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骨頭湯時,焯水時的浮沫一定要撈出嗎?為什麼?

2025-02-08 09:40:34 字數 1479 閱讀 3512

1樓:照世明光

那些泡沫就是食物裡面的殘渣上浮,一般情況下都會把它撈出來,有些人不撈出來,這個看生活習慣。

2樓:清清夢澤

燉骨頭湯時焯水時的浮沫一定要撈出來,因為這些浮沫腥味非常大,並且會令湯色渾濁所以撈出來後湯的味道會更好,顏色也會更加清亮。

3樓:曲含

燉骨頭湯時,焯水時的浮沫是一定要撈出的。因為這些浮沫是骨頭裡的有害物質,對人體不會,而我們要焯水也是為了去掉這些東西。

煮骨頭湯時水面上漂浮一層白沫是什麼原因

4樓:乾萊資訊諮詢

煮骨頭湯初期產生的泡沫,主要源自骨頭中殘留的血水,和其他雜質,他們會跑到湯裡,使泡沫看上去和聞起來都令人反感,又被叫做血沫,最好將其撇去。如果此後再產生白色的泡沫,則主要是骨肉中的蛋白質,可以留下它。

燉骨頭湯(或魚湯),最好是用冷水。因為一般的肉骨頭上總帶有一點肉,如果一開始就跡橡往鍋裡倒熱水或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

煮骨頭湯時水面上漂浮一層白沫是什麼原因

5樓:匿名使用者

是豬血滲出豬骨之後行程的贓物,要用勺子把白沫給去掉,留白湯就可以了。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買回來的骨頭中含有少許血液,煮骨頭時,骨頭裡的血液將會被煮熟,而變色漂浮在湯麵上,顏色一般為淡灰色,淺白色。這些東西對人體沒有什麼大的危害,但若有許多泡沫,最好用湯勺輕輕颳走,及儲存了骨頭湯的鮮甜,您也不會有任何擔憂。

希望您能採納。

7樓:網友

燉排骨湯時漂浮的白沫,究竟是精髓還是髒東西?長見識了。

到底煮骨頭湯時,是否先要煮開倒掉後重新放水再煮過?

8樓:乾萊資訊諮詢

煮骨頭湯時,要先焯水倒掉後重新放水再煮,下面是具體做法:

準備材料:豬骨500克,粉葛700克,姜一塊,棗10顆,枸杞子少許,鹽適量。

1、準腔信備好所有材料,豬骨洗淨切伍拍輪塊賀慶備用。

2、將豬骨放入鍋中焯水,變色有飄浮物出現即可。

3、焯完水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放一邊待用。

4、粉葛去皮切厚片備用。

5、將準備好的紅棗去核備用。

6、所有材料冷水下鍋,大火燒開轉中火20分鐘再轉小火煲1小時。

7、出鍋前加入適量鹽就裝碗食用了。

到底煮骨頭湯時,是否先要煮開倒掉後重新放水再煮過?

9樓:乾萊資訊諮詢

煮骨頭湯時,可以先焯水去掉血水再煮,就不會有味道了。

焯水,就是將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開水鍋中加熱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備進一步烹調或調味。焯水的應用範圍較廣,大部分蔬菜和帶有腥羶氣味的肉類原料都需要焯水,對菜餚的色、香、味,特別是色起著關鍵作用。

怎樣把骨頭湯燉得白白的,如何燉骨頭湯?

骨頭湯材料 剃了肉的豬大腿骨 棒子骨2根 姜20克,蒜10克,蔥2根,枸杞 做法一般買骨頭的地方,可以請店家幫你把骨頭鋸成節或者剁成節,這樣就不用在家弄得砰砰邦邦的了。先要將豬骨過水一次 就是先燒一鍋開水,將骨頭放入煮10分鐘左右,看到骨頭表明剩下的肉熟了,或是沒有血水了 撈出。用冷水沖洗掉骨頭表明...

怎樣煲骨頭湯不油,燉骨頭湯放什麼不油膩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 鈣溶解於湯中,並可儲存湯中的維生素。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還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 ...

燉骨頭湯的時候,骨頭湯怎麼熬才能又香又白

骨頭湯一直備受人們的青睞,尤其是南方人對湯的要求會更高。而骨頭湯正好富含了大量的鈣元素,所以對人體非常有幫助,骨頭湯裡面鈣成分的營養會更高。但是熬骨頭湯又是一門大學問,正所謂精工出細活,不同的人熬出來的骨頭湯是不一樣的。骨頭湯如果熬製得好,那它口感會非常鮮美,而且湯汁又白又濃。這需要技巧,有些人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