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對的不是我
30公里不算長途旅行,大概乙個多小時就可以到了,大可以輕裝上陣。
上路前檢查好你的自行車,如果路況比較差,最好到車店去調好輪圈,需要上緊的螺絲上緊。
帶幾個需要的扳手,如內六角等,只帶最主要的,這個可以問車店師傅,要個根據你的車來選擇。
如果是你自己乙個人,車況又很好,內外胎都在1000公里以下,帶補胎工具和打氣筒就可以了,爆胎是看幾率,紮帶就要看運氣了。
如果內外胎比較舊了,天氣又很熱,帶備胎就是比較安穩的做法,主要是有些爆胎是沒法補的,比如氣嘴附近或氣嘴根部的爆胎。
帶好手機、電池、地圖、身份證件,身份證件最好帶乙份影印件。
如果是城市之間不需要食物和大量的飲水,可以在途中補充,帶點碎銀子就可以了。
安全問題:戴頭盔和穿騎行褲是比較重要的,前者保護你的頭,後者保護你的pp,太陽毒的天氣還要穿長袖上衣或戴騎行袖套,或者使用防曬霜,以防曬傷。
其他的呢可以在騎行當中慢慢發掘,一千個騎士會遇到一千個哈姆雷特。
祝騎行愉快!
2樓:網友
我覺得帶上手機(兩個電池)、錢包、飲用水、麵包、雨衣和紙巾就夠啦。在出發前先檢查好自己的自行車,確保沒有問題咯。路上也有維修點的,不認識路的可以問人咯。
自行車中什麼叫旅行車?
3樓:葛驕全蘆雪
旅行車可以說其實是山地和公路的結合。因為它既有山地的結構特點,特別是在剎車制動方面通常是實用的山地的v剎或者碟剎。還有變速方面也是沿用山地的變速系統。
輪胎上面借陪隱了公路的特點,外胎通常是光一點的細一些的外胎。因為這樣的胎更適合長途的騎行。旅行車之所以稱蘆悔廳為旅行車,它顯著的特點就是:
1.有後面的貨架,可以攜帶旅行用品。
2.坐墊是比較寬大點的舒適的坐墊,長途騎行以後不會覺得臀部的不適。
3.車把方面通查是採用的又大又寬的蝴蝶前輪把,長途騎行的時候可以不斷變換握把姿勢,不會手腕或者手臂不適。4.
前叉方面旅行車使用的是帶避震的,雖然不是什麼很好的避震叉,但也足矣應付一般的路面了。
旅行車捷安特和美利達都有,價位大概2500左右哦。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疑問可以發資訊或者郵件給我。
自行車短途旅行需要準備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可不可以不要確定,檢查車的安全性與保障性,準備一些需要維修車的裝備,萬一車爆胎了,你就要用自己的裝備了,爆胎的事說不清,有時你騎好久都不會爆胎,有時你一齣門就爆胎了,說不清楚的,必須帶好意外發生而需要的裝備。還要帶葡萄糖,增加體力。水要充足。
現金最好帶300元就夠了,以你去的距離不算遠,三百元就夠了。如果你不認識路務必帶張地圖。以免迷路。
帶雨衣,以免當天會下雨。如果那天出大太陽的話,擦一下防曬霜,帶個墨鏡也蠻不錯的。注意路上的碎石和碎片,以免爆胎,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騎車時站起來,以為站起來能改變車的重心,防止爆胎(不要騎太快)。
休息時檢查下輪胎是否有碎片扎進去的。
祝您旅途愉快……
5樓:匿名使用者
水和乾糧是必備的,另外還需要手機,gps,紙質的地圖,還需要有一些藥。
6樓:匿名使用者
短途沒必要那麻煩修車地到處是,主要是注意自身、交通安全。
7樓:匿名使用者
頭盔 風鏡 手套 打氣筒 補胎工具和六方扳手。
自行車旅行需要準備的東西。
8樓:淺痕
首先是車子,車子狀況一定要好,適合自己騎行。最好是山地車換上蝴蝶把,進山區不適合蝴蝶把,間距短,沒方向感,易摔跤。二是帳篷、睡袋,因為有時騎車不巧,沒有旅館就要露宿。
三是修車工具,以及氣筒備胎等,四是隨身換洗衣物,足夠的人民幣或是銀行卡。注:頭盔、手套、護膝這些勞保護具是必須戴的,出行安全第一。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天運出18噸第三天運的與第一天的比是5:4則,第一天和第三天共運出貨物=18÷4×(4+5)=噸第二天運出總數的百分之20則,第一和第三天運出總數的1-20%=80%這批貨物總數=噸所以,這批貨物一共有噸。
旅行買自行車
10樓:對的不是我
500元左右不容易買到帶變速的山地車,而一般的雜牌車或者單速自行車又不適合用來長途。
你可以考慮到當地的舊車市場找一下,捷安特鉛握的歐野漢特,美利達的克羅或燃、勇士款勇士,這幾款山地車二手價大概就是500左右,要選品相好一點的,最好帶發票。
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二手車,也可以考慮一下美利達鐵馬,或者看一下捷馬、阿公尺尼和喜得盛這三個二線品牌的山地車,比那些雜牌車好一些。
新車要騎行一段時間,舊車要整車維護一次之後才能用來長途。
不要買雜牌車,品牌好的自行車價效比槐團慶好,耐用。如捷安特、美利達。
祝騎行愉快!
11樓:
這個錢還是不要省的好,起碼也要買1500左右的美利達勇士和公爵才可以,500元的車在跑西南地區的大爬坡盯啟路和泥濘路、、塵土路、卵石路、搓板碰則薯路等豐富多彩的路況時,顯然是應付不了的,尤其是下坡的時候,而且雜牌車質量沒保證,路上問題多多,煩惱不已。
不過你可以考慮二手的勇士或公爵這一等級的山地車,一般**都在七八百,但笑者不排除500成交的可能,再配上擋泥板和行李架,還有碼錶和頭燈,可以出發了,記得備用內外胎都要帶一條。
12樓:
捷安特可以了,money也夠。
13樓:網友
要是旅遊去,最好買台山地車,可以變速以節省體力。 看價宴緩值,簡單的話先掂一下分量,輕的相對就差一些簡祥鎮,因為用的鋼零件的厚度薄的話就會不安全;鋁的比鋼材質的貴,同時也輕一些。你要是不太懂自行車就去專賣店買一臺,比如捷安特等大的自行車商,你可以把你的想攔粗法跟他說,他會為你選擇適合你的車的。
自行車旅行都要帶什麼
14樓:劉武陵
根據 路途 狀況 本人 狀況,大致 如下:1:本人證件。
2:現金,銀行卡。3:
手機,頭燈或手電筒。4:家門鑰匙。
5:雨衣,防雨靴,防雨褲。6:
急救包另加繃帶,碘酒,雲南白藥。7:打氣筒及自己所掌握的工具,小刀。
8:換洗衣、褲、襪、鞋、拖鞋。9:
記事本,原子筆,打火機。接下來就是裝備了。頭盔,眼鏡,手套,騎行服。
豐儉由人啦。沒短距離履歷,直接長途跋涉,時間預留要充足。儘可能避免夜行,雨天行,野外露宿。
自行車旅遊所需物品
15樓:網友
首先是帳篷,比較長時間的露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買好點的,五百左右的差不多。然後是食物和水,這些都比較簡單,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採購,然後是地圖,最好也帶給指南針以防走錯方位。當然**也要帶,應急的時候可以打求救**。
自行車旅行需要帶什麼東西,一些問題怎麼解決
16樓:網友
自行車旅行需要帶的東西:
1、打氣筒、補胎工具和簡單的維修工具。
2、備胎至少1條。
3、如果超過1000公里需要帶截鏈器和至少10節鏈條。
5、如果是去陌生的地方旅行,手機離線地圖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行車旅行一些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1、車胎被扎是最常見的問題,如果在市區有修車點可以請修車點的師傅解決,如果在郊區只能用自帶的工具自己動手解決。
2、如果鏈條斷了可以用截鏈器將壞掉的鏈條截斷,然後將備用的鏈節用接連器連線到鏈條上使用。
17樓:網友
水帶多少,要看天氣,人的體質,騎行距離來決定。如果是國道,路上大部分都有小商店的,如果是比較偏僻的,可以在小商店提前多買1~2瓶,在就是有些地方有山泉水也可以飲用,在乙個是加油站,在乙個是問路邊的村民。
可以提前買好吃的,比如一些包子之類的,如果現做,就要有煮飯的鍋和燒的氣罐或柴火。
想舒服的就住旅社,什麼**看你的經濟情況。想接觸的自然的就露營,就要有露營的裝備和膽量加細心。
便服就行,頭盔,手套是必須的,小命沒了你還享受什麼旅遊的樂趣。
碼錶可以有,他可以幫你記錄今天的騎行狀態,比如,今天騎了多少公里,用了多少時間,平均時速多少,等。手機當然也行,但手機開gps是比較費電的,因為要開gps才能記錄你騎行的資訊,而碼錶的話電池可以用很久的。
看你要去什麼地方,看什麼樣的風景,不同的道路會有不同的風景。
多去一些騎行論壇和貼吧,可以瞭解很多騎行方面的資訊資料。
18樓:懶猴騎牛
這個應該根據你的行程計劃而定 也就是說 路程路況得清楚。
騎旅行自行車去旅行是什麼感覺,騎著自行車去旅行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
想有好copy 的感覺前提是有好的體力和春秋季,大概就是伴著清風明月,呼吸新鮮空氣看著祖國大好河山,看這紅塵眾生喜笑歡顏,體會天之大,地之博,人之情。但是現在季節不太合適北方雪水打滑,南方雨量較多,也只有三亞現在適合騎行旅行。比較自由,隨時可以停下來。一種很自由,放飛自我的感覺啊!騎著自行車去旅行究...
自行車坐墊的種類,在自行車型別中,什麼自行車沒有座墊,知道的話,請告訴我這種車叫什麼車
自行車坐墊的種類bai,主要要根據自行車du的型別zhi來分。不同功能dao的自行車,需要使用不版同的坐墊。公路車 山地車權 兒童車 日常通勤車 比如ofo 摩拜 等等,坐墊的要求都不同。公路車的坐墊,窄 硬 細 輕,既可以保護會陰,防止摩擦,也可以更好的發力踩踏,提升速度。山地車的坐墊,又分成很多...
人騎自行車旅行是什麼感覺,一個人騎自行車旅行是什麼感覺?
過去從沒有過這種經歷,但總嚮往著來一次單車旅行。終於,機會來了,完全由自己做決定,有錢也有時間。放棄了坐車,決定騎單車去看望多年沒見過的朋友。當時在北京最北面的平谷區,我的目標是天津市中心,大概135公里,計劃用整整一天的時間騎過去。那天早上四點多就出發了,摸黑開始走,感覺很興奮,力氣也很充足,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