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散文形式改寫《與朱元思書》

2025-01-01 16:05:14 字數 3392 閱讀 5346

1樓:羊之小孩

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水流清澈得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波浪猛似奔馬。

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獨自一人乘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船兒在風中時兒左時兒右,欣賞著兩岸的高山。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啊!

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裡水路,陡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這樣的天,這樣的山,誰能說更偏愛誰一點呢?

我坐在船頭,映入眼簾的滿是青白色,發現如此美景,不緊感嘆一句水之青白,水之清澈。就連那千丈來深的地方也看得一清二楚。水底的魚兒正在嬉戲,細小的石子靜靜地躺在水裡。

湍急的江流快如飛箭,那驚濤駭浪猛如飛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山峰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彷彿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無數的山峰都直插雲天。山間的泉水衝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好是動聽。

蟬在枝頭呤叫,猿則在高山高歌。在這繁華迷眼的世間裡,還有這樣的地方嗎?想必熱衷於官場經濟人情世故的人們,來到這裡,都會忘憂流連啊。

看來這樣的山水,這樣不沾紅塵的山水,必然是有守護的。那些蒼茂的樹木伸出枝條,將這山水隱蔽起來,只有陽光偷偷地從隙縫中露出頭來,照亮這一江碧色,賞玩這珍藏的美麗。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說相遇太過於美麗,那離開何嘗不是一種傷害。雖然在心中也曾期盼希望你能夠回來,但我明白,在我們轉身的那一刻並是永遠,再也無法相見。我曾經那麼天真的以為,愛上你是這輩子最幸福的事,可如今才明白,遇上你也是我痛苦的蔓延。

與朱元思書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3樓:吾淑珍桂歌

1、寫作手法。

寫水手法:動靜結合。比喻,誇張修辭運用。

寫山手法:靜態事物動態化。對偶修辭運用。側面烘托。

2、原文簡介。

與朱元思書》

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詳)的信中的乙個片段,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簡析。本文敘述作者乘船自桐廬至富陽途中所見,描繪了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創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彷彿也親自領略了其間的山水之美;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對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視,含蓄地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之趣。

4、作者簡介。

吳均(469~520年),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

人。南朝梁時的文學家、史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稱讚。

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受梁武帝。

欣賞,任為奉朝請。著有《齊春秋》三十卷、注范曄《後漢書》九十卷等;有《吳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並未流傳下來。保留下來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藝文類聚》裡。

4樓:鄭微蘭幸君

對偶、誇張、烘托、渲染、動靜相襯、情景交融、襯托對比等寫作手法。

5樓:召恕衡媚

水是動靜結合,山是通過視覺聽覺和想象以動寫靜,化靜為動,看出山的高峻,奇偉。多處運用側面描寫。

6樓:網友

第二段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動態和靜態兩方面寫出了水之異,前四句描寫的是流式緩慢之處,後兩句充分利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貼切的表現了流式急流處。

品讀《與朱元思書》經典散文

7樓:剛陽文化

作者吳均,字叔庠,梁朝吳興固鄣(今浙江安吉)人。好學,有俊才;文章清拔有古氣。有人仿效他的文章,稱「吳均體」。

其《與朱元思書》是有名的小品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與朱元思書》起始總說富陽到桐廬的山水之美,然後分別描寫異水與奇山,特別是富春江兩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鳥獸,以及這些景物之吸引人心。

這篇吳均寫給朱元思述說行旅所見的信亂衫,僅140餘字,把富春江一帶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讓人悠然神往,彷彿置身在奇山異水之間。寫景寄興,流美幽深。

人們讀《與朱元思書》大多讀出她的美文如畫,而有人則能夠讀出其中的人生況味。

作家雪小禪說:

人世迢迢,大譁爛腔多時刻我們活得太修邊幅,過於嚴謹而刻板,為了各式各樣的名目或虛榮心,擔著太多負重。吳均不被貶,「風煙俱淨」這種句子也寫不出來,世道幽微,已經放下,看穿看透,方可任意東西。

自然山水能夠淨化心靈。

最低檔次,「乘車睡覺,登山看廟」;中等檔次,看花看樹,爽心悅目;最高境界,面對自然,心存感激,心生敬畏。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反。

鳶,一種猛禽,形狀與鷹相似。戾,至。經綸,籌畫,治理。窺,看。反,同返,歸去。

一心想學鳶鳥乘風凌雲的人,面對雄奇的峰巒,他們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的慾念也會平息下去;為各種繁重事務而操勞的人,看到幽深的。山谷歷遊,也會依戀不捨而忘掉回家。

到大自然中去吧。「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望峰息心」,「窺谷忘反」。

我們讀古人散文,不應當浮光掠影,僅僅滿足於欣賞詞句的優美,技法的精巧,而是應該品出文字後面的東西,領悟作者所抵達的境界。

把《與朱元思書》改寫成寫景散文

8樓:shang殤

風吹走了煙,便悄然離去。天山渾為一體,連那平時清晰的分界線,已無去蹤影。我坐在船上,任由汩汩的江流掌舵小船,雖漂浮蕩漾,也時而偏東時而偏西。

岸邊的景色也不至於使遊客乏味,散發著江南山水獨有的風味。此乃天下獨絕。

江水呈青白色,澄澈見底。亦像水族館那層玻璃,透過便可以觀賞水世界的魚兒,擺動著尾巴,魚鱗反射著陽光,穿過細沙碎石,若隱若現。轉角便煥然一新,湍急的水勢使小船換了檔,又像乘在飛奔的馬背上,穿梭在疾風中。

一陣奔波後,小船駛進兩岸高山間。山上都佈滿林林總總的樹林,青蔥卻使人心生寒意。它們憑藉高俊的山勢向著朝陽,爭個你死我活,想獨吞高峰上獨特的氧。

清幽的山澗裡,化妝師泉水不斷沖刷著岩石,碰擊的聲音泠泠地構成一首輕**;美麗的鳥生怕焦點變成泉水,便也馬不停蹄地開口奏樂,形成和諧的韻律。

碧波止,船泊岸。我涉足來探索林間的氣息。穿梭其中,橫斜的大樹枝葉在上面交錯成網狀,猶如天蓋遮蔽著。

雖然在白天,卻也與昏黑的月夜不無區別,在枝條稀疏交錯掩映處,才有幸沐浴到從中投下的一束豔陽光。忽的,「吱,吱」聲打破了這般寂靜,那便是隱蔽多日的蟬耐不住了;這時遠方又傳來猿猴不斷的長嘯,像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卻無法透過茂密的樹葉眺望到什麼。

站在山腳下,那雄奇的山峰,像鳶沖天而飛極力攀登的人,看到它們筆直的身影,也會使他那熱衷名利的心平息下來;再聽這河水,那幽美的山澗和著絕妙的歌聲,治理社會事務的人,也會為之動容,流連忘返吧!

槳遂動,碧波起,人離去,獨留景物在原處。

《與朱元思書》的題目是什麼意思與朱元思書練習題含答案

與朱元思書 書 信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信。選自 藝文類聚 中華書局1982版 卷七。本文為作者寫給朱元思講述行旅所見的信。吳均 469 520 字叔庠。吳興故鄣 今浙江安吉縣 人。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其作品收集在 全樑文 藝文類聚 裡。作品原文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

《與朱元思書》的講解,《與朱元思書》的賞析,從意境美賞析,是哪種意境???

附講解 翻譯 講解 意境美 文章開篇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遊的總體印象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二段寫 異水 先抓住其 縹碧 的特點,然後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動態美。靜中有動,動靜結合,顯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了一個 異 字。第三段寫 奇山 奇在 負勢競上 爭高直...

與朱元思書作者簡介,與朱元思書寫作背景

吳均 469 520年 字叔庠 xi ng 吳興故鄣 現在浙江安吉 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 469 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 520 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 史學家。沈約曾經見過吳均的文章,對此大為讚賞,誇讚吳均有才。樑天監初,柳惲為吳興,吳均召補主簿,柳惲經常讓吳均和他一塊對詩,吳均的文體清新秀麗,有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