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3條先配方是方程為標準方程,得a=1,b=根號2,c=根號3因為ab如果不在同支上,則其大於2c成立,這樣的有兩條上下對稱的,而入在同支上,則其長度大於等於2b^2/a=4,此長度是在垂直於x軸時,有一條
故一共有3條
直線(1+3m)x+(3-2m)y+4m-1=0可寫成(3x-2y+4)m+(x+3y-1)=0令(3x-2y+4)=(x+3y-1)=0,則條件恆成立解得x=-10/11,y=7/11
x^2+y^2+2x-6y-15=0是以(-1,3)為圓心,5為半徑的圓
(-10/11,7/11)在此圓外(兩點距離》半徑)故交點可能為0,1,2個
2樓:孟山蝶波博
解:如下圖,在座標系內畫出c1和c2兩個圓,其圓心分別為o1(0,1)和o2(0,-1)
設第三個與他們外切的圓c的圓心o3為(x,y)有距離|o1o3|-1=|o2o3|即:
→ √(x^2+(y-1)^2)-1=√(x^2+(y+1)^2)-2
→ √(x^2+(y-1)^2)=√(x^2+(y+1)^2)-1→ 12y^2-4x^2-3=0(即所求軌跡)因外切,則o3應在c1和c2交點之外,容易求出其交點為(±√15/4,3/4)
綜上,c的軌跡方程為12y^2-4x^2-3=0(x<-√15/4或x>√15/4)
3樓:杭採蓮箕蘆
設動圓半徑為r,那麼動圓圓心到c1圓心的距離為r+1,到c2圓心距離為r+2,其差為1為定值,根據定義,這是個雙曲線,焦點為(0,1),(0,-1),所以c=1,a=1/2,故b^2=c^2-a^2=3/4,所以軌跡方程為4y^2-(4x^2)/3=1
但是要注意兩點
第一,動圓圓心在y軸負半軸沒有軌跡,所以y>0第二,畫圖發現兩圓其實是相交,相交中間的部分,動圓和兩圓都是內切關係,所以也不算
將兩圓聯立消x得
(y+1)^2-(y-1)^2=3
4y=3
y=3/4
兩圓中間的部分03/4)
4樓:巫馬宛妙駒臨
解:根據斜截式可知直線l方程為x/a+y/b=1,s=丨(1/a+0-1)/根號(a*+b*)+(-1/a+0-1)/根號(a*+b*)丨=2/根號(a*+b*),因為b*=c*-a*所以2/c>=4c/5,即根號(5/2)>=c>a>0
5樓:肖婷婷萊鵬
應該是x方/16—y方/25=1吧
它的漸近線我們會求
漸近線的一般方程是y=±b/a乘以x
它的漸近線嘛我們帶進去a=根號下16=4,b=根號下25=5±b/a=±5/4
那麼與那個方程有相同漸近線是什麼意思就明白嘍,就是漸近線為y=±5/4乘以x的方程
你的題應該沒寫全不過說到這我想你應該明白了吧,呵呵
關於高中數學雙曲線的問題 5
6樓:匿名使用者
在圓錐曲線中,一般地f1表示左(下)焦點,f2表示右(上)焦點,由於雙曲線的定義是到兩個定點的距離差的絕對值等於常數(2a),這樣在計算的時候就要想法去掉絕對值的符號,於是也就去確定這個點是在左支上(pf2〉pf1)還是在右支上(pf1〉pf2),這樣就可以確定了。
數學雙曲線問題求詳解過程
7樓:江蘇知嘛
現實生活是學前兒童數學概念形成的源泉
(一)現實生活為兒童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經驗
兒童在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所依賴的具體經驗越豐富,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豐富多樣的數學經驗,能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抽象意義。
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數學有關。例如,兒童都想玩拼圖玩具,他們在選擇玩具時就會考慮,一共有幾個拼圖玩具,有多少小朋友想玩,是玩具比人多,還是人比玩具多,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願以償。這是幼兒就會自發的進行多少比較。
再如兩個兒童在分食品時,他們會自覺地考慮如何平分。
這些實際上正是一種隱含的數學學習活動。類似的事情,在兒童的生活中會經常發生。兒童常常在不自覺之中,就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經驗。而這些經驗又為兒童學習數學知識提供了廣泛的基礎。
(二)現實生活幫助兒童理解抽象的數學概論
數學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不藉助於具體的事物,兒童就很難理解。現實生活為兒童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橋樑。舉例來說,有些兒童不能理解加減運算的抽象意義,而實際上他們可能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加減運算解決問題,只不過沒有把這種「生活中的數學」和「學校裡的數學『聯絡起來。
如果教師不是」從概念到概念「地教育兒童,而是聯絡兒童的實際生活,藉助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就完全能夠使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建立在兒童熟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如讓兒童在遊戲角中做商店買賣的遊戲,甚至請家長帶兒童到商店去購物,給兒童自己計算錢物的機會,可以使兒童認識到抽象的加減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幫助兒童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
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主動建構數學概念
數學知識是一種邏輯知識。這種知識不是通過簡單的「教」傳遞給兒童的,而是通過兒童自己的活動主動建構起來的。正如兒童的邏輯思維要通過兒童對自己的動作加以協調、反省和內化而獲得一樣,數學知識也是**於兒童自己的活動:
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協調自己的動作,同時也努力在頭腦中協調它們的關係。這些關係最終建構成兒童頭腦中的數學概念。
兒童建構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兒童發展思維能力的過程。兒童在對具體的事物進行抽象的同時,也鍛鍊了抽象的能力。如果教師過於注重讓兒童獲得某種結果,而「教」給兒童很多知識,或者希望兒童能「記住」什麼數學知識,實際上就剝奪了他們自己主動獲得發展的機會。
事實上,無論是數學知識,還是思維能力,都不可能通過單方面的「教」得到發展,而必須依賴兒童自己的活動,也就是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獲得。
兒童的活動過程就是和環境之間的主動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它既包括和物(學習材料)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和人(教師、同伴等)的相互作用;既包括外在的擺弄、操作學習資料的過程,也包括內在的思考和反思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兒童不斷吸收、同化新的經驗,同時不斷改變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完成新知識的建構過程。
教師「教」的作用,其實並不是在於給兒童一個結果,而在於為他們提供學習的環境:和材料相互作用的環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環境。當然,教師自己也是環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兒童交往,但必須是在兒童的水平上和他們進行平等的相互作用。
也只有在這樣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兒童才能獲得主動的發展。
教學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強調讓兒童自己建構數學概念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教學的作用。學前教學對於兒童數學概念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
8樓:庹淳雅
這個題目可以用少兒不求把直線的方程設出來,然後和雙曲線的方程聯列。消去y得到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後算出x1加x2,令這個和等於二就可以。
但是前提是方程的根的判別式要大於零。如果用點鈔法去做容易產生增根。最後也要檢驗根的判別式是否大於零
9樓:善解人意一
供參考,請笑納。
點差法能儘快求出與中點有關的直線方程,但是無法確保有解。所以需要驗證。
關於數學雙曲線的概念問題
10樓:紅色泔水池
a=半實軸長
b=半虛軸長
c平方=a平方+b平方
11樓:
x*x/(a*a)-y*y/(b*b)=1
焦點(c,0),(-c,0)實半軸a 虛半軸b
a*a+b*b=c*c
12樓:匿名使用者
a是長軸 b是短軸 c是焦距
13樓:sx肉肉
這說的是什麼呀,我聽都沒聽過
高中數學雙曲線問題,這個公式怎麼推匯出來的?
14樓:
額。。多翻翻課本不好嗎
這就是個定義定出來的,只有令b^2=c^2-a^2才有標準方程
關於高中數學概率的問題,高中數學概率問題
你第一句話我不太理解,應該沒有這麼個說法的!題目來看的話,可以把步驟分解開的,把每種情況都列舉一遍 我們要比賽結果是1 2的情況 1 第一回合甲贏,另外兩場乙贏,由發球順序可得到的概率p1 0.6 甲贏 0.4 乙輸 0.6 乙贏 0.144 2 第一回合和第三回合乙贏,p2 0.1443 第一回合...
關於高中數學拋物線的問題關於高中數學拋物線的證明問題
由給定的拋 物線方程y 2 x,可知 拋物線焦點f的座標為 1 4,0 要求的圓過拋物線的焦點,又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要求的圓的圓心到拋物線焦點與到拋物線的準線距離相等,要求的圓的圓心在拋物線上。要求的圓過點f 1 4,0 m 1,1 要求的圓的圓心g在fm的中垂線上。由中點座標公式,容易求出fm的...
高中數學函式問題,高中數學函式問題
f x 是定義在r上的週期為抄2的奇函式,當 0 x 1時,f x 1 2x 1 0,1 1 x 0時f x f x 1 2x 1 1 2x 1 1,0 f2 x 是定義在r上的週期為2的奇函式,f3 x 是定義在r上的週期為2的奇函式,y f3 x 與y 9 8 x 1 都關於點 1,0 對稱,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