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麥白凡丁哲
唐朝的科舉制度有了進步。當時的科舉考試分兩類:一曰貢舉,一曰制舉。
貢舉的應試物件主要是經各地各級學校考試選拔出來的生徒。以及經地方州縣稽核身份並初試合格的鄉貢(稽核身份是為了杜絕工商等「雜色」,也就是賤民)。考試由尚書省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科目比較多。
設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舉、童子、開元禮等。以明經和進士兩科最受重視。考試所依據的經典和題目要求常有變動。
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時務。明法科規定考律七條、令三條,全部通曉者為甲第,通曉其中八條為乙第。
注:①明經,考試三場:先試「貼經」,試口試,再次答策三道。
②進士,唐初「進士」試「時務策」五道,貼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策」通四,「貼」過四以上為乙第。
天寶十一載定「進士」試一經,能通者試文賦,又通而後試策五條,皆通,中第。
「進士」試詩賦之制,始於玄宗天寶間,其後或改為箴、論、表、贊,或或仍試詩賦。總觀有唐一代,「進士科」尤重詩賦,專尚文辭,人稱為「辭科」。
唐代後期試進士以詩賦為第一場,論為第二場,策為第三場,貼經為第四場。
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或「狀頭」
③明法(律學),「明法」試「律」七條,「令」三條,全通為甲第,通八為乙第。(唐之法律有四種:律、令、格、式)
④明字(書學),先口試,通,乃墨試《說文》、《字林》二十條,通十分之八者為及第。
⑤明算,試《九章》、《周髀》綴術緝佔,通者及第。
制舉是皇帝特詔的考試,科目、時間、場所均由皇帝臨時決定。制舉出身也可能得到「美官」,但不如貢舉受歡迎。武瞾執政時期,設立武舉。
考騎兵技巧和步兵技巧,為武官候選條件之一,但遠不如文官科舉受重視。唐朝科舉考中者取得「出身」,並不一定能夠立即做官。做官時脫下老百姓的布衣,換上官服。
因此術語叫「釋褐」。武瞾皇帝曾經在洛城殿策問貢士,是殿前試士的濫觴。
2樓:毋迎南彭菲
1、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把學術文化提到與治國好壞相關的高度來認識。
2、武則天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武則天特別重視科舉,曾一連幾天在洛成殿親自測試貢舉人,並曾命令把在吏部複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開了後世「殿試」和「糊名」的先河。武則天的重視科舉,促成唐朝科舉文章考試的進一步發展。
3、唐玄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時進士轉為兼考詩賦,而且詩賦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進士科也成為唐朝最重要的考試科目。
你拆開來分成5點吧
詳細的唐朝科舉制度?
3樓:貞觀之風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
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
由於常舉和制舉選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試內容、考生**、考試方法上有很大區別,而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的優點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重要的科舉內容是常舉,常舉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旨在選拔一些具有巨集觀全域性意識的高階人才,因此對考生要求非常高。
如果被推薦而來而未能得,所薦州長官甚至還要受處分,以至於後來參加考試人數非常少,唐高宗時曾被停止過,此後也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4樓:love馨依蘭
科舉在唐代的逐漸成熟
由於隋煬帝楊廣的統治極其殘暴,隋朝在只歷經了兩朝37年之後,便被蜂擁的起義浪潮所推翻。李唐王朝經過南征北討之後,建立起來。唐王朝建立之初,為了吸收中小地主階層中的知識人才,曾經一度沿用隋朝科舉制度:
「武德四年,復置秀才、進士兩科」。又「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敕諸州學士及白丁,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曲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隨物入貢。至五年十月,諸州共貢明經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進士三十人。
」由此可知,唐高祖武德四年決定恢復隋朝設定的明經、秀才、進士等科,並於武德五年即正式開科取士。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淵次子李世民發動兵變,殺其兄、弟建成、元吉,挾持李淵,迫其立已為太子,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李淵宣佈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
唐太宗勵精圖志,不斷對唐朝的各項政策、制度進行改革, 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度也逐漸成熟完善起來。_^\t~
(一)參加科舉者的主要**
由於唐代以來官學、私學教育的不斷昌盛,培養了大量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才。例如貞觀以後,僅國學生就有8000餘人④。國學生是參加科舉的重要力量,因為他們在各級官學學習,考試合格後被送至尚書省參加科舉,因此被稱為「生徒」;自學成才繼而向地方**投牒自舉,經考試合格後同地方貢品一起被送入京參加科舉者,謂之「鄉貢」。
唐朝對「鄉貢」報考者的要求也不甚嚴格,除作* 犯科者不得 參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參加,應該說是比較開明的⑤ 「生徒、鄉貢」這二種人是科舉的主要**。
(二)科舉的主要科目及內容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由於常舉和制舉選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試內容、考生**、考試方法上有很大區別,而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的優點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在這裡討論的僅是最重要的常舉。常舉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旨在選拔一些具有巨集觀全域性意識的高階人才,因此對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薦而來而未能得,所薦州長官甚至還要受處分,以至於後來參加考試人數非常少,唐高宗時曾被停止過,此後也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5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制度。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定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國子監(國子學、弘文館、崇文館)、各地學館入學考試合格的學生。鄉貢則是通過府試、州試的人,又稱舉人;考頭名的稱解元。
通過朝庭尚書省的省試者稱為進士及第,考頭名的稱狀元,其餘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考試,開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輕,改由禮部侍郎主持。唐代科舉中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和明經。進士一般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
明經一般試帖經、經義、策論。所以進士和明經的區別主要在於辭章和經義。當時人重進士和輕明經。
進士每年錄取名額不過三十人,加上明經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試外,還有臨時不定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科舉考試,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見於記載的就有百種,如博學巨集詞科、文經邦國科、達於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參加制科的人不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職的人。
應試者可以由他人舉薦,也可自薦。開元以後,全國參加制科的人「多則兩千,少猶不減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試以策論為主,也考經史和詩賦。
錄取後「文策高者,特賜與美官,其次與出身」。制舉以開元時期為最盛,文宗太和以後就很少舉行了。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覆核進士資格的殿試;和取武將的武科舉。但是二者在唐朝時並未有成為定例。
唐代的科舉仍然留有一定的舉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應試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會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薦。
除了武則天主政的一段時間外,唐代的科舉沒有糊名的習慣。考官在評卷時,考生的名聲往往是考慮因素之一。這樣做的原意跟舉察一樣,是希望可以兼顧人材在試場外的表現。
但同時這亦無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現士子與考官之間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敗壞時,弊病更甚。
整個唐朝的科舉取士約一萬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進士出身,可見科舉的成效。但科舉亦並非唐代**招納人材的唯一方法,門蔭入仕和雜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徑。
到了唐代後期,出身寒門由科舉入仕者漸多,與世族門蔭入仕者形成兩大官僚派系集團,互相傾軋,史稱「牛李黨爭」。
唐朝的新科進士僅授予的官職遠較後代進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職,明經科的上上第授從八品下官職而進士、明法兩科,甲第授從九品上;乙第只能當最小的官從九品下。著名詩人王維考中狀元后當的太樂丞,就是從八品下的小官。
因此,唐朝的科舉類似於現代的基層公務員招考。
6樓:盈盈嗡嗡
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對人才十分重視,多了武舉,殿試
唐朝科舉制度的過程
科舉制度的全過程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取得參加**一級的會試的資格。第一名叫解元。
·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
· 殿試
是科舉制度最高階別的考試,又稱御試,廷試,親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
唐朝科舉制考試程式
8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秀才),縣試(舉人),殿試(進士)。
9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的?
10樓:易書科技
科舉制度在隋朝興起和發展,到了唐朝得到了進一步地鞏固與完善,考試科目有常科、制科之分。每年舉行的科舉叫常科,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稱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兩種人。一種是生徒。生徒出自於從**的國子監弘文館到地方州縣學的學生。
另一種叫鄉貢,這些人自學成才「投牒自舉」,經考試合格後可參加常科考試。常科考試科目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十多種,其中最為重要是明經、進士兩科。時人有「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終不為美」的感嘆。
但這時的進士和後來經殿試而成的進士並不相同,程度也不同。唐睿宗載初元年(689年)二月「策問貢人於洛城殿,數日方了」。這是殿試的最初記載。
但這時的殿試只是偶或為之,並未形成制度。
常科考試後,考中的人稱「進士及第」,時人稱之為「登龍門」。這時為了慶祝考試圓滿,會舉行曲江會、杏園宴、雁塔題名等活動,達官貴人,甚至皇帝也會來「登紫雲樓垂簾**」,非常熱鬧。
制科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參加的人可以是在職**、常科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和常科出身的人相比,制科出身的人「名望雖高。猶居進士之下」,被稱之為「雜色」。
「糊名制」最早出現在制科考試中。常科、制科之外還有武舉,但一般不受重視。
科舉制度廢除的過程,科舉制度是什麼時候廢除的
科舉制度是1904年1月廢除的。1901年9月清廷實行 新政 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3年,張之洞 袁世凱等會奏漸停科舉,1904年1月,清廷正式批准減額減停科舉的奏章。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 張之洞所奏,將育人 取才...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 605年 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 5年 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定的一種考試製度...
科舉制度是一種怎樣的選拔制度,科舉制度是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制正式建立於哪什麼朝代?
隋朝時廢九品中正制,考明經與進士,初步建立科舉制。唐朝時,科目增多,而且允許自由報考,科舉制進一步完善,正式建立科舉制。科舉制創立於隋,正式誕生於隋煬帝時,完善於唐,對此作出突出貢獻有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 科舉制正式建立是在隋朝的大業二年,隋煬帝開始的 正式建立是隋朝文帝開皇年間楊堅,由楊廣於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