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遊戲愛好者小胡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戲曲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歌舞,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臺的繁榮時期。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佔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
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 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誌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
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壎(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別強。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使中國戲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詞、**、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裡,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特徵是虛擬性。舞臺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它又是另一個藝術特徵,是它的程式性,如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
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範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臺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3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它是由多種地方戲在北京匯聚、融合,發展而成的。它從產生到現在約有一百四十年的歷史。
清代乾隆以來,崑曲、弋陽腔、秦腔等曾先後進入北京。2023年安徽著名藝人高朗亭率領有名的徽戲“三慶班”進入北京,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以後,又有“四喜”、“春臺”,“和春”三個徽班入京,和“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盛極一時。
此時,崑曲、京腔(弋陽腔入京後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漸冷落下來。約於2023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 劇和徽劇出於同一源流,因而時常合班演出,聲腔上相互結合。後來,徽班又吸收,溶化了崑曲、梆子、京腔的精華,在劇目,**,身段、服裝、化妝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結合北京當地語言和風俗習慣,便逐漸形成了京劇。
當時稱為“皮黃”,又名“京調”。 2023年前後,京劇在四大徽班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等著名演員,時稱“老生三鼎甲”。他們對京劇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有突出的貢獻。
京劇藝術比其它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和誇張的特點,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體系和統一風格,在舞臺表演上富於鮮明的舞蹈性和強烈的節奏感。 一百多年來,京劇著名演員先後輩出,特別是不斷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形成不同風格的流派,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京劇藝術的珍貴財富。 解放後,京劇藝術取得了巨大成就。
整理、改編、創作了大量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歷史劇,併成功地演出了許多現代題材劇目,為京劇的發闢了道路。京劇藝術代表團還多次出國訪問演出,轟動了世界藝壇。 【崑曲】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崑山一帶,又稱“崑山腔”。
明代嘉靖時期傑出的戲曲**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諸種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間小曲等多種藝術成分,創造出一種輕柔委婉的“水磨腔”。與選氏同時的劇作家梁辰魚專為崑山腔編寫了《浣紗記》一劇,演出後轟動江南,並迅速流行全國。
明末清初,崑曲一度繁榮,在藝術上更加精緻完美,成為一個具有全國影的劇種。至乾隆時期,崑曲藝術被統治階級所掠奪,內容趨向宮廷化,以致脫離人民群眾而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已瀕臨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後,崑曲在劇本.唱詞。
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2023年浙江省崑蘇劇團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貫》,轟動全國。2023年根據***的指示,建立了北方崑曲劇院。
崑曲這個古老的劇種,又煥發出藝術的青春。 崑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較高。
發音,吐字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崑曲曲調是曲牌體,每齣戲由成套曲牌構成。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
表演細膩,身段動作和歌唱緊密結合,舞蹈性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有時也用三絃、笙、嗩吶等。 明代中葉,崑曲向北方流傳,經許多藝人的努力,將崑曲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崑曲,則被稱為“南昆”。
;比昆的演出武戲較多,表現風棚u健豪放;南昆則注重音韻吐字和細膩做工,比較清婉纏綿。崑曲在中國戲曲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京劇和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 【評劇】 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
它源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成兆才是早期評劇的著名演員和劇作家。
他創造了許多新腔,並創作改編了一百餘種劇本,對評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 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
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河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
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臺。
《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青年演員繼承下來的一出好戲。
4樓:
五大劇種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崑曲:百戲之祖。又稱“崑腔”、“崑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
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代表作《牡丹亭》、《長生殿》等。京劇:
國粹,也稱“皮黃”。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2023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主要流行於京津滬地區,目前全國各地都有京劇院團存在。代表作《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樣板戲《沙家浜》等。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23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
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越劇:主要流行於江浙一帶,由於劇中角色都是由女子扮演,又被稱為女子之...
5樓:憑欄看劍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尚有據可考的有275個劇種。(劇種名前帶‘*’66個劇目有詳細介紹)
北京市: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絃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大秧歌 *二人臺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
*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
*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嶽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遊春戲 肩膀戲
臺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劇 粵西白戲 臨劇
海南省:
*瓊劇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絃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自治區:*藏劇
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清末學者王國維語 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 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 唱 念 做 打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 ...
戲曲的發源是什麼,中國戲曲的起源是什麼?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壎,他在 詞人吳用章傳 中提出 永嘉戲曲 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 戲文 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 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 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 樂旋律和唱唸上的...
戲曲的角色行當有什麼,中國戲曲角色行當分為哪四大類?
中國戲曲與希臘悲喜劇和印度梵劇,一同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曲文化。中國戲曲的各種角色依照不同型別人物的年齡 性別 身份與性格特徵,從臉譜 服裝 唱腔等諸多方面進行劃分,分為 生 旦 淨 醜。1 生 戲曲表演的行當的主要型別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 小生 與武生之別。1 武生,擅常武藝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