無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

聖人所說,決不是教人先計量彼此的高下優劣再定交朋友的條件,如果這樣,不是成為交情當中的勢利眼了嗎?聖人所說,不外乎是要求我們在交朋結友中著眼於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著眼於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從這倦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就能明白這一句與下一句"過則鐵憚改"之間的內在聯絡,而不至於認為是空谷來風,毫不相干的了。

孝道可使民風淳樸

論【論語十則】的其中一則

3樓:恰同學少年李富

不是吧,那就論: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具體怎麼寫自己去吧!

4樓:仙府書迷

第二則是學bai習方法,講du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zhi第三則是學習dao

方法,內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容

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和社會現象,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論語十則每則的意思,《論語十則》意思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複習,不也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修養的人嗎?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

《論語十則》朗讀節奏劃分,論語十則的朗讀節奏該怎麼劃

1 子曰 學 而時習之,不亦 說乎?有朋 自遠方來,不亦 樂乎?人不知 而不悅,不亦 君子乎?譯文 孔子說 學習並且時常地複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 知道 我,我卻不怨恨 生氣 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2 曾子曰 吾 日三省 吾身 為人謀 而不忠乎...

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哪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哪五個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見賢思齊 見賢思齊 溫故知新 三省吾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而後已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 溫故知新 死而後已。成語可以為4 6 8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