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原文_翻譯及賞析
1樓:四季教育
戚 佚名。歷史**戚」源出;一 ; 以邑名為氏。據《姓譜》所載,春秋時衛國大夫孫林父食采邑於戚邑 ( 河南濮陽市 ) 其後有戚氏。
國亡後,子孫逃往東海。
家族名人戚夫人。生卒年不詳。漢高旅鍵祖的寵姬,生趙王如意。
高祖屢欲立為儲君,不果。高祖崩,,呂后酖趙王;殺戚夫人,去其耳目手足,置於廁所中,稱為「人彘」。
戚繼光 (1528~1585?)
明代定遠人,一說蓬萊人。世襲登州局弊衛指揮僉事,好讀書,通經史大義,歷官浙江參將、福建總兵官等,平倭寇,功最著拆臘巧,總理蘇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節制嚴明,邊備修飭,後改官廣東,罷歸,卒諡武毅。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記、止止堂集等。
地望分佈
戚氏·晚秋天的作品原文
2樓:召菱華
戚氏⑴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⑵。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⑶。悽然,望江關⑷,飛雲黯淡夕陽間。
當時宋玉悲感⑸,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⑹,行人悽楚,倦聽隴水⑺潺湲⑻。正蟬吟敗葉,蛩⑼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⑽。長天淨,絳河清淺⑾,皓月嬋娟⑿。思綿綿。夜永對景⒀,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⒁,往往經歲⒂遷延⒃。
帝裡風光好⒄,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⒅,遇當歌對酒競⒆留連。別來迅景⒇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21)何限。
念名利,憔悴長縈絆(22)。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23),稍覺輕寒。
漸嗚咽,畫角數聲殘(24)。對閒窗畔,停燈向曉(25),抱影無眠(26)。
戚氏·晚秋天的作者簡介
3樓:天膩找料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柳永在詞的內容和表現手法方面都有新的開拓,標誌著宋詞的重大變化,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柳永的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其詞音律諧婉,平易輕約,更善情景之融。
葉夢得《避暑錄話》中言稱:「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足見其靡盛,而紀昀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
著有《樂章集》,其詞中名篇有《雨霖鈴》、《鳳棲梧》、《八聲甘州》、《望海潮》等。
戚氏·晚秋天的介紹
4樓:後採楓
《戚氏·晚秋天》詞,是柳永自制的新調之一,共三片,長達212字,是宋詞中僅次於南宋吳文英《鶯啼序》(240字)的最長的慢詞。這首詞以時間為序,從黃昏、深夜到清曉,將秋天的遠景與近景、詞人的往事與舊情以及客居驛館的幽思遐想漸次序入,詞境紛陳而錯綜有序。
裴休原文 翻譯及賞析,裴原文 翻譯及賞析
裴原文 翻譯及賞析 裴 佚名。歷史 裴 源出 一 據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載 裴氏,嬴姓,伯益之後。秦非子子孫封裴鄉侯,因氏焉。今聞喜裴城是也。二 據 通志 氏族略 所載,春秋時晉平公把顓頊的後代封於裴中 今陝西省岐山縣北 號裴君。其後亦有裴氏。家族名人 裴楷 公元 年 字叔則,西晉河東郡聞喜人。儀容...
皇甫謐原文 翻譯及賞析,皇甫原文 翻譯及賞析
皇甫原文 翻譯及賞析 皇甫 佚名。歷史 出自西周,以官名為氏。西周太師 高階武官 皇甫的後代以 皇甫 為姓,稱皇甫氏。 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為皇父氏所改。西周後期宋戴公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宋武公時任司徒。當時有長狄鄋瞞部落進攻宋國,皇父領軍反擊,打退了長狄任,但皇父和兩個兒子也...
韋應物《詠露珠》原文及翻譯賞析
詠露珠 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小詩。此詩生動地描繪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落到的碧綠荷葉上,化身晶瑩透亮的水珠,滾來冊早滾去,煞是好看。作品原文 詠露珠。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註釋。秋日的荷葉上凝著一滴晶瑩的露珠,那是暗夜裡從玄天之上墜下的。搖晃著彷彿要掉下去一樣,...