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歷史還早的中國文字,有多麼的晦澀難讀呢?

2025-03-23 23:05:17 字數 4925 閱讀 4832

1樓:煦日和風

這種文字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去解讀出來,就算是專家也無法做到。

2樓:晨曦

中國最早的文字可能是由部落所獨特的,所以非常的晦澀難讀!

3樓:幸福小豬豬

比甲骨文還早的中國文字就是象形字,它是根據事物的形狀畫出的一些簡單的圖形,人們不好辨認。

4樓:浩宇星辰

非常的難懂,因為他們不像象形文字一樣尺仿汪可以猜測,而且大脊相關記載也非常的少,目前國內只有幾人可陵仔以看懂這種文字。

有沒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

5樓:網友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有:大汶口陶文、高郵。

陶文、半坡陶符、賈湖契刻符號。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之上而得名,又被稱為「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

或「龜甲獸骨文」。最早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的文化產物,距今已經3600多年。

甲骨文於1899年被首次發現開始,根據統計至今共出土154600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00多片,臺灣省。

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共發現單字約4500多個,而已經被破譯的則有2500個左右。

這些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了商貸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還涉及了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目前已經識別的單字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

6樓:

甲骨文是已經非常成熟的有文法的文字了。它的前面,一定有個發展過程的。只不過因為載體的原因,至今沒有被發現。有些古代陶器上有刻劃符合。被認為是早起的文字源頭。

7樓:

沒有比甲骨文更早的成熟的漢字。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8樓:趙老師聊職場

就漢字而言,甲骨文已知最早的漢字。

9樓:學霸寶貝小王王

如果有的話,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哦。

甲骨文,最難寫的

10樓:

摘要。甲骨文,最難寫的。

哦的甲骨文怎麼寫。

稍等。好快一點。

好快一點。稍等**釋出出來。

這是甲骨文還是漢字。

這個親。好的謝謝。

多虧了你。沒事親。

不懂可以問。

後會有期。比心][比心]

為什麼甲骨文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

11樓:靜宜

因為甲骨文的前面還有金文,還有倉頡最早造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1898年首次發現。1928年後,經多次發掘,先後出土10餘萬片,主要刻卜辭及占卜紀實的有關文字。

單字總數約4600字,可識文字達1700餘字。文字結構已從獨體趨向合體,基本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假借、轉註、形聲「六書」的漢字構造法則,文字形象簡古、勁健挺秀,所以說甲骨文是一種已經成熟了的文字。

在甲骨文以前,我國還有沒有文字?從史書記載來看,《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世本》都記載有倉頡造字的傳說。許慎的《說文》序把《繫辭傳》的說法和倉頡的傳說結合起來,說:

及神家氏結繩 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航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刈,萬品以察。」黃帝的時代大約在西元前兩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過西元前1300年。

從考古材料來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國境內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元號出現。30年代在山東章丘縣城子崖發掘的龍山文化陶片中就發現了一些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也有文字元號,它是由刻畫的幾何線條構成的,大多數比較簡單,郭沫若稱半坡彩陶上的符號有文字的性質。

在山東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發現有符號,有的符號上還塗有色彩。這些符號都刻畫在陶器表面極顯著的位置。有的符號象是太陽或月亮從山上公升起的樣子。

另外在青海馬家窯文化、鄭州商代早期文化及河北商代中期文化的陶器上都發現有符號。這些符號有的是同圖紋合在一起,有的明顯地區別於彩陶紋飾,這些符號雖是簡單的、零星的、無一定律的,但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可以說中國文字的誕生至少有五六千年以上的歷史。所以說,甲骨文只能說是我國最古老的比較成熟的文字,不能說是我國最早的文字。

add:甲骨文是黃河流域最早的文字。

12樓:令羽軒

中國最早的文字。

四周的四個文字就是水,木,火,金(順時針))現代歷史中,我們現在所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這個是第一大錯誤,其實嚴格意義的第一代中國文字就在伏羲皇帝的八卦圖中。那就是「火水木金」四個字,很簡單,只要大家把伏羲皇帝八卦圖中的那四個「卦」豎起來看就明白了。

首先我要宣告一點,數字和文字的區別在於其代表的含義而不在文字本身的形狀,而且中國第一代文字脫胎於數字,是先有數字然後才產生文字,第一代文字可以叫數字性文字,它是在數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在遠古時期,人麼為了記錄獵物的數目和其他必要的東西,首先就採用了在地上畫豎線的方式來記錄數字,而且一定是從左到右的自然習慣得順序,而這伏羲皇帝八卦的出現,他為了記錄一些帶有含義的事物,所以就必須創作出和數字略有區別的符號來,而他當然會採用簡單的數字方式。雖然此時仍然是看上去是數字方式,但是其含義卻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因為它代表的不再是數,而是意。所以這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代中國文字。

而後來的人又用象形的方式對伏羲皇帝所創作的這簡單的四個文字進行了象形加工,於是派生出一些其他的更先進更容易記憶的文字,這就是象形文字時代了,因為象形的方式便於識別其含義。

那北方的「水」——也就是三條豎線,經過象形就很容易認識是水的意思了,在這裡我略去,其他的卦都可以推匯出的,比如木卦,就是中間一條長線,兩邊是**的那個卦,我想大家自己很容易知道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因為伏羲皇帝所創作出的八卦圖是有重大含義的,所以在這四個字變形的時候有好多字的源頭是同乙個「卦」,比如,北方的水卦(三條豎線),它不僅僅派生出象形文字的水,還派生出了女人的女字,還有月亮的月字,當然我指的是象形文字的女和月字。因為伏羲皇帝口中大家知道那北方的水卦是陰,那麼凡屬於陰性的大多是從這個卦用各種各樣的象形方式派生出來的,其實還有乙個土字,伏羲皇帝沒有把它畫上去,因為那居中的土字他沒辦法放到天地璇磯的中間去,所以大家沒有看到。

所以中國最早的文字不是甲骨文。

**-中國經濟網)

13樓:天方樂談

應該這樣說,甲骨文是中國最早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在甲骨文之前已經產生了圖畫文字,那是最早的文字。

14樓:夜流景

不是因為它一定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而是不能保證沒有比它更早的文字記載存在。

15樓:匿名使用者

文字是人創造的。最開始肯定沒有能達到甲骨文的意識。是乙個很漫長的過程,慢慢變演變,乃至今日所見的文字的。

16樓:網友

因為甲骨文只是暫時發現最早的文字。

為什麼說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17樓:漢匠文化

1、甲骨文發現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甲骨文首次發現。

2、甲骨文發現後,金石學家、古董商人、外旁運國人開始大量蒐購。這些非科學的發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況,使所出甲骨的價值大失。據統計,從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達十萬片以上。

3、從1928年秋到1937年夏,由於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點,抗日戰爭爆發時,**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等人先後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帶進行了長達10年的15次考古發掘,不僅先後發現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

4、而且發現了商代後期的運缺梁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銅器、玉器、陶器,從物質文化上提供了殷墟為商代王都的證據。殷墟成為世界聞名的古文化遺址,又一次震動了中外學術界扮陵。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這麼說有什麼歷史依據嗎?

18樓:科普小星球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歷史依據就是中國多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現了很多關於甲骨文的文物。這些刻在龜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所雕刻的文字,甲骨文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甲骨文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這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又稱為殷墟文字。甲骨文主要出土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一帶。這裡曾經是商朝後期商王盤庚的都城,在商朝滅國之後成為了廢墟,所以很多人稱他們為殷墟。

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發現,到現在一共出土了15萬餘片甲骨文,由此可以證明,甲骨文在當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

二、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會生活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會生活,截止到2012年,中國主要出土的甲骨文約有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到了商朝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政治、占卜、文化、社會風俗,並且涉及到天文、曆法、地理。目前已經識別出的甲骨文大概有2500個單字,它們已經具備了會意、象形、形聲、假借的造字方法,也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字的魅力。

三、甲骨文的考古發現1936年,在安陽小屯村北部出土的甲骨坑,儲存著甲骨文大概17000片,記錄著商王武丁時期的社會生活。1973年,在安陽小屯村南地又發掘出了甲骨文7000多片,與這批甲骨文同時出土的還有很多陶器。這些資料為甲骨文分期、殷墟文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1991年,在安陽花園莊東地發掘出了乙個甲骨坑,出土了1000多片甲骨。這些甲骨的內容豐富,表明在商朝晚期,王室已經在用甲骨文進行占卜活動了。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關於甲骨文,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關於甲骨文的其他故事,甲骨文的歷史

古時候的人在田野上種莊稼,盛夏時節,太陽很大,田地極易乾旱,莊稼極易枯死,每天需要走很遠的路挑水澆灌,農民很辛苦。有一個聰明人在地裡埋下一些陶缸,收集雨水,每天只需要就近從陶缸裡舀水去澆莊稼,真是便捷省力。從此,有很多人來學習這種發明,他毫不保守,對每一撥來學習的人耐心講解注意事項 埋缸時,一定要使...

中國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現演變,你認為有什麼影響呢?

影響了時代的變化,影氏豎響了文字,影殲遊大響了後人對歷史發展的認知,讓人們瞭解了文字的轉變,影響了人們對自己的看法。磨野。影響了以判肆後亮賣的文字,影響了文字的發展,也給文字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影響了文化的演變敬衝逗,還影響了文字的歷史發展。出現了不同的文字時代,有著不讓螞同的字型結構,字型一直在發生...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嗎

是的 從文字發展史來看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 草書 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舞縣北22公里賈湖村東側裴李崗文化遺址中 發掘出甲骨契刻符號,引起學術界關注,稱其為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按現有的資料看,甲骨文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因為甲骨文已經是一種相對成熟的文字,其先前必定有一個發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