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輕上紅樓
1全部1、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產生足夠濃厚的興趣,就能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一個寬鬆、和諧、平等、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
語文課堂一開始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至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引人入勝的匯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根據課文特點靈活設計匯入新課,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教學《醜小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匯入新課:
「為什麼醜小鴨要離家出走?在離家出走的日子裡醜小鴨經歷了些什麼事?後來醜小鴨變成了什麼?
」2、自主學習必須以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為保障。興趣只是一種誘因,一種動力,要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效能保持下去,關鍵還在於讓他們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③自主學習具有獨立性的一面,有時候是在沒有他人指導或幫助的條件下進行的。
對既定的學習任務,如果學生缺乏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即使他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學習也不可能得到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都有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都希望能有效的實現和完成。小學生學習過程是一個有感知——理解——鞏固——運用的發展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過程,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習得學習策略。
在感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影象、操作或藉助教材,創設情境,提供感知材料,指導學生進行感知學習。在理解階段,根據不同年級確立不同理解目標,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創設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思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鞏固階段,教師抓緊時機有淺入深,循循善誘,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給學生做。
在運用階段,體現出由簡單向複雜運用過渡。比如一些課文的好句式,即時讓學生自己來模仿一兩句。
3、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質疑是源於學生能夠自我嘗試,自己發現。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質疑的過程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質疑可以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的慾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能以較高的效率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心理障礙,提供質疑的機會。
以《豐碑》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這樣進行質疑:「豐碑」原來指的是什麼?在課文中指的又是什麼?
為什麼要這樣形容?質疑以釋疑為主線,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敢於嘗試,敢於創新,培養質疑的能力,要堅持正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的質疑的同學固然要表揚,但對於質量不高的質疑提出者也同樣要給以肯定,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④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實質是對文章的一個「再創造」過程。
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徵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質疑都是各具其特點的。
4、張揚個性,培養自主。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關注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舞臺,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成果展示的舞臺。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敢於在課堂大膽發言的不多,特別是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變得更加沉默。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交流形式單一,簡單的師生對話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理應是學生主控課堂。
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機會交給學生來處理他們學習的心得收穫以及疑難問題。語文課堂則更是學生表演的課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例如上《狐假虎威》一課時,教師完全可以旁觀學生的表演,然後對學生所取得的成果給以客觀的評價和真誠的建議,這樣能使學生更深刻體會故事背後的大道理。
5、突破學科界限,多領域焊接。語文學習不是孤立的,它可以和其他學科形成交叉聯絡。比如學習《蛇和莊稼》,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時間來分享他們從其他學科瞭解到動物和植物之間的聯絡。
學習《太陽》一課時,學生既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談談自己對太陽的瞭解,也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語文除了與其他學科有聯絡,它與我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可以這樣說:
語文是來自生活,而高於生活。在教學生口語交際時,應該貼近生活反映生活。
6、幫助學生形成恰當的評價體系,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保持興趣和意志力,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和激勵,從中吸取前進的力量和成功的信心。
2樓:柴化
多買書給他看,最好是名著名作經典文學
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3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中國學術期刊網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課的自主學習能力
4樓:匿名使用者
新的教育理念表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擁有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理念一經提出便得到了許多教師的響應,許多教師都認為學生應當掌握學習的主動性,主動地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提出的是學生學習的理想狀態,實際上由於長期受傳統教育的薰陶,許多學生都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學生擁有課堂主體地位之後他們還是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自身的學習素質更是停滯不前。
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適應新的教學環境,我們教師必須採取有效地措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訓練學生「一心二用」的學習能力
小學時期是學生大腦非常活躍的一個時期,我們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運用科學有效地方法鍛鍊學生的「一心二用」的能力,以此來開發學生的大腦,讓學生的大腦變得更加靈活。語文是文科,學生需要做大量的朗讀與記憶的工作,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思考文章的含義,讓學生做到「讀想」。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很少思考,他們的思考行為往往發生在閱讀完之後,所以他們的大腦反應非常緩慢,而「讀想」結合則有利於訓練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在完成了解文章大意這一閱讀任務的同時節省許多時間,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與積極性。
二、建立學生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習興趣
學生聰明的大腦是他們學習語文的根本,而學習興趣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敢興趣,那麼不管教師多麼努力,學生多麼聰明,學生的語文成績都很難得到提升。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麼的重要。對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而語文大量的背誦、閱讀讓學生變得非常暴躁,他們愈發覺得語文學習枯燥。
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枯燥,我們教師就應該採取措施消除他們的枯燥,讓他們覺得語文學習有趣。
1、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給學生進行教學
語文的特點就是文字蘊含情感,段落蘊含情感。對教師來說,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幫助學生髮現文章蘊含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成就。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學生很少有參與語文學習的機會,教師在分析的時候他們很少聽,所以學生才會覺得語文枯燥,所以教師需要給學生親身參與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去挖掘深藏在文章中的文學財富。
比如說講解一篇文章,教師不能將學生所有的學習任務都搶奪,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文章蘊含的情感,然後分析為什麼這段文章應該這樣理解。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什麼不懂,教師這時再去幫助他們解答,自主思考是語文學科的特點,只有不停地思考,學生才能發覺文章的深意,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2、生動地課文演繹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二法則
語文課文其實是一篇篇的故事,這些故事學生可以自己表演出來,學生參與表演之後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便可以得到很大的激發,首先,他們親自參與了表演過程,學生感受到了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所以學生表現的很積極,對語文學習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然後就是因為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可以很好體會作者的情感,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地領悟文章的精髓。以《四個太陽》這篇文章為例,筆者在教學的時候就讓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後將這篇文章表演出來,實踐證明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很快就對這種教學方式產生興趣,對分析文章情感不再排斥,整個的課堂效率非常高。
三、教師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
教師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而學生則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對教師來說引導學生是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方法的一種方式,但是真正讓學生得到提升的還是他們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之後應當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語文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檢測他們的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更認真地對待語文學習。
筆者在教學的時候經常給學生空餘的課堂時間自主練習,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完成課後閱讀,也可以完成自主寫作,總之學習的方式是多樣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認認真真的自主學習。
四、結語
語文是基礎的學科,學好它可以傳承好中國文化,作為教育者,我們教師應該竭盡所能,在教學的時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學生學習的基礎,提高他們大腦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以及更強的語文能力進行語文自主學習,最終成為中國社會的人才。
**如何促進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5樓:匿名使用者
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下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那麼,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看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只有啟用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與表現欲,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引導學生質疑、調查、**
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髮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須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
三、激發學生內在需要,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語文教學既要求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又要求學生適應未來的需要,掌握獲取知識的本領與方法。由學生的「學會」變為學生「會學」,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四、改革教學評價機制,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評價只強調以成績為標準,重在知識方面的量化,把難以量化的內容排除在外,實際上,有些教學效果不是馬上就能顯現的,需要以過程和素質標準來配合。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賴以感受成長的喜悅、煩惱或挫折的主要參照物。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以及認知動機、風格和技能,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可實行多元評價,發動學生本人、同學、老師、家長、社會都來參與評價。
五、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可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學習檔案袋
檔案袋中的內容選擇與評判標準都應有學生參與,裡面可包含學生平時的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以及家長的資訊等。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用好的例項去引導他。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要加強管教,什麼人都有惰性,老師如果不管都會不來上課,更何況學生了,曉得時候養成好的習慣長大後也就好了,首先要鼓勵他們,然後再引導他們,孩子現在很喜歡玩,不要限制他們,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興趣。參加學習能力訓練吧,有本書叫 中小學生學習能力訓練手冊 ...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我們知道,語文教育的目的無外乎兩個 一是學生情感和思想的培養,一是傳播技術 交流經驗的工具。語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讀寫 最要進行的教育就是情感思考。小學 二 三年級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最佳時期 三 四年級是打好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 整個小學階段是形成情感 態度 價值觀的啟蒙時期。一旦錯過這些時機,學生...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社交習慣,如何培養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一 培養社交意識,形成良好的心理 1.充實教育內容,增強學生對社會交往的認識。針對小學生社交的現狀和特點不斷補充有關社交教育的內容作為思想品德教材,讓學生懂得社交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更有特殊意義,在交往中反映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可以及時地瞭解和改變,還可以從中學到社會經驗,掌握社會規範,使自己的個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