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莊子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2025-04-08 02:25:18 字數 2755 閱讀 4405

1樓:網友

乙個杯子,中咐凱間空的部分才是真正有用的,杯子的壁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但它是為無形的空的部分服務的。看似無用明拿的東西卻有大用,看似激簡搭有用的卻無用。

莊子說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究竟是什麼意思?

2樓:小雨汽車

這句話出自莊子《人間世》篇末總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讀過《人間世》這本大作的人,可能對莊子所講曉之一二。這篇長文是莊子處人處事主張的態度和辯證法,更是莊子哲學觀點的體現。

以前看過乙個寓言故事:哲學家問船伕:「你懂哲學嗎?

船伕說:「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接著又問:「你懂數學嗎?」「不懂」船伕。

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突然,乙個巨浪把船打翻了,兩人都掉落水中。看著哲學家在水中掙扎,船伕問哲學家:

你會游泳嗎?」「不會」。「那你將失去整個生命」。

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那麼,你說是哲學、數學有用,還是游泳有用呢?

回到題目,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這主要取決於站在什麼角度。莊子所屬的道家主張保身、全生,認為人的生命由天所賜,人理應盡己所能享盡天命。

從這個角度看,一棵大樹枝幹彎彎曲曲、樹幹鬆鬆散散、樹葉有毒、樹味道難聞,好像一無是處。然而其他有用之樹要麼被砍了當木樁,要麼做房梁,要麼被當棺木,總之全部中途夭折了,唯有這棵無用的大樹頤養天年。豈不是無用反倒有大用了?

人也是一樣,在古代,有用之人都被人所用,終不免勞碌,有時候還要付出生命。而各方面都不突出勉強餬口之人反倒平安一世。

在當代社會依然如此。時下什麼樣的人最有用?當然是明星、老闆和網紅了,名利雙收啊。

什麼樣的人沒用?務農當兵搞科研啊,辛苦又沒錢。可是如果有災難襲來、外敵入侵,那麼誰有用?

不言自明嘛!

3樓:小小桐

意思是「沒有用的用處,才是最大的用處」。有人自認為在做有用的事,卻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無用」之功卻流芳後世,引為大用。

4樓:養桖蓮

意思是有人自認為在做有用的事,卻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無用」之功卻流芳後世,引為大用。

5樓:春季的風啊

他的意思是說,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才是很大的用處,莊子是我國非常有名的一位歷史人物。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出自莊子的哪篇散文

6樓:驕學相長

不龜手之藥文言文翻譯如下: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葫蘆的種子,我把它種到成熟,結成的葫蘆很大,有五石的容積。用來盛水和飲料,它的堅硬程度卻禁不起舉。

剖開來作瓢,卻因太大而沒有適於它容納的東西。不是它不夠大,而是因為它沒有用處,所以我把它打破了。」

莊子說:你實在是不善於利用大的東西。宋國有乙個善於製作防止**凍裂的藥的人,祖祖輩輩以在水中漂洗棉絮為業。

有人聽說了,就請求用百金買他的藥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議道:我們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超過幾金。

現在賣藥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請允許我把藥方賣給他。

那人得了藥方,便用它去說服吳王。越國來侵犯吳國,吳王讓他統帥軍隊。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把越軍打得大敗。

吳王便將一塊土地封賞給他。能不使手裂開的藥是一樣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賞,而有的人卻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勞,就是因為用途不同。

現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蘆,為什麼不考慮把它作為腰舟而浮游於江湖之上,反而擔憂它大得無處可容,可見你的心如蓬草一樣屈曲不通啊!

作品出處簡介與賞析。

作品出自《莊子·內篇·逍遙遊》,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作,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別;在此基礎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並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最後通過惠子與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逍遙」。

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裡行間裡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莊子的有用和無用的關係

7樓:社會觀察劉老師

莊子有一句話叫:「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讓唯,卻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這個道理就像是「人不患其不知,而患其知」的道理,對於人生來說,我們不缺乏瞭解自身長處的眼光,但是缺乏的是瞭解自身長處應該停留的地方,所以世人總是在看到自身優勢的同時,而犯自以為是的錯誤,拿著片面的優勢耀武揚威。

這虧滑衝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一種人,並不是沒有任何才能,而是當他知道自身具備某些片面的才能之後,就拿著自己的才能自以為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它所具備的才能,不僅不能成為人生的優勢,反而會成為人生禍患的根源。

因為當無法收斂優勢鋒芒的同時,優勢的鋒芒必定也會傷及自身。

列子》之中就有乙個「知賢而不自賢」的故事,其中銷殲是這樣說的:

精神充沛的人往往驕矜自持,孔武有力的人往往奮勇自大,剛愎自用的人不願意聽到別人口中關於自己的過失,正是因為他們在某些方面具備了相應的優勢,所以因為優勢而形成過於自大的毛病,這就不是賢德之人所具備的智慧。

而真正有賢德的人都喜歡任用年紀大一些,智慧已經過巔峰但不會亂性的人,這樣的人能知道自身的優勢,但是絕對不會因為自身優勢形成鋒芒。

怎樣理解文學中情感的價值和意義怎樣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價值和意義

文學創造既以藝術真實反應神火又以倫理情感的態度觀察和評判生活,實現其價值功能。而在文學中,善惡的探索和表現常常伴隨著強烈而豐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觀的。情感源自善惡的判斷,而且常常左右著判斷,文學中的憂傷 歡喜 悲憤等情感總是與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惡的行為和形象聯絡在一起。善惡的形象會引發不同的情感,...

怎樣理解優美是最基本的審美範疇怎樣理解作為中國美學核心自然美範疇的天然美或天成之美

我記得張法 美學導論 審美型別學裡面那章講到了,就是忘了 自然 審美篇 1.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應持之以恆 大地能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 青松不懼風雪,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堅毅剛強 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 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

怎樣理解藝術接受的差異性,怎樣理解藝術接受是一種再創造性的活

每個人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的想象力也就不一樣,我覺得可以這樣瞭解差異性 再創造性,就是當我們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因為我們自己和現實及與他人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活力。怎樣理解藝術接受的差異性,舉例說明?就是不同環境下人的閱歷身體狀態不同導致的主觀感受不同引起的 最簡單的例子 一種辣椒 有人覺得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