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羊平安寇祺
除去雜質不帶進新的雜質。
一、物理方法。
1、過濾法。原理: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如:氯化鈣。
中含有少量碳酸鈣。
雜質,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於氯化鈣溶於水,而碳酸鈣難溶於水,過濾除去雜質碳酸鈣,然後蒸發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碳酸鈣,可洗滌烘如神幹。
2、結晶法。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例如:除去固體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
雜質,先在較高溫度下製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後逐步冷卻,由於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增大得不顯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複操作一好橡歷次,叫重結晶或再結晶。
二、化學方法:原理。
1、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2、反應後不能帶入新的雜質。
3、反應後恢復原物狀態。
4、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常用化學除雜方法有以下幾種:
1、沉澱法: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通過過濾而除去。
2、化氣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如:硝酸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
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硝酸溶液,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再蒸發濾液,獲得硝酸鈉固體。
3、置換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
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後,加人適量鋅粉。
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4、吸收法: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友搜,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
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
的溶液。5、其它法: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2樓:顏涵潤危恆
化學中除雜質的常用方法。
一、物理方法。
過濾法:是把難溶性物質跟易溶性物質分離的一種方法。
結晶法:是根據幾種固猜肆鋒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不同,通過冷卻或公升溫的方法使其中的一種物質先結晶出來,然後過濾使結晶出來的晶體與母液分離的一種方法。
二、化學方法。
沉澱法:即穗晌將雜質轉變為沉澱而除去。
氣化法:即將雜質轉變為氣體而除去。
轉化法:即將雜質轉變為被提純物而除去。
置換法:類似於轉化法,它是採用合適的置換劑將雜質置換出來而除去。
吸收法:適用於氣體雜質,它是用吸收劑直雹耐接將混合氣體中的雜質吸收而除去。一般地,酸性氣體用鹼溶液吸收;鹼性氣體用酸溶液吸收;氧氣用灼熱銅網吸收等。
常見化學氣體除雜方法以及規律小結
3樓:黑科技
在化學理論學習和實驗操作中,經常會碰到氣體除雜的相關知識,然而對除雜試劑的選擇往往令學習者感到棘手,如此多的氣體淨化方法,難道都需要記下來嗎?其實不然,只要我們仔細分析,我們選擇的合理的除雜方法。我們是能夠找出一定的規律來幫助我們學習的。
首先,我們必須掌握選擇的氣體除雜試劑的依據和原則。
選擇氣體除雜試劑的依據是:據氣體的性質和要除去的雜質的性質。原則是:不能吸收要得到的氣體,不能帶入新的雜質。
瞭解了選擇氣體除雜試劑的依據和原則後,結合我們選擇的合理的除雜方法,我們可得出如下規律。
1、要除去弱酸性氣體中混有的'強酸性氣體雜質,我們常選用弱酸性氣體溶於水後形成的飽和鹽溶液。若弱酸性氣體溶於水後為一元酸,則用該酸形成的飽運和汪和正鹽溶液。若為二元弱酸,則為該酸形成的飽和酸式鹽,如cl2混有hcl氣體,用飽和食鹽水淨化吸收,如co2中混有hcl、so2用飽和nahco3溶液淨化吸收。
2、要除去非還原性氣體中的還原性氣體,應選用反應前後均具固體的具有氧棚桐化性的物質。如co2中混有的co,用灼熱的cuo除去。
旁仔3、要除去非氧化性氣體中的氧化性氣體,應選用反應前後均是固體的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如co2中混有的o2,用灼熱的銅網除去。
4、要除去中性氣體中的酸性氣體,用強鹼溶液或鹼石灰吸收。如:co中的混有的co2用naoh溶液吸收除去。
5、要除去中性氣體中的鹼性氣體(一般是nh3),用濃硫酸吸收。如:n2中混有的nh3,用濃硫酸吸收除去。
6、要除去飽和烴中的烯烴、炔烴氣體,用溴水吸收,如:ch4中混有c2h4、c2h2,用溴水可吸收除去。
7、要除去有機烴中混有的元機酸性氣體可用naoh溶液和鹼石灰吸收而除去。
還有些個別方法,就應該個別記住了。如no中混有的少量no2氣體,可用水吸收轉化而除去,c2h4中混有的h2s,除可用規律4的方法除去外,還可用cuso4或pb(no3)2等溶液除去。
化學除雜方法
4樓:網友
應該選d
1、先加入氫氧化鈉,是為了除去鎂離子,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澱,過濾之後即將鎂離子除去了。
2、再加入氯化鋇,是為了除去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澱,過濾之後將硫酸根離子除去。
3、再加入碳酸鈉,引入了碳酸根離子,與鈣離子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也將先前加入氯化鋇而引入的鋇離子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澱,過濾之後除去。
4、最後加入鹽酸,不僅是為了消除前一步引入的碳酸根離子,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也是為了消除最先加入的氫氧根離子,最終使氯化鈉溶液呈中性。
因為每次為了除雜徹底,加入試劑都是過量的,就引入了其他雜質離子,下一步就應該將雜質離子除去。
5樓:網友
選d1、先用過量(3)氫氧化鈉除鎂離子(沉澱無法看清是否完全反應,所以要加過量確保除盡雜質)
2、再用過量(2)氯化鋇除硫酸根離子。
3、然後用過量(1)碳酸鈉除鈣離子及上一步多餘的鋇離子(此步必須在加氯化鋇之後)
4、過濾(否則沉澱又都溶解了)
5、最後加(4)鹽酸除去1中過量oh-,3中過量co32-6、蒸發結晶可得純淨氯化鈉。
其實第1步只要放在4步之前就可以。
6樓:網友
注意na2co3一定要加在bacl2之後,因為只有na2co3能將bacl2中的ba2+轉化為沉澱。
所以(1)在(2)後面。
鹽酸要加在最後,因為要先將溶液中的ca2+、mg2+、so4^2-完全沉澱並過濾後才能加酸中和。所以(4)在最後。
只能選d
7樓:好心人
選d ,第一,鈣離子與碳酸根離子會生成caco3沉澱硫酸根離子得用氯化鋇去除。
鎂離子得用氫氧化鈉去除。
由於鈣離子與碳酸根離子會生成caco3,正負離子剩下硫酸根與鎂離子,只有可能是硫酸鎂。
第二,依照d的順序能保證不出新的雜誌,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把鎂離子去除,過濾,加入過量氯化鋇把硫酸根離子去除,生成氯化鎂,再用過量碳酸鈉把氯化鎂去除,並把過量的氯化鋇除去,生成碳酸鎂沉澱與碳酸鋇沉澱與氯化鈉,過濾,再加鹽酸把過量的碳酸鈉與氫氧化鈉除去。鹽酸在加熱時會揮發過量也沒有問題。
8樓:網友
1. 無水cuso4可以做任何氣體的乾燥劑;但常用於驗證是否有水,既證明有水要除雜,很簡單。要求你除雜的 離子,跟要保住的離子的效能差異很多的。
9樓:呃死打醬油滴
應該沒有對的。
1先加碳酸鈉除去ca離子—— 生成碳酸鈣沉澱2加氫氧化鈉除去鎂離子——生成氫氧化鎂沉澱(鹼中只有氫氧化鉀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鋇 一水合銨(氨水)可容外其他均難容。
3加入氯化鋇出去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澱(硫酸鹽中硫酸鋇不溶)4加入鹽酸除去碳酸根離子 ——發生複分解反應生存沉澱或水或氣體易於分離。
化學除雜
10樓:網友
前者,返含因為是「滴加」溶液,so2水溶液是過量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32-離子,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會生成baso3沉澱,而酸化作用存在的h+,則會與so32-反應生成hso3-,不會與沉澱反應,故不能說明這個baso3難溶於酸。。。漏吵笑。
後者,讓kmno4褪色,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而mn已經碰返是最**態了,不可能再被氧化,故說明二價鐵離子具有的是還原性,而不是氧化性,。。
化學常見的物質除雜方法,常見的物質除雜 分離方法總結?
序號 原物 所含雜質 除雜質試劑 主要操作方法1 n2 o2 灼熱的銅絲網 用固體轉化氣體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氣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氣 4 co2 co 灼熱cuo 用固體轉化氣體5 co2 hci 飽和的nahco3 洗氣6 h2s hci 飽和的nahs 洗氣 ...
化學 除雜問題
選擇ba 錯誤。反應生成 i2,仍然會溶解在溴苯中,還是雜質b 正確。乙酸用na2co3可以除去。並且鹼性較弱,乙酸乙酯不會水解c 錯誤。苯酚與溴水反應產生沉澱 d 錯誤。產生的二氯乙烷會溶解在己烷中,無法除去 a錯誤溴和碘化鉀生成單質碘和溴化鉀引入新的雜質 b 正確 2ch3cooh na2co3...
高中化學除雜知識
呵呵。這個問題我以前幫人解答過,如今就貼上下來,不用一個字一個字地敲了。n2 o2 灼熱的銅絲網,洗氣 co2 h2s cuso溶液,洗氣 co co2 石灰水或灼熱的c,洗氣 co2 co 灼熱的cuo,洗氣 co2 hcl 飽和nahco3,洗氣 h2s hcl 飽和nahs,洗氣 so2 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