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存在的根本問題
1樓:屠芹
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的教育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平衡狀態,無論從哪個角。
度來看,農村遠遠落後於城填區域,而作為基礎教育的農村 教育更是陷入讓人非常不安的狀態。儘管國——家近年來加大了 對農村教育的投入, 但總的來說, 還有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根據幾年來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經驗總結和思考,現就農村 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農村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 、教育投入不足,學校辦學條件差。
儘管近 20 年來中——國鄉村教育的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 觀,但與需求相比,還相差甚遠,鄉村教育經費不足的壓力 越來越大了;資訊社會把原來就落後的鄉村辦學條件再一次 向後拋得比歷史上任何時候的距離都遠。許多村小不要說現。
代化的教學裝置,就連基本的教學手段都難以滿足。許多學 校用地狹窄,沒有學生活動場地,沒有基本體育、**、美。
術及其他活動課教學設施,老師們依然是用「一塊黑板一張 嘴,兩支粉筆一本書」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最為嚴重的是還 存在許多危房學校,被陶淵明稱為「世外桃源」的陶寓村小 學的校長和老師們每天輪流值班,在牆壁的裂縫處貼上白 紙,一旦發現白紙有裂痕,馬上組織學生撤離,這嚴重威脅 著師生安全。村級小學辦學條件差,影響和阻礙著我——國農村 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
鄉村教育存在的問題
2樓:會哭的禮物
近些年來,各級**加大了對鄉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了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但是,鄉村教育的整體性薄弱狀況從根本上還沒有得到扭轉,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1、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
很多鄉村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課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體育課是學生自己玩……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別提教育現代化、資訊化了。由於資訊渠道不暢,一些邊遠農村小學幾乎沒有什麼教育科研活動,這些都使得鄉村教師在長年的教學過程中,墨守成規,安於現狀。
2、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農村小學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由於種種原因而相當薄弱,教師隊伍老年化,年輕教師有機會就考進或調進城裡,青黃不接。相當一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落後,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
同時,英語、體育、**、美術等專職教師缺乏嚴重,有些老師身兼幾門課程,影響了教學質量提高和素質教育實施。
3、學生流失。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人就想著往城鎮跑,因為城鎮學校的教學質量比較高,師資水平更雄厚。學習成績好點的子女要是在城鎮上學,肯定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因此,留在農村的學生越來越少了,都到城裡去了。
部分家長虛榮心強,喜歡攀比,不根據子女實際情況盲目把孩子轉到城鎮學校讀書。他們忘記了是金子,在哪也發光。
4、留守兒童的出現和家長的不配合。
現在農村大多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回家電視、電腦、手機為伴。孩子小時候爺爺奶奶特別嬌慣他們,上初中後孩子大了越來越不聽話,這個時候爺爺奶奶想管管不了!在學校里老師想管也不敢管,擔心惹一身麻煩。
部分家長過分寵愛孩子,滋生了學生的不良心理和行為習慣,增添了學校教育和管理的難度。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學生、隔代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較大。特別是對學生安全管理,學校是「有限的權力,無限的責任」。
5、教師負擔重。
每學期,學校教師要應付檢查搞資料,把大量時間花費在弄資料上,填表造冊,填報系統,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身心疲憊。
農村教育的現狀如何看待農村教育的現狀
一 生源不夠導致很多村級小學撤消 合併。我們調查的10個鄉,每個鄉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學。生源不夠有兩個原因,一是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二是很多孩子隨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學。不夠到什麼程度呢,一般一個學校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每個班20名左右學生。每個鄉只有一所完全學校,意味著10 20幾裡開外的孩...
農村教育比不上城市的教育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肯定的 看從哪方面看待。學科的付出而言,親身經歷,城市農村我都待過,農村孩子的學習只有也只能靠老師,基本都是留守兒童,監護人有很多都不識字。比如,我們班一年級比大小,有一個孩子作業沒有寫完,我讓她寫完了再走,家長著急的不得了,就說10大於7,大是大小的大,於是魚兒的魚,教孩...
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距很大,農村孩子應當如何逆風翻盤?
窮人家孩子早當家,一些家庭清貧的農村孩子,在農村看到父母非常辛苦,為了他們上學起早摸黑辛勤勞動掙錢供他們讀書,將來有個好的前途,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父母也過上富裕的生活,光宗耀祖,改為門庭。當初也想通過學習走出農村,無奈偏科嚴重沒有能繼續讀書,至今後悔莫及。長期生活在貧困家庭,深知父輩種田的艱辛,不同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