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額。是斐林試劑。
斐林試劑是德國化學家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發明的。它是由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 g/ml的溶液,還有酒石酸鉀鈉配製而成的。它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因此,斐林試劑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與否。
斐林試劑是新配製的溶液,它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沉澱,可用於鑑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試劑鑑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深藍色→黃色(cuoh沉澱)→磚紅色(沉澱)。
斐林試劑測定還原糖的優缺點
2樓:帳號已登出
優點: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澱。缺點:測定複雜。
試劑斐林試劑(主要由質量濃度為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的cuso4溶液配製而成)實驗材料準備植物組織是常用的實驗材料,但必須加以選擇。
在糖類中,分子中含有遊離醛基或酮基。
的單糖和含有遊離醛基的二槐數糖都具有還原性。還原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乳糖、麥芽糖。
等。能夠還原斐林(試劑(本尼迪特試劑)或託倫斯(試劑的糖稱為還原糖。
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
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
斐林試劑為深鉛答首藍色溶液, 在與脂肪醛或還原性糖共熱時, 藍色消失,析出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在氧化亞銅析出過程中, 反應液的顏色可能經過由藍色→綠色→黃色→紅色沉舉友澱的逐漸變化,反應較快時,直接觀察到紅色沉澱。
果糖被斐林試劑氧化的機理?
3樓:網友
果糖被斐林試劑氧化的機理,應該是鹼性環境下通過烯醇互變得到葡萄糖或甘露糖中間體,然後再被氧化為糖酸的。
在鹼性條件下,果糖發生差向異構化,形成葡萄糖或者甘露糖,然後含有醛基的葡萄糖或者甘露糖,再和斐林試劑進行反應,其產物變成糖酸,很容易檢測的,應該是不會存在異議的。反應如下式:
斐林法測定還原糖含量時,為什麼不能用硫酸銅作為樣品溶液的澄清劑?
4樓:網友
斐林法測定還原糖含量時,不能用硫酸銅作為樣品溶液的澄清劑,是因局禪散為斐林法是在鹼性條件下進行測試的。硫酸銅在鹼性條件下會生成氫氧化銅沉澱。
斐林試劑。是一種可以鑑別還原性糖的試劑,一般由含量為的氫氧化鈉。
溶液和含量為的硫酸銅溶液、含量為的酒石酸鉀鈉配製而成。
它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與單糖中的還原性糖(葡萄糖。
麥芽糖等)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形成的沉澱氫氧化銅,將桐氏不會襲埋與還原性糖進行反應。
5樓:房上輩猖狂
本法是根據一定量的鹼性酒石酸銅溶液(cu2+量一定)消耗的樣液來計算樣液中還原糖含。
量,反應體系悶罩中cu2+的含量是定螞搜鬧量的基礎,所以在樣品處理時,不能用銅鹽漏春作為澄清劑,以免樣。
液中引入cu2+,得到錯誤的結果。
6樓:刻苦還完美的標兵
通旁畝過該方法,由一定量的鹼性酒石酸銅溶液(一定量的cu2+)消耗的樣品溶液計算樣品溶運鋒森液的還原糖含量。反應體系中cu2+的含量是定量的基礎,因此銅鹽不能用作測試處理中的製劑,基枝以避免將cu2+引入測試溶液並獲得不正確的結果。
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化學反應實質是什麼
7樓:mono教育
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反應實質上是:cu(oh)2與還原糖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新配置的斐林試劑是氫氧化銅溶膠,可溶性還原糖中含有醛基(-cho)具有弱還原性,在水浴加熱的情況下可與氫氧化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把cu2+還原成磚紅色的cu2o(氧化亞銅)
如果不用斐林試劑,採用班氏試劑也可以出現顏色變化。
再有有機化學中做的銀鏡反應也可以證明還原糖的還原性。
8樓:日落的痛苦
好像是氫氧化銅氧化還原性糖中的醛基,我記得裴林試劑裡是有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
9樓:網友
氫氧化銅與還原性醛基(-coh)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
10樓:夏洛克j吉
生成磚紅色沉澱的明顯顯色反應。
斐林試劑檢驗還原糖
11樓:網友
還原性糖鑑定:鑑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
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遊離醛基或遊離酮基)。用斐林試劑、班氏試劑、銀氨溶液等可以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1)利用斐林試劑:
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的硫酸銅溶液配製而成,二者混合後,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澱。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鑑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2)利用班氏試劑:
班氏試劑由a液(硫酸銅溶液),b液(檸檬酸鈉和碳酸溶液)配製而成。將a溶液傾注人b液中,邊加邊攪,如有沉澱可過濾。實驗原理與斐林試劑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試劑可長期使用。
班氏試劑a液中的硫酸銅溶液與b液中的無水硫酸鈉和檸檬酸鈉相遇,能產生可溶性的又略能離解出cu2+的檸檬酸銅。 (3)利用銀氨溶液:銀氨溶液是在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人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澱恰好溶解為止,這時得到的溶液就是銀氨溶液。
銀氨溶液中含有ag(nh3) 20h(氫氧化二氨合銀),這是一種弱氧化劑,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時ag+被還原成金屬銀。還原生成的銀附著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可見,銀鏡反應也可用於鑑定可溶性還原糖。
鑑定的結果是出現銀鏡。
斐林試劑鑑定還原糖步驟
12樓:尉廣英九書
因為還原性糖都有-cho醛基結構,而斐林試劑可以氧化醛基【二價銅具有氧化性,氫氧化銅更容易和醛基反應】從而生成葡萄糖酸,氫氧化銅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
13樓:聽泉蘭
1.斐林試劑分a液與b液:a液是質量分數為的液是質量分數為的cuso4
2.使用時將a液b液等量混合,現配現用。
3.向盛待測液的試管里加入混合後的斐林試劑搖勻,在50—65攝氏度下水浴加熱。
4.會有磚紅色沉澱生成。
你是高中生,知道這些就可以了。
斐林試劑怎麼配置?測試還原糖,極其原理
14樓:網友
1、斐林試劑配製方法 g/mi naoh(甲液)和 g/mi cuso4(乙液)。甲液配製方法是將125 g氫氧化鈉和137 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 mi,蒸餾水中(貯於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製方法是將 g結晶硫酸銅溶於500 ml水中,加 mi硫酸。
混合均勻。2、測試還原糖原理: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3、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一般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或在2 ml甲液中滴4~5滴乙液),再將混合後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現磚紅色沉澱;如待測液中不存在還原糖,則仍然呈藍色。
15樓:匿名使用者
斐林試劑中naoh溶液稱為斐林試劑甲,其濃度為,cuso4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使用時,先將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將4~5滴cuso4溶液滴入2mlnaoh溶液中),而後立即使用它在加熱條件下與醛基反應,被還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可用於鑑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試劑鑑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
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蜂蜜中還原糖怎麼測,食品中還原糖含量的檢測
蜂蜜中的還原糖主要是指葡萄糖和果糖,還有少量的麥芽糖等。測定還原糖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斐林氏容量法和鐵 法,具體操作方法,可參照蜂蜜質量標準中的化驗方法進行。蜂蜜中的還原糖含量主要是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根據gb18796 2005蜂蜜國家標準規定,蜂蜜中果糖 萄萄糖的試驗方法採用gb t 18932...
dns法測還原糖和總糖實驗中可以先測還原糖再測總糖嗎
dns測總糖要先水解成單糖,苯酚 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單糖,並迅速脫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後與苯酚生成橙黃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測定。dns法測得的總糖低於還原糖的原因是什麼?看你用的是哪種總糖了,純的還是含有雜質的。如果是純的,則總糖大部分都被水解了 如果含有雜質,那就說不清楚了,可...
DNS法測得的總糖低於還原糖的原因是什麼
看你用的是哪種總糖了,純的還是含有雜質的。如果是純的,則總糖大部分都被水解了 如果含有雜質,那就說不清楚了,可能總糖大部分被水解了,也可能一點都沒水解,雜質可能是其他的還原糖。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也想問,請問最終的原因是什麼呀 dns法測定還原糖含量,還原糖測不出來,是什麼原因?dns即二硝基水楊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