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塞下曲 盧綸的翻譯別囉嗦如題 謝謝了

2025-02-03 16:25:12 字數 1031 閱讀 5798

1樓:網友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天亮去尋找那隻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稜中。哦。

盧綸塞下曲的譯文

2樓:圍觀派

塞下曲,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樓:龍煙荀申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颳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

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蹟,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稜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稜」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象。

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塞下曲(其二)》(盧綸)原文翻譯成現代文

4樓:正香教育

作者或出處:盧綸 古文《塞豎叢下曲(其二)》原文: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蔽渣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塞下曲(其二)》現代文全文翻譯: 夜裡林深草密,忽然刮來一陣疾風;是猛虎吧?將軍從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獵去,尋找白羽裝飾的箭桿。發現整個箭頭,深嵌入一塊稜石中餘並櫻。 【註解】 [1]草驚風:

風吹草叢,以為有猛獸潛伏。 【評析】 第二首寫將軍夜裡巡邏邊境高度警惕。

為什麼唐代張旭現存的六首詩都是絕句

張旭,唐代書法bai家 詩人。生du卒年不詳。字伯高,zhi吳郡 治所dao在今江蘇蘇州 人,曾任常熟回 尉 金吾長史,世答稱張長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書法家,精通草書,狂草最為著稱。他的草書,與李白的詩 裴旻的劍舞,當時被稱為 三絕 相傳他最嗜酒,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然後落筆,或以頭濡墨而書,世呼為 ...

關於春雨的古詩詞,要六首,急用,謝謝啊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 漁歌子 2.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專風。志南和尚 屬絕句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 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

清代詩人袁枚的《詠錢六首》哪位方家能給註釋或翻譯,謝謝

橫江詞六首 1 其一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猛風吹倒天門山,白浪高於瓦官閣。其二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其三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2 其四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 3 濤似連山噴雪來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