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美食前菜。好急的,法國菜的代表菜

2025-03-26 04:05:22 字數 1323 閱讀 1665

1樓:網友

法國一般人家用餐前菜一般是滾猛沙拉(salade)。他在法語裡的意思其實也是我們說的生菜。沙拉的做法有點像我們這的拌冷盤。

材料一般有生菜,胡蘿蔔絲,涼的切成兩瓣或四瓣的水煮蛋,煮熟的豆類,其他蔬菜等等(具體放什麼其實可以按自己的口味或嘗試後決定)。有條件的話可以加幾顆醃橄欖點綴一下。最後就旁螞是放入蛋黃醬(mayonnaise),中文翻譯好像是美乃滋吧,適當攪拌一下就ok拉。

這樣的前菜運備埋不僅有十足的法式風味而且也不貴!要是宴請法國人更能品嚐到家鄉菜的味道!

法國菜的代表菜

2樓:蜜安的日常

法式煎鵝肝,白汁燴小牛肉,酥皮洋蔥湯,法式幹煎塌目魚,聖雅克扇貝,鴨胸肉,烤卡芒貝爾乳酪等等。法式煎鵝肝是一道傳統法國料理,有世界三大美食之稱。酥皮洋蔥湯被稱為「湯中的王后」。

白汁燴小牛肉是一道不可缺少的主菜。 <

法式煎鵝肝,白汁燴小牛肉,酥皮洋蔥湯,法式幹煎塌目魚,聖雅克扇貝,鴨胸肉,烤卡芒貝爾乳酪等等。

法式煎鵝肝是一道傳統的法國料理,有世界三大美食之稱。這道名菜的原料來之不易,首先是精心挑選在春天出生的鵝,用混合了麥、玉公尺、脂肪和睜跡卜鹽為主的飼料進行「填鴨式」餵養,每天填塞至少1公斤的飼料,時間至少4周,直到鵝的肝被撐大為止。這些鵝肝一般重達700公克至900公克。

酥皮洋蔥湯被稱為「湯中的王后」,紐約時報的美食專家阿曼達(amanda hesser)曾這樣州或評價道:「這是我所喝到過的最神奇、也最美味的湯了。當酥皮洋蔥湯剛出爐時,看悉穗起來外殼呈金黃色,與麵包布丁非常類似。

配酒:博若萊新酒。

sole,中文翻做塌目魚,上海人叫「涅塌魚」,是法國本土諾曼第海域以及西部大西洋流域大量出產的海魚。塌目魚在法國雖然產量也不小,但因為其極為細緻的肉質和其在法餐裡的重要角色,這個魚的價錢一直比較昂貴。配酒:

白葡萄酒,如桑塞爾白葡萄酒(sancerre)。

法國大餐有哪些菜?

3樓:網友

法國菜是西餐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浪漫之都法國的一張名片。

法國菜廣泛選擇各種材料,色香味俱全,食材的新鮮度高,味道鮮美,回味無窮。法國菜的花樣比較多,牛肉、蔬菜、禽類用的比較多,海鮮和水果,特別是蝸牛,黑菌,蘑菇,蘆筍,洋百合和龍蝦,法國菜餚燒得比較生,調味喜用酒,菜和酒的搭配有嚴格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火雞用香檳。

法國菜的上菜順序是,第一道冷盆菜,一般沙丁魚,火腿,乳酪,鵝肝醬和色拉等,其次為湯,魚,再次為禽類,蛋類,肉類,蔬菜,然後為甜點和餡餅,最後為水果和咖啡。

比較有名的法國菜是鵝肝醬,牡蠣杯,局蝸牛,馬令古雞,麥西尼雞,洋蔥湯,沙朗牛排,馬賽魚羹。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美句,舌尖上的中國美食描寫片段

蘇東坡 北宋首席美食博主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描寫片段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所有美食 自然的饋贈 香格里拉 松茸江浙地區 冬筍,油燜冬筍 廣西柳州 酸筍,黃豆酸筍小黃魚 雲南大理 諾鄧山區 諾鄧鹽,血腸,火腿,萵筍炒火腿,火腿炒飯湖北嘉魚 藕,蓮藕燉排骨 吉林查幹湖 湖水大魚,魚頭泡餅 北京 海南 香煎馬鮫...

中國美食文化的起源是什麼,中國美食文化起源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國人講吃,不僅內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容,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 理解事物的哲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 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 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中國美食文化起源 中國飲食文化起源 發展的歷史階段及其特徵概...

19世紀法國美術流派,19世紀法國美術流派

19世紀歐洲的美術中心仍在法國。法國作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搖籃,在文化藝術上顯得最為活躍。法國的美術,在這個世紀中,隨著革命形勢的起落和文藝思潮的變化,產生了新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 象徵主義 印象主義,直至最後影響深廣的後期印象主義。這些美術流派通過其作品和理論,對整個西方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