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白起建議乘勝滅趙,秦昭襄王決定暫時議和,誰更有道理?

2025-02-02 12:05:04 字數 3133 閱讀 1730

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為什麼殺白起,卻放過范雎?

1樓:浪漫櫻花戀家

秦昭襄王之所以殺白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政治鬥爭,對於這種情況,秦昭襄王惱羞成怒,就殺白起,也算是給其他軍功集團的人乙個警告吧。而不殺范雎也很簡單,他認為范雎並沒有犯錯,沒必要殺他。

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白起曾請求趁熱打繼續追擊趙國,可是那秦昭襄王卻聽信了范雎的意見,並沒有答應白起的請求,下令讓軍隊回國休整。

一年過後,秦國與趙國和談沒有成功,秦昭襄王這次卻想要征討趙國,這時白起拒絕了秦昭襄王,不去出征。白起的拒絕讓秦昭襄王感受到了蔑視,再加上范雎的慫恿,於是賜死了白起。

白起被賜死後,國內已無可以出征的人才,不得已范雎舉薦了毫無作戰才能的鄭安平,讓他去征討趙國,可那鄭安平著實沒出息,率領兩萬精兵竟投降與趙國,雖然范雎舉薦人不力,但秦昭襄王卻並沒因此治他的罪。

很多人都感覺奇怪,白起僅僅是因為拒絕秦昭襄王的要求就被殺害,而范雎致使損失兩萬精兵卻安然無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也無非是政治原因,長平之戰後,其他五國都不願參與對趙國的瓜分,都等著看好戲,秦軍也只能硬著頭皮再打下去。這時候范雎收了趙韓兩國的賄賂,表面上看起來是嫉妒白起,實則只是在掩飾秦國外交的失敗,給秦昭襄王乙個臺階去停戰。

另乙個就是涉及到秦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商鞅變法的推行,讓軍功集團逐漸強大起來,之所以被稱為軍工集團,是因為他們都是好戰分子,希望隨時有戰爭發生,這樣他們可以立軍功,白起就屬於軍功集團,長平之戰後白起等人就想打邯鄲,由此可見軍功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

一直以來秦國就是推行外交戰略,雖然征服比較重要,但是軍事也必須服從政治,不然就會亂了套,所以雖從表面來看,殺白起是因為白起反對秦昭襄王,其實也只是政治鬥爭而已。

而對於范雎,他是跟秦昭襄王站統一戰線,並沒有觸及到秦昭襄王的底線,所以不必殺。

2樓:小貓不吃醋

本來白起想直接打趙國的,秦昭襄王不願意,兩年後,秦昭襄王再次發兵征討趙國,可是白起卻拒絕出征。這讓秦昭襄王極為不爽,在范雎的慫恿下,白起被秦王賜死。

3樓:職場解惑七七

因為在此次戰役中,白起擅自主張,不聽取秦昭襄王的命令,放過范雎是因為其沒有做錯什麼事情。

4樓:江平不肖生

長平之後秦國一家獨大,白起有沒有意義對秦國不是特別大,但對秦王來說乙個不聽他話的統帥還活著,對他意義特別大。所以他必須讓白起死。范雎是秦王的心腹加左右手,特別是白起死後秦王更加需要他。

不過範睢卻嚇個半死,白起的死他實際上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讒言說了一籮筐。在秦人心裡面他是害死白起的第一罪人,為了能在秦國活下去,他只能更加依靠和忠誠於秦王。這恰恰是秦王樂於看到的,因為秦王需要的是聽話的狗,而不是有自己想法的人。

一旦他哪天不聽話了,或者形式需要他可以出賣范雎。所以歷史書上記載范雎後面幾年一直在想方設法光榮退休,就是害怕自己會落得個不得好死。

5樓:職場小蔣

因為范雎並沒有犯錯,所以並不需要殺害他,而白起的死表面上看是因為君主怨恨,實際上是因為政治鬥爭。

6樓:職場高達

白起戰場上違抗命令,不聽取秦昭襄王的命令。這樣的大錯讓他被殺了。

7樓:啊羨

因為範睢,對秦昭襄王是沒有什麼威脅的,而且對他是比較服從的,而白起,就不同了,他這樣的人,還是早一點死了,才安心。

8樓:小巴兔

因為秦昭襄王認為白起沒有聽從他的命令,而且自己坑殺了一些俘虜,所以就殺了他沒有放過他。

9樓:瞎胡扯的大腸

因為秦昭襄王,他認為白起是乙個不聽從他的命令的人,所以才會選擇殺掉這樣乙個人以除後患。

10樓:小腦袋呆呆

因為在他看來白起肯定是不會服從於他的,所以為了不留後患殺了他,而范雎他覺得有用。

11樓:和藹的小銘

因為范雎當時並沒有犯錯,而且對於白起來說,他被捲入了當時的政治鬥爭。

12樓:網友

舉全國之力打了三年,損兵折將毫無進展,不殺他殺誰,這貨還真不如龐涓。

13樓:貝殼兒

可能不是放范雎吧 ,也可能只是他殺肉了,也有可能他認為范雎並沒有什麼用處,對自己也造不成什麼威脅。

長平之戰過後,秦昭襄王為什麼殺白起,卻放過范雎?

14樓:丸子閒談文化

我個人覺得秦昭襄王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很簡單,因為范雎並沒有錯誤,不需要處罰他。

15樓:活在瓜裡的籽

大概是因為當時七國的關係非常複雜,兩國之間有時是盟友,有時又是敵人,沒有人情只有利益。

16樓:知心小謝

在許多人看來,如果不是范雎慫恿秦昭襄王,白起可能就不會死,邯鄲保衛戰的結局又會不同,秦滅六國或許會提前,秦昭襄王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很簡單,范雎並沒有錯誤,不需要處罰他。

17樓:luu陽光的

當時秦王要殺白起的原因是因為白起當時為了手下士兵的命選擇了避戰,所以秦王才要殺了他,放過范雎則是因為他沒有犯錯。

18樓:網友

那是因為白起的戰功實在是太大了,他害怕會功高蓋主,所以才會想要殺掉白起,而范雎對秦昭襄王的威脅不大。

19樓:網友

長平之戰後,白起提出繼續追擊趙國,但秦昭襄王反對了,因為他很賞識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戰略,白起屬於好戰的,與秦昭襄王產生分歧,後來與趙國的談判失敗後,秦昭襄王下令再次出擊,白起卻拒絕了,白起挑戰了秦昭襄王的權威,讓秦昭襄王有了除掉他的理由。

20樓:喬治不慢

因為白起功勞很大,在朝中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為人不知收斂,秦昭襄王漸漸對他不滿。

21樓:網友

秦昭襄王命令再次發兵征討趙國,可是白起卻拒絕出征。違抗王命所以白起被殺,而范雎卻並沒有什麼過錯。

22樓:網友

因為當時白起有點居功自傲,擅自主張,沒有聽從秦昭襄王的旨意,秦昭襄王對他不滿。

23樓:12碧3海藍天

白起是秦國的白起,范雎是秦王的范雎。

24樓:網友

因為在邯鄲之戰吃了敗仗,有氣出不了。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帶兵打趙國

一將功成萬骨枯,功高難免自盡死。這句話放在白起身上再合適不過,白起死於自殺,更是被逼自殺。白起上戰場前,秦趙兩國已經在長平打了三年消耗戰,消耗戰拼的是綜合國力,趙國幾十萬軍隊在前線的消耗巨大,糧食沒了,趙國急於尋求與秦國決戰,臨陣換帥,用趙括代替廉頗為主將,此為趙國第一大錯誤。趙括擔任主帥後,輕敵冒...

如果白起和趙括在長平之戰時互換身份,最後誰會贏?

我覺得是白起,因為當時兩個國家的實力差距不大,而且白起的能力要遠超趙括。我認為白起會贏,因為白起他非常的厲害,武力值是很高的,可以扭轉局面,而趙括根本就不是白起的對手。白起會贏,因為雙方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反而趙國還有地利人和的優勢。長平之戰發生了什麼,白起是如何包圍趙括的?白起,被大家稱為 殺...

長平之戰白起殺了趙國40萬俘虜是真的嗎

不對,實際上是40多萬,史記 如是記載 長平之戰 選自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秦昭襄王 四十四年 前263 白起攻 韓 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 前262 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日 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