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大架與小架怎麼區分

2025-02-12 07:40:20 字數 1096 閱讀 4937

1樓:網友

楊氏太極拳分為老架一路老架二路新架一路,一路針對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活絡經脈,動作舒展大方,行雲流水,連綿不絕。二路剛勁有力,動作較快,多用於實戰。

2樓:板凳就是沙發

大架小架並無嚴格意義上的劃分。一般來說,大架動作幅度較大,力度強;小架動作幅度小,強調意念。

3樓:網友

楊式太極拳大架子是楊澄甫定型後傳下來的。解放後國家體委邀請傅鍾文先生參照定型架子發行並推廣。由於該架子架馬寬大,氣勢巨集偉,中正自然,既不失去攻守之巧又突出中定勁練習,涵蓋了太極拳多種勁法、意法,故世人多宗之。

小架子據說由楊班侯、少侯、等傳下來,但多在民間秘密傳授,河北較多,講究冷勁、凌空勁散手。武林雜誌曾有記載。據說學習要親自傳授方可,否則難得其密。

以上分析姑且依世人之說而論,實際不是主要問題。問題關鍵在於領悟太極原理:所謂大架子絕非外形之擴大,乃是意氣之擴大,大又能退歸於小以至於無;大不是散漫是氣勢磅礴之慨;所謂小架子亦非外形之小,乃是多年功純而意氣緊湊之謂,小巧脫化,粘發自如之境界。

我輩練習只需要按照師傳要領,經年不輟,寒暑不易其志,終可有成!

陳式太極拳老架和新架,大架和小架的關係和區別

4樓:國寄竹彌琬

新架是陳氏十七世陳發科老先生晚年所定的架子,後又由他的兒子陳照奎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傳到陳家溝。

後,為了區別原來所練的拳架,就稱它虛塵為新架。在新架傳到陳家溝之前,陳家溝流傳有老架(又稱大架)和小架(也稱新架)。老架是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在家傳的太極五喚枯路、炮捶一路、長拳。

108式的基礎上,由搏返約,歸納成了陳式太極拳。

一路、二路。這套拳被稱為老架(或大架)。此差鏈禪時,陳家溝陳氏十四世陳有本也創造了乙個套路,這個套路圈比較小,發力少,沒有大架寬大,人們就稱它為小架(也稱新架)。

20世紀70年代,陳發科創造的新架傳到陳家溝後,為了區別,就把這三種拳架分別稱為老架、新架和小架。

這三套拳架,整個套路的佈局基本相似,只是每個動作的演練形式有所不同:老架舒展、大方、沉穩,連綿不斷;小架動作連貫性強,小巧玲瓏;新架在老架的基礎上,更加大了陳式太極拳纏絲勁的表現,松活彈抖的動作比較多。

易筋經與太極拳有什麼區分,易筋經和太極拳可以一起練嗎?

一 鍛鍊目的不同 易筋經是內功,以內壯為目的。太極拳是拳法,以技擊為目的。二 鍛鍊方法不同 易筋經講究調息,動作是呼吸的輔助。太極拳講究實戰,呼吸是動作的輔助。要看那一派的易筋經,大多易筋經就是體操,但太極拳不是,據說八極拳的易筋經跟太極拳同出一門 易筋經是少林派的,從印度傳入中國,類似於瑜珈。太極...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拳譜,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74式拳譜共有幾段

1 預備式 2 金剛搗碓 3 懶扎衣 4 六封四閉 5 單鞭 6 第二金剛搗碓 7 白鶴亮翅 8 斜行拗步 9 初收 10 前膛拗步 11 第二斜行拗步 12 再收 13 前膛拗步 14 掩手肱捶 15 第三金剛搗碓 16 披身捶 17 背折靠 18 青龍出水 19 雙推手 20 三換掌 21 肘底...

練完一套楊式85式傳統太極拳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練習傳統楊式太極拳套路時,時間和節奏一直是困擾很多拳友的問題。雖然此問題非常簡單,但就是因為楊澄甫宗師的著作裡有 故練架子愈慢愈好 這幾個字,大家一直很困惑。楊澄甫宗師說的 故練架子愈慢愈好 的 故 字是重點,是有先決條件的。因為當時很多習拳者對太極拳並不是很瞭解,不像現在一提起太極拳,不管是會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