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凌
原文: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也。
仁杰,儀
鳳中為大理丞,週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怨訴者。時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坐誤斫昭陵柏樹,仁杰奏罪當免職。高宗令即誅之,仁杰又奏罪不當死。
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左右矚仁杰令出,仁杰曰:
「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難,臣愚以為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干之誅。
昔漢文時有盜高廟玉環,張釋之廷諍,罪止棄市。魏文將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諫,亦見納用。且明主可以理奪,忠臣不可以威懼。
今陛下不納臣言,瞑目之後,羞見釋之、辛毗於地下。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
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為始。古人云:
『假使盜長陵一 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謂陛下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於不道。
」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居數日,授仁杰侍御史
翻譯:狄仁傑,鳳儀(年號,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任命為大理丞(官名,秩從六品上)一年斷的沉年積案,涉及人員達一萬七千人,沒有冤案,當時武衛大將軍權善才犯了誤砍昭陵柏樹的罪,狄仁傑去上奏請求罪當免職(免死),高宗下令立刻執行死刑,狄仁傑又上奏罪不當死,皇上做出生氣的樣子:「權善才砍伐昭陵柏樹,是陷我與不孝,必須死。
」讓他不要再說了,狄仁傑:「我聽說逆龍鱗,忤逆君王,自古都被認為是艱難的恐懼的,我不這樣想,這種事在 桀、紂這樣的昏君、暴君中是令人恐懼的,在堯、舜這樣的明君上這時則是沒有太大關係的,我今天遇上了明君就不用擔心像比干一樣失去,以前漢朝是有人偷了高祖廟神座前的玉環,被抓到了,文帝發怒,交給廷尉治罪。張釋之按法律所規定偷盜宗廟服飾器具之罪奏報皇帝,判處死刑。
和皇上據理力爭,最後漢武帝採納了意見。這說明明君是可以據理力爭的,忠心的大臣不能懼怕,今天皇上不採納我的意見,以後會後悔的,這樣的情況,有很多的處理辦法,(徒流死罪,俱有等差),為什麼一定要用死刑?國家的法律說便即便,治下的百姓會手足無措的,皇上想改變法條,從今天開始(以前不追究),古人說「假使盜長陵一 土,陛下何以加之?
』現在皇上因為昭陵上一株柏樹殺死一名將軍,千載之後,後人會如何評價?所以我不敢奉命殺善才,從而陷皇上於不道。」皇上聽了,才不生氣了。
善才也因為這活下來了。
夔文言文翻譯註釋,夔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夔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夔 在 山海經 中就是一隻足的怪獸而已,而到了 書 堯典 裡,才變成了舜的樂官。下面就隨我一起去閱讀夔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夔文言文原文 哀公問於孔子曰 吾聞夔一足,信乎?曰 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 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
鑿壁借光文言文翻譯及註釋是什麼?
鑿壁借光 文言文翻譯及註釋如下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 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
齊人攫金文言文翻譯及註釋是什麼
齊人攫金 翻譯 從前齊國有一個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 清早,他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場上去。他去賣金子的地方,乘機搶了店主的金子離開。衙役把他逮住了,審問他 人都在那裡,你搶別人的金子,這是為什麼?齊人他說 我搶金子的時候,沒有看見人,只看見了金子。齊人攫金 註釋 1.昔 從前。2.欲金者 想要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