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王安石的文言文的名字

2025-02-12 00:30:12 字數 1624 閱讀 7368

1樓:關帝君

這是南宋朱弁的《風月堂詩話》中的句子。

全文如下。王介甫在館閣時,僦居春明坊,與宋次道宅相鄰。次道父祖以來藏書最多,介甫借唐人詩集日閱之,過眼有會於心者,必手錄之,歲久殆錄遍。或取其本鏤行於世,謂之《百家詩選》。

既非介甫本意,而作序者曰:〔公獨不選杜、李與韓退之,其意甚深。〕則又厚誣介甫而欺世人也。

不知李、杜、韓退之外,如元、白、夢得、劉長卿、李義山輩尚有二十餘家。以予觀之,介甫固不可厚誣,而世人豈可盡欺哉?蓋自欺耳。

不是王安石的。

王安石名字的由來

2樓:天問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1]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

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

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文言文:王安石的故事。

3樓:文以立仁

原文(選自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二》,選文又名《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①蕭氏子至京師②,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日過午,覺飢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臠⑤數四,頃即供飯,旁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詞語指謹解釋:

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

京師:京城。

果蔬:泛指菜餚。

酒三行:指喝了幾杯酒。

臠(luán):切成塊的肉。

翻譯: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家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公子穿盛裝前往,知好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

時間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只見桌上並未準備果品蔬菜,蕭公子心裡覺得很奇怪。

喝了幾杯酒之後,才上了兩塊胡餅,接著又上了四份肉塊。一會兒就上飯了,另外只有一碗湯而已。蕭公子平時很驕縱,不再動筷子,只吃胡餅中間有餡兒的部分,搭逗鉛把四圈兒都留下。

王安石把剩下的餅邊兒拿過來自己吃了,蕭公子覺得很慚愧地便告辭了。

有關學習的文言文都有哪些,關於學習的文言文名句有哪些?

1 戰國荀子的 勸學 節選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釋義 君子知道他學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認為是完美的,所以誦讀群書來力求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2 宋代王應麟的 三字經 節選 玉不啄,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道。釋義 玉如果不經過打磨和雕刻,就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 人...

王安石原過全文翻譯,《宋史 王安石傳》文言文翻譯

王安石 原過 天有過乎?有之,陵歷鬥蝕是也 1 地有過乎?有之,崩馳竭塞是也 2 天地舉有過,卒不累覆且載者何 3 善復常也 4 王安石 原 過 譯文如下 天有過錯嗎?有的話,那麼日食,月食便是他的過錯。地有過錯嗎?有的話,那麼地的崩塌,水的枯竭就是他的過錯。天和地都有過錯,但他們又何嘗不是覆育包容...

有關文言文的虛詞問題

你是指 而 吧,簡單地說 初高中主要辨析作為連詞時的意思,有以下幾條 1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我所欲也 2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 勸學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幹嚴譴而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