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砂粒
高考文言文閱讀技巧
眾所周知,閱讀水平的提高並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閱讀也不例外。最有效的辦法只有兩條:一條是積累,一條是轉化。
掌握實詞的意義。雖然《大綱》中只規定需要掌握150個文言實詞,但實詞掌握得越多,閱讀水平就越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掌握文言實詞主要有4個方面:
1.詞的古今異義。著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人災,絕食者千餘家」句中,「絕食」作「斷絕糧食」講,與今天的「絕食」意義完全不同。
這是詞義演變。
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如「發」字,在「見其發矢十中**」(《賣油翁》)中作「發射」,在「頃之,未發,太子遲之」(《荊軻刺秦王》)中作「出發」;在「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赤壁之戰》)中作「點燃」;在「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中作「開啟」;在「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五人墓碑記》)中作「發動」;在「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中作「抒發」;在「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君後援」(《赤壁之戰》)中作 「派遣」;在「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中作「徵發,徵調」;在「即道意中事,無毫髮爽」(《促織》)中作「極短的長度單位,十毫為一發」;在「野芳發而幽香」(《醉翁亭記》)中作「開放」等。
這些都是課內所見的,平時不斷積累實詞在語境中的意義,掌握得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閱讀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張良出,要項伯」(《鴻門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
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課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範圍,這是由於在古代有的字義項較多,後來就在原字的基礎上另造了一個新字,以分擔它的一個意義,原來的字叫古字,後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從意義上看,通假字與本字是無關的,而古字與今字則是有關的。高中課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約不超過100個,識記起來並不困難。
4.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並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這是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如名詞用作動詞,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
理解詞類活用對掌握實詞是大有好處的,但不必死記硬背。在平時學習、誦讀過程中,即可把握這種語言現象,關鍵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虛詞的用法。虛詞在文言文中雖然數量較少,但使用的頻率高,用法靈活,語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學習難點之一。由於虛詞常常分屬於幾類詞性,故學習時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詞性,然後弄清其意義和語法作用。
《大綱》規定要掌握的虛詞,我們可以把這些虛詞分為若干類來把握:以代詞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詞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詞為主的有「以、於」等,以連詞為主的有「而、則」等,以語氣詞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詞「焉」等。只要有了誦讀的基礎,掌握虛詞應該比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
文言中的句式與現代漢語大體是相同的,我們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斷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主要藉助於判斷詞「是」,而文言文中主要藉助於「者」和「也」,也可單獨使用「者」或單獨使用「也」,甚至兩者全省略,如 「劉備,天下梟雄」,就是個典型的判斷句。此外,文言文中還可以用「為」、「乃」、「即」、「固」、「誠」等詞來表示判斷。當然,文言文中有時也用「是」 來表示判斷,如「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被動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主要藉助於被動詞「被」,而文言文中表達被動的形式較多,主要有下列幾種:
(1)藉助 「見」、「於」、「見……於」來表示。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等。
(2)藉助「為」、「為…… 所」來表示。如「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羸兵為人馬所蹈藉」等。
(3)藉助於「受」來表示。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等。
(4)從語境本身來判斷,這是被動句式中最難的一種,必須根據上下文來斷定。如「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句中的「舉」即表被動,是說「函谷關被攻佔了」;又如「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謀攻》)句中的「殺」字表被動,是說「(攻城的)士兵被殺了三分之一,可是城還是攻不下來,這是攻城的災難啊。」
倒置句式在現代漢語中運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卻十分普遍。主要有:
(1)主謂倒置,一般為強調謂語,將謂語放到前邊,如「小人哉,樊須也!」(《論語》)。
(2)賓語前置,有三種情況:①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該賓語置於動詞的前邊,如「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②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該賓語也置於動詞的前邊,如「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③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到動詞的前邊,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吞舟是漏。」(《與陳伯之書》)。
(3)定語後置,現代漢語一般為定語在前,中心詞在後,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現中心詞在前,定語在後的情況。如「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4)介詞結構位置,在現代漢語中,介詞結構在動詞前邊的作狀語,在動詞後邊的作補語;而文言文中,介詞結構明明在動詞的後邊,翻譯的時候卻必須作狀語。如「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必須譯成「向孫將軍求救」,而不能說成「求救向孫將軍」。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難點,文言文中的省略現象十分普遍,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感知能力才能確切把握這種語言現象。它可以省略主語、謂語、賓語,還可以省略介詞等。以上諸多現象把握並不困難,難的是要把這些知識在閱讀實踐中自如地運用。
如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審於何得此絹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飲爨樵:打柴
d.後因他信,具以白質信:使者
該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試與學過的課文作比較:a項的「省」,讀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著這個義項,如「省親」。b項的 「審」,課內出現過多次,如《促織》:
「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審」為「詳細,周詳」);又如《察今》:「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
」(「審」為「觀察,考察」)。而《歸去來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審」字也作「瞭解,知道」講。
d項的「信」作「信使」在《孔雀東南飛》中也早已見過:「自可斷來信。」此處似乎並不難判斷。
c項的錯誤比較明顯,「取樵」是個動賓結構,「樵」是「取」的賓語,是名詞,當「柴禾」 講,不能理解為「打柴」。
高中文言文閱讀完全不會做。怎麼辦?文言文看不懂意思。
2樓:龍龍
你先將120實詞,所有的解釋背下來。
然後將18個虛詞,所有的解釋能理解。
將所有的句式特點記下來,自己理解,自己背,別指望老師。
老師只能面對所有學生,並不是只面向你一個人。
你試著看兩本書,一是《資治通鑑》二是《聊齋志異》。
3樓:古今漢語教育
這是基礎太差的緣故,應該從頭學起。
4樓:天蠍
理解每一個字的意思,再串起來做
高考語文文言文一點不會怎麼辦。我根本理解不了
5樓:龍龍
高考文言文閱讀,不用急。
文言文實詞120個,其含義要弄清楚。這對高考文言文閱讀第一題是相當有用的。
文言文虛詞18個,其用法要弄清楚,現在不單獨考了,但在翻譯中還得用上。
文言文的句式和一些特殊詞的用法,試著記一些。不必死記,在翻譯中,在練習中去摸規律。
平時學習推薦兩篇課文,一是《鴻門宴》,二是《赤壁之戰》。
最好背下這兩篇課文,好好揣摩,就明白了。
6樓:匿名使用者
需要多練習多做題的。
文言文:把每次做的文章自己做完後,拿來答案(一般都有翻譯),逐字逐句對照翻譯,不會的詞在文章上標上註釋,然後整理到一個本子上,這是要積累的,剛開始肯定見不到大的成效,但是慢慢地就能提高文言素質。另外,高中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是必背的,意思例句都要十分熟悉。
文言實詞就靠積累了,不要忽視教材上的文言文,高考都是圍繞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來出題。
古詩鑑賞:當讀完一首詩或詞時,就需要在腦海中想象它做表達的意境,但是到高三,答古詩鑑賞是有模板的,老師都會給,這類題要每天都做一些,結合答題技巧,很容易得分的。但最關鍵就在理解了,先讀懂詩,如果文言文過關這個就不成問題了。
真誠地為您解答。
7樓:盈盈香染
這個在語文中算是難的~尤其是古文還是e級的。我的學習方法是積累和連蒙帶猜。不要對這些苦惱,其實古文和文言都是很優美的,而且都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先感覺語言的優美,興趣決定一切。
古詩記住一些常用的意向,一般你看到意向是古詩的大義就差不多了,剩下靠你發揮,利用古詩下面的註釋,有一些作者簡介,你可以把自己想成作者,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文言文注意積累一些常用詞級古今異義,也不用太多但例如「妻子」這類常用且影響理解的一定要記。考試中常考人物傳記或一些景色或某位什麼子的思想理論,人物傳記一般很簡單,你努力理解,儘量讓自己看進去就行。
學會適當跳過和猜測,這是在有一些基礎時,有時你會發現有一些你難以理解的但你可以跳過或根據上下文猜測。最後重要的是語感啦~~~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拉~
8樓:匆匆x﹏x那年
古詩鑑賞是有模式的。只要套就行
文言文就要積累,平時學習練習的時候就要注意詩詞的積累,虛詞就比較死~可以網上找找全抄下來
9樓:匿名使用者
多看輔導書,多問老師和同學
10樓:匿名使用者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 ,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狀。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 。洎[jì]其成立,未識豜豭[jiān jiā]。
每齧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時,窋[zhú]詫之態,...
文言文閱讀,初中文言文閱讀技巧
答案 小題1 通 披 穿著 腰上佩戴著 卻 小題1 到了學舍,我 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把我包好蓋好,很久才暖和過來。小題1 跋涉之難 答案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理解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根據具體的語境之外,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的詞語,比如 被 ...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方法
馬說 千里馬的悲慘遭遇緣於 食馬者 的 不知馬 作者從哪幾方面刻畫了 食馬者 的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情感?作者從以下三方面刻畫了 食馬者 的形象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抨擊。馬價十倍 1.解釋詞語意思 1 願子還而視之 願 ...
初二的。文言文閱讀,初中文言文閱讀技巧
1 申子曾勸昭侯按制度按原則辦事。2 申子意識到了自己的請求是違反原則的。3 申子能知錯就改。4 堅持原則才能長久,知錯能改才堪造就。初中文言文閱讀技巧 第一步 快速瀏覽題目 如果你的文言文基礎很差首先你要多閱讀課外文言文,試著自己翻譯如果有不會的,可以和老師 不要不好意思,老師會歡迎你提問的 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