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打樁藝術裡
要幫助大家培養良好的修行習慣和善行,使自己有足夠汪冊的意志力、自制力和智慧來修習佛法,從而達到解脫的境卜芹界。困弊巨集。
佛經說的善根是什麼
2樓:就是我啦
這是乙個佛學術語。說的是,行為、語言、思想(即身、口、意)的三種善行(即三善業),堅固不拔,猶如大樹之根,故稱「善根」。又,三業清淨能生妙果,生餘善,猶樹之根能生花果,故稱「善根」。
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不惜軀命,種諸善根。」注曰:「什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經十七曰:「善根者,所謂欲善法。」
在佛教中,善根,指的是過去世曾經與佛、佛法、僧尼結過善緣,如曾禮拜、親近、供養、幫助過佛陀、聖人及佛菩薩像、僧人或經塔,或者曾為出家人等等。
這些行為就會與佛法僧結下善緣,如今遇到一定的緣,如見到過去世曾經見過的佛像、經書或者出家人,或者前世曾經來過的某寺院,就會善根萌發,突然想學佛、出家。
總之,善根就是今世想學佛的內因、種子,這個種子是前世的身語意與佛法僧三寶有關而形成的。
3樓:孤木笑
善根就是產生諸善法的根本。
無貪、無嗔、無痴三者為善根之體,合稱為三善根。不善根則為貪、嗔、痴等,也稱三不善根,或者三毒。善法是得善果的根本,所以也可稱為善根。
無貪善根:在五欲之中,不貪不著,不愛不樂,那這無貪法就是善種性,可以說是無量善法的根本,因此名無貪善根。
無嗔善根:在一切眾生之中不生憤恚,不欲損惱,那這無嗔法就是善種性,可以說是無量善法的根本,因此名無嗔善根。
無痴善根:在一切諸法,都悉明瞭通達,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無罪法,知應修法知不應修法,那這無痴法就是善種性,可以說是無量善法的根本,因此名無痴善根。
4樓:你本來是佛
就是一聽到佛法或好的,對的世間法,就深信不疑,而且遵照執行。就是有善根,必獲大利益。
5樓:網友
所謂「根」,含有二義:
一)「能持」,如樹有根,能持枝幹;(二)「能生」,如樹枝幹,能生花果。善根能持諸善法,能生諸善法,故稱為善根。
通俗些講,善根是什麼?是自己行佛正道、循佛正法的每一一心、思、言、行,乃至無貪、無瞋、無痴,沒有取相分別、清淨無染、信、進、念、定、慧、慈悲喜捨、不為所壞的善良根性。
所有存在善惡對立的詞彙中,正的一面即是善,負的一面即是惡,例如:真誠——虛偽、正直——邪曲、自律——放逸、平等——偏邪、十善——十惡、戒定慧——貪瞋痴……於一切境(順逆)、緣(善惡)、法(苦樂)中遵循佛理佛法,不擇二選地成就其正,斷除其負,平等(取相分別的善根易為顛倒及兩邊所壞)善根自然成就,其中間是本性本相,亦謂之無相。正的一面是最根本的善根,如是善根圓滿即可回皈乃至超越本性,成就善本乃至德本、性德。
修積善根是回皈自性的根本。
佛經說的善根是什麼
6樓:每日修一善
善根,就是天生的佛緣。 前世唸佛誦經,今生今世就有學佛的善根。
請教各位善知識:修行佛法的目的是什麼?
7樓:最勝子
要了解佛法修行的目的,首先應該瞭解佛法對我們這個世界的認識。我們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痛苦,造成痛苦的原因是業力和我們內心的煩惱。如果為了未來暫時的脫離痛苦,你的修行就屬於人天乘;如果為了徹底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你的修行就屬於小乘;如果為了一切眾生都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你的修行就屬於大乘。
你所修行的法屬於哪個乘,主要看發心。
淨土可以提供乙個好的修學環境,並非一勞永逸的終點。
去除我執在修行中是比較靠後的階段,屬於修行五道中的第三個階段「見道」,並非是「首先」要做的。但是在見到之前,應該對我執有一定的認識,比如什麼是我執,為什麼要去除我執?怎樣去除我執?
在佛法有「常見」「斷見」的說法,如果對自我的見解破斥不及,認為在身心之中有乙份常住的真我,就是「常見」;如果對自我的見解破斥太過,認為我完全不存在,就是「斷見」,樓主的見解類似是後者。要正確的認識我執,必須正確認識世俗諦與勝義諦。
8樓:宗成常樂
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去除我執,現在的我非我,也就是說不是無始劫以來的我,原來的我在無始劫以來受到業力的吸引在無始無終中輪迴,就象鏡子上面堆積了厚厚的一層灰,找不到自己,人的感覺意識共有八層,有五官外,第六層是直覺,第七層是自我,第八層是潛意識。在潛意識裡有我們無始劫以來所有的記憶,包括每乙個念頭。首先要去除我執就是要過第七層關,我們有時做夢的時候這個「我」都放下了,在恐懼醒來,「我」在那裡。
誰都可以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願意。
9樓:網友
修行目的當然是迴歸自己,圓滿自己。
去我執,去的是我心,自我的心,為我的心,著我的心,那才能看到你的真「我」,那個「我」就是要去西方的我。你放下的是這個色身的,從屬那個「我」的許多的我!!
10樓:晚上打紙老虎
這個問題問的好。
根據成實論的經典解釋,跳出輪迴、往生極樂的主體應是作為第八識的阿賴耶識。
因著無始以來無明的困擾,我們的阿賴耶識在輪迴中蒙上了前七識的塵垢,所以修佛修法形象地說都是在撫去阿賴耶識上的塵垢。
阿育王是如何弘揚佛法的,阿育王為弘揚佛法曾命人刻制什麼 多選
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印度文明裡。羯陵伽是古代印度的一個小王國,位於印度東海岸,臨孟加拉灣,一直存活到公元前261年,為阿育王征服所滅,併入摩揭陀版圖。摩揭陀是古代印度的一個重要王國,位於恆河流域,羯陵伽王國的北面,那時統治摩揭陀的是孔雀王朝。羯陵伽之戰正是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阿育王擴張領土,征服羯陵伽的...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區別,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有什麼區別
佛道一來乘,本無大中小之分。只自 是末道眾生業bai力深重,難於覺悟,致使du如來慈悲方便zhi,假一為三,即是大dao中小乘的 小乘,即以自利自覺自立為基,生死解脫自度為起點。大乘以利人覺他度他普度眾生為念,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報智慧為目標方向。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條件,大乘是小乘的目的方向,二者成為不...
誰是問心無愧的佛弟子
我想 你所謂的高人,應當屬於菩薩之類 你所問的物件,大概屬於凡夫之類。向凡夫詢問誰是菩薩,那就無異於請凡夫給菩薩授記。這樣的 授記 你敢信?還有,這個 授記 能否在你的心薄中註冊,最終的評審權是握在你自己的手上 你說 是 就 是 你說 不是 就 不是 換個說法,說 他是 只是因為你說 他是 而不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