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2025-02-12 05:50:15 字數 3747 閱讀 1849

1樓:若魚與微笑刺客

年輕時離家出征,那時楊柳。

輕柔,隨風而舞。如今年邁的我返回故鄉,紛紛雪花,漫天飄飛。這是一首寫一位被遣戍邊的兵士從出征到回家的詩歌。這四句,是詩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這兩組疊詞。

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態、大雪的飛舞飄揚描繪得十分肯體、生動,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這一徵人的內心世界。「楊柳依依」表現他春天出征時對故鄉、親人戀戀不捨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們聯想到他在征程中經受的許多磨難,並襯托出他在返家時滿懷哀傷悲憤心情。

清人王夫之。

說這四句詩「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2樓:佴高仁

表達了作者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藉此表達了對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之情。全詩以輕盈的步伐和自由的活動為特色,語言清新明麗,節奏自然舒展,韻律和諧婉轉。詩中雖沒有正面「思想感情」的問題,但讀者仍能從詩中領會到這一點。

詩人往日出門時,曾在道旁折過楊柳枝,編過女孩子的頭髮,贈給她們;等到他離開家鄉時,那些送別的人們,乙個也都攀著柳條折回去了。「昔我往矣,楊柳依;今我來思,雨雪霏」,詩人在回憶這些往事時,思想情感是很難平靜的,而回憶起這些時,又正好趕上連綿的秋雨。於是,詩人就自然聯想起當年出征時依不捨的楊柳以及今天出門時大雪紛飛的情景。

3樓:網友

譯:當年我出征的時候,還是楊樹柳樹隨風飄揚的春天。楊柳依依指的是春天,是借代的用法。

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熱切思念,盼望重回故里與親人團聚的思想感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賞析是什麼?

4樓:社會暢聊人生

「依依」,「霏霏」這兩組疊詞,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態、大雪的飛舞飄揚描繪得十分肯體、生動,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這一徵人的內心世界。「楊柳依依」表現他春天出征時對故鄉、親人戀戀不捨的心情。「雨雪霏霏」使聯想到他在征程中經受的許多磨難,並襯托出他在返家時滿懷哀傷悲憤心情。

原文如下: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如下:那盛開著的是什麼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麼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敢安然住下?因為乙個月多次交戰!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

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獫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文中內容介紹:

小雅·采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

詩歌表現了將徵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一般小學的話只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乙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

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5樓:芊芊和你說教育

賞析:這是寫景記事,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

一、原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二、譯文。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三、出處。先秦《小雅·采薇》

整體賞析。小雅·采薇》描述了這樣的情景: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

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小雅·采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

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

6樓:找工作可以用我

表達了對征戰兵卒的同情,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渴望。

7樓:己經被氧化了

對一般人來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光是讀起來就感覺很美,很容易就記了下來。

但它也是有很濃的內蘊的,《采薇》是乙個退役兵重回家鄉時看到眼前景象,心生感慨而作的。回想過去幾年,說是要回家但總是有「玁狁」對邊境的冒犯、繁多的徵役最終都沒能回來。今天回家路上,雨雪相迎,滿目淒涼,當年離鄉時這裡可是楊柳輕柔,隨風搖曳啊!

戰爭改變了人民的生活。

詩經通常兩句高度對仗,這句也不例外,更是工整,「昔」與「今」,對,「往」與「來」對,「矣」和「思」都是助詞,後兩句也是,這就創造了高度的美感。

8樓:邪小哥說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詩中反映了士兵的征戰生活和內心感受。末章抒發歸途遇雪,忍饑受渴的辛苦和悲傷,詩味最濃。它象一幅畫,把乙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麼已經盡在不言中了。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這段詩表達了作者(即詩中的戰士)對家鄉和親人的熱切思念,盼望重歸故里與親人團聚的思想感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9樓:文化永生

詩歌以乙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因此此詩堪稱千古厭戰詩之祖。

10樓:靈秋

意思是:昔日從軍上戰場,楊柳依依好春風。

表達了作者(集詩中的戰士)對家鄉和親人的熱切思念,盼望重歸故里與親人團聚的思想感情。

11樓:君寶哈有

當年我離開時,楊柳正茂密,隨風搖曳。如今當我回想這些時,(鎮守的邊塞)正下著紛繁的大雪。

這是邊關戰士在思念家鄉的情景。

12樓:雲水禪心

該句來自《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

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

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當年我走時候依依不捨,如今雪花紛飛,邊關生活艱苦,對家鄉的思念。

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菲菲」的全文

詩經 小雅 采薇 詩經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與以下哪一首詩類似

南仲 周宣王大將,記載於 詩經 小雅 出車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 該句下段就是著名的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 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南卓 唐代宣宗時官拾遺,洛陽令,黔南經略使,其 羯鼓錄 與 教坊記 一樣,是研究唐代 藝術 宮廷生活和社會風氣的重要參考資料。羯鼓為西域民族樂器,唐時傳入中國。全唐詩 記載其 ...

什麼叫「雖萬千人吾往矣」,雖千萬人吾往矣是什麼意思

雖千萬人吾往矣 su qi nw nr nw w ngy 是一句俗語,出自 孟子 公孫丑上 意思是縱然面對千萬人 阻止 我也勇往直前。孟子認為這是一種勇氣和氣魄,代表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原文公孫丑問曰 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 否 我四十不動心。曰 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